黑龙江网 > 原创

哈南公安检查站“智慧警务”再提质 “护城河”平安防线再升级 发布时间:2024-05-24 17:26 来源:黑龙江网

  黑龙江网讯(黄庆 沈正伟 记者 石岩松)“哈尔滨南”出城口是我市出省入京的重要通道,这里年均车流量近500万台次,高峰时段日车流量1.8万台次,由于来往车流量巨大,坐落在这里的哈南公安检查站,成为筑牢全市“护城河”防线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5月15日,内外部环境焕然一新,并增设一系列智能警务系统的哈南公安检查站重新改建并投入使用,标志着哈尔滨市公安局打造“环哈圈”“环城圈”“环区圈”圈层防控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夯实,智能化、一体化的“圈层查控”格局得到进一步完善,查缉检查、打击犯罪、服务群众、信息采集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功能设施完备  打造检查站“应用典范”

  来到哈尔滨市京哈高速起点,一座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外观设计充满欧式建筑风格的哈南公安检查站首先映入眼帘。

  “为最大限度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在检查站改建之初就进行了细致规划,内部设置了接待厅、指挥监控室、问询室、办公室、装备室、寝室等多个功能区。”哈南公安检查站负责人刘刚介绍说。

  走进检查站内部,可以看到各功能区域设置合理,各种高科技警用设备配备齐全。工作中,当发现可疑人员需进一步核查时,会将其带入问询室进行问询。公安检查站会根据治安形势,以常态化、等级、战时3种勤务模式开展24小时驻站工作,这时,能容纳16人备勤休整的备勤室就会发挥出重要作用。市公安局为公安检查站配备的防暴处突、设卡拦截、核查查验、应急救援等8大类36种警务装备在装备室内整齐摆放,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了智能装备柜,提升了重要装备的存储安全性。

  科技装备赋能  检查站植入“智慧大脑”

  如何打造信息化、智能化公安检查站?哈南公安检查站在改建之初,就已经将智慧科技赋能警务实战摆上了突出位置。

  走进指挥监控室,可以看到各种监控屏幕、指挥调度系统一应俱全,这里作为哈南公安检查站的“大脑”核心,指挥监控室承载着关键作用。此时,民警正通过滑动鼠标,调取检查站以及周边道路、街口和全市公共部位视频监控拍摄的影像,并实时查看安检大棚执勤民警工作情况,以及公安检查站周边交通状况,确保遇有突发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哈南公安检查站改建后,布控预警系统、车底检测系统等多个警务科技系统首次得以运用。

  其中,布控预警系统利用检查站周边建设的智能化摄像机,对过往车辆进行抓拍,识别主、副驾驶人脸信息和车辆号牌信息,与布控的重点人员或车辆进行快速核对,执勤民警根据告警信息提前布防,对车辆实施拦截。车底检测系统被安装在安检大棚内,当车辆通过时,预埋在地下的线阵相机,对车底进行扫描成像,生成一张高清的车底照片,检查是否存在藏匿物或违禁品,确保对车辆进行全方位检查。

  此外,检查站还为民警配发了移动警务终端,让民警使用手机就可以核查人员身份、开展信息研判、接收指令预警。今年以来,通过移动警务终端已抓获逃犯4名,“护城河”防线作用凸显。

  查控流程严密  圈层防线“密不透风”

  为打造“环哈圈”“环城圈”“环区圈”圈层防控体系,市公安局在全市共部署9处公安检查站、5处固定治安卡点、54处临时治安卡点,主要担负着警情处置、应急处突、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职责任务。刚刚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哈南公安检查站,就是9处公安检查站当中的一个。

  “当遇有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或重大危险分子可能蹿入潜出我市等情形时,会立即启动一级响应,实施战时‘一组六哨’,开展24小时‘逢车必查、逢人必查’。”副总队长李茂盛介绍说。

  “一组”为现场指挥组,由执勤点位负责人指挥调度各哨点开展工作;“六哨”分别为观察哨、指挥哨、检查哨、机动哨、堵截哨、追击哨,分别承担着发现可疑目标;手持停车指示牌,在道路前端对车辆进行指挥、引导,将嫌疑车辆引导至检查区域;查验车辆及物品;配合“检查哨”共同对嫌疑人进行控制;对欲闯卡嫌疑车辆实施拦截;追击缉捕嫌疑人员等任务。

  “在日常警务工作中,哈南公安检查站采取‘三线配置’查控模式,首先由‘一线’交警将车辆引导至核查专用通道;车辆进入安检大棚后,由‘二线’警力应用车底扫描仪、人车合录系统、移动警务终端等科技设施对车辆、人员进行核查;‘三线’警力在远端负责对核查区域突发情况进行增援,对闯卡车辆用自动道闸、阻车装置进行堵截。”哈南公安检查站民警吴博介绍说。

  近两年来,哈尔滨市公安局深入构建“三级巡逻、四区联动、点线支撑、全域防控”的大巡逻格局,连续推出了巡逻机制建设、街面警务站建设、派出所巡控网建设、护城河防线建设等创新举措,并强化刚性管理监督,有效提升巡控质效。2023年,全市警情较前3年平均值下降3.1%,发案量较前3年平均值下降25%。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项目还被市委、市政府评选为哈尔滨市2023年度改革创新奖。

责任编辑:杨阳斯羽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