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讯(刘锐 李英谱 记者 王忠岩)6月30日,由哈医大肿瘤医院主办的“2025年乳腺癌诊疗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特邀美国Stony Brook癌症中心著名肿瘤学专家Alison T.Stopeck教授,以及国内乳腺癌领域多位权威学者,围绕乳腺癌精准诊疗的最新进展展开交流。该院乳腺外科二病房主任雷博教授主持开幕式。
前沿进展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
Stopeck教授系统梳理了乳腺癌药物临床研究突破性进展。在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治疗方面,针对ESR1突变的新型内分泌药物研发成果显著,EMERALD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新型SERD药物Elacestrant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TAC蛋白降解技术也展现出克服传统内分泌治疗耐药问题的潜力;INAVO120研究则证实了联合治疗策略优化对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性。在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中,抗体药物偶联物药物T-DXd优势明显,HER2双特异性抗体Zanidatamab也为患者提供了新选择。对于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以及ADC药物Sacituzumab Govitecan均显示出良好疗效。
哈医大肿瘤医院乳腺内科二病房蔡莉主任、乳腺内科一病房赵文辉主任,以及乳腺放疗科许庆勇主任高度评价了Stopeck教授的报告,认为该报告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本土实践 创新与发展并行
哈医大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三病房副主任肖敏教授介绍说,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乳腺疾病诊疗中心之一,中心已形成完善的“临床-科研-教学”体系。2024年,中心完成乳腺手术13150例,且微创手术数量爆发式增长。该中心积极推进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乳腺癌保乳手术率、乳房重建手术的高占比充分反映出诊疗理念和技术的进步。在科研创新方面,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SCI论文,参与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疑难病例 多学科协作显成效
疑难病例研讨环节,聚焦一例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伴骨转移患者。该患者治疗期间突发多发性骨转移,经三地专家组紧急会诊制定个体化救治方案后,血象指标逐步稳定。与会专家围绕CDK4/6抑制剂相关血液学毒性的全程管理策略和骨转移患者的综合诊疗路径优化两大核心议题展开研讨。Stopeck教授高度评价中国学者的临床决策能力,认为该病例体现了我国乳腺癌诊疗体系的多方面优势。
哈医大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王劲松教授、张显玉教授、单明副教授,以及乳腺放疗科张思亮等多位教授,就乳腺癌治疗相关问题与Stopeck教授深入讨论,凸显了中国学者在国际临床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未来展望 精准医学引领新方向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进步和新型药物涌现,乳腺癌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时代,二代测序及液体活检技术将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多学科协作模式深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整合多学科资源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全程管理方案是关键。
本次会议全面展示乳腺癌诊疗领域最新进展,促进国际前沿与本土实践交融,为临床医生搭建宝贵学术交流平台。哈医大肿瘤医院乳腺诊疗中心将持续推动临床技术创新和科研转化,为我国乳腺癌诊疗水平提升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杨卉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