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龙江

盛夏采摘忙,“绿金条”串起丰收景 发布时间: 2025-07-31 09:18 来源:龙头新闻

  压趴架”的藤蔓顺着支架攀缘而上,织成一面绿墙,串串油亮的豆角垂挂其间,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干部职工们穿梭在田垄间,指尖轻捏蒂部采摘,筐篓里很快堆起“绿金山”——这便是龙江森工通北局公司红光林场油豆角采收现场。丰收图景背后,是公司生态打底的底气、科技赋能的巧劲和产业兴旺的暖意。

采摘油豆角

  “今年,我们种植紫花油豆角45亩,预计亩产4000多斤。”红光林场场长刘昌国向记者介绍说,林场主打有机绿色品牌,施用农家肥,采摘的新鲜油豆角在各大超市供不应求。

  绿色有机是红光林场豆角的鲜明特质。走进田间,不见化肥袋、农药瓶等,取而代之的是腐熟的有机肥堆在田埂。红光林场坚持轮作倒茬,采用生物制剂和物理诱捕进行病虫害防治,让土壤“休养生息”。

油豆角成熟了

  科技为丰收装上“智慧芯”。地头,技术员俯身查看土壤墒情,用检测仪测得湿度28%、温度22℃,随即调节滴灌开关,细流顺着管道渗入根须。精准管理从育苗开始——智能温室里,光照、湿度自动调节,幼苗长势喜人。最关键的是“鲜”字守护:摘下的豆角2小时内送进预冷库,8℃的低温锁住水分,保鲜期可延至15天,从林场到商超,货架上的豆角还带着田间的清润。

  这片田地不仅挂着饱满的豆角,更挂着实打实的“饭碗”——87名林场职工在这里找到固定岗位,从育苗、田间管理到采收,全年有活干、有钱赚;一到采摘季,每天还有30多名周边群众来打零工。

搬运油豆角

  “我去年刚从外地回家,今年在家里帮忙摘豆角,一天收入很可观。家就在地头后,守着家挣钱,特别满意。”红光林场采摘群众说道。

  一袋袋油豆角被装上车,承载着林区人的满满希望。以生态筑基保品质,靠科技赋能提效益,借产业延伸惠民生,通北局公司以“一场一品”战略为笔,让小小油豆角成为林区转型的“绿金条”。

责任编辑:张泽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推荐新闻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