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七台河激发内生动力努力实现“五个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8-02-01 11:30 来源:黑龙江日报

  新年伊始,在七台河市各条主要街路上,挂起了火红的灯笼、鲜艳的中国结……这一系列极具中国风的元素装饰出一道道靓丽风景,昭示着幸福之城红红火火的生活与未来。 周雪峰 摄

  棚改户喜迁新居。 本报记者郭俊峰 摄

  投资10.26亿元建设的城市供水工程竣工后将极大地改善市民的饮用水水质。 秦雷 摄

  冰雪嘉年华的开园填补了七台河市冬季旅游的空白,更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 孙鹏飞 摄

  美丽的七台河。 宣其摄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七台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七台河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创新实施“七大战略”,坚决打赢“六个攻坚战”,努力实现“五个新突破”,不断激发内生动力,筑牢转型发展全面振兴的基础,同全国和全省人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聚焦事关全局重大问题——

  着力实现“五个新突破”

  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抓住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试点市的机遇,传承拓展优秀的传统基因,迅速兴起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大潮。坚持顶层设计、政策支撑、协同推进,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提高政策含金量和可操作性。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拆“三门”破“三山”,最大限度地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参与竞争的机会、市场搏击的舞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风险投资、集合债等新融资方式,推动民营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到202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比重达到70%以上,使之成为发展速度最快、发展后劲最足、发展活力最强的第一增长极,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的“二次跨越”。

  在培育替代支柱产业上实现新突破。以宝泰隆石墨烯应用为牵引,依托优质丰富的石墨资源和鑫科纳米院士工作站、宝泰隆石墨烯研究院等技术优势,加快转化最新科技成果,推进负极材料、石墨烯应用、高端石墨三大产业集群发展,吸引集聚更多的石墨新材料产业项目落地,用三年时间,建成国内一流的石墨烯应用基地。生物发酵产业是发挥本市资源、要素优势,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最佳选择。创新发展模式,以环保为引领,以专业化招商为牵动,按照产业协同、平台共享、链条衔接的思路,吸引项目落地,推动新型环保生物发酵产业集群发展。

  在保障基本民生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保障基本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提标、扩面、增效,更好地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多做“雪中送炭”工作,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和供养人员保障标准,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深入开展“救急难”工作,扩大社会救助覆盖范围,切实织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托底保障网。健全完善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家、志愿者、公益团体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社会救助等事业。

  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实现新突破。深度挖掘抗联文化、矿工文化、冠军文化、创业文化等城市文化精髓,大力弘扬“奉献、实干、拼搏、创新”的七台河精神,让城市精神融入七台河人的血脉之中。强化价值引领,推进文化传播,促进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厚培社会道德沃土,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引领城市价值取向。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群众的幸福感。城市有精神、人民有信仰、转型有希望。

  在提升各类人才素质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打造党政人才、企业家、专业技术、实用技能、乡土人才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六支队伍。不断增强党政干部执政本领,提高掌握和运用新知识的水平,解决能力不足、本领恐慌、“舟大水浅”的问题。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增强民营企业家市场意识、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积极带动企业转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强化技能和职业培训,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突出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创造更加优良的人才环境,柔性引进和使用人才。注重营造吸引留住青年人的平台和氛围,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以各类人才的活力迸发支撑城市活力增强。

  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决打赢“六个攻坚战”

  坚决打赢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五个要发展”,做好“三篇大文章”,重点发展“六大产业”,建设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龙江东部新型商贸物流中心,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比重超过60%。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初步构建新的可支撑城市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扎实做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织密政策兜底保障网,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扶贫成果。勃利县在2018年完成省贫困县退出检查验收,全市贫困发生率低于2%,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进绿色发展,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建设天蓝、水清、地净、山绿的良好生态环境。到2020年,域内水环境质量和功能有所提高,城乡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坚决打赢重要领域改革攻坚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部署,强化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着力完善市场经济新体制,加快民生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建纪检领域改革,统筹推进司法、信访、人大、协商等改革工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

  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全面防范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生态风险、公共安全风险。坚持标本兼治,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增强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守住风险防范底线。

  坚决打赢整顿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攻坚战。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解决问题的总开关,持续开展争当“三个好把式”,形成“五个好作风”活动,推进“四零”创建、“信用七台河”建设,强力整治作风和环境突出问题,以作风大转变促进环境大改善,以环境大改善促进经济大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一产抓融合、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重点推进“六大产业”,实施“四个工程”。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以“煤头化尾”、“煤头电尾”为抓手,加快煤基清洁能源产品升级,推动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跨越,积极发展精细化工、材料化工、合成化工,实现煤炭资源高值转化。支持木制品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推进上下游企业链条式发展。整合农机装备制造业资源,完善农机具产品体系。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建设。实施新兴产业提速工程。推动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等项目投产达效,继续举办石墨烯应用创新创业大赛,加快石墨烯下游应用技术转化。争取哈药总厂原料药等项目落地开工。继续谋划开发医药中间体提取加工项目,发展化学生物药剂、新中药、新疫苗等医药产品。实施绿特色农业提质工程。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进龙谷农业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开发高附加值农副产品。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积极培育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发挥网络平台作用,扩大农产品域外销售份额,做强做大绿色食品产业。实施现代服务业提档工程。推进“新零售小镇”、中国供销商贸博览城二期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电商和现代物流业。立足本地居民休闲消费,扶持养生、养老产业和生态、冰雪、红色文化等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研发设计、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全面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绿特色农业。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调优种植结构。坚持市场导向,稳步扩大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杂粮杂豆、万寿菊、白瓜等特色经济作物,到2020年优质水稻种植率95%以上,特色经济作物达到50万亩。抓好“三减两增一提高”万亩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棚室、果蔬等设施农业、订制农业,稳步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推动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继续推进“两牛一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发挥家禽养殖传统优势,大力发展肉羊产业,科学发展绿特色养殖业,实现粮食就地转化和过腹增值,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44%以上。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多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股份经营,支持农民参与并共享农村“双创”红利。鼓励建设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就地加工转化优势农产品。到2020年大宗农产品基本实现产地初加工,特色农产品实现产地深加工。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动能转换成长。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辟建市创业园,建立吸引、鼓励社会创新的环境和机制,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全面提高“双创”水平。推进金羽环保钛电池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华为科技云计算等大数据项目落地。支持中小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研发,积极引进煤化工、家具设计、新材料、机械制造等研发中心。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增量崛起”和“存量变革”并举,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全力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僵尸企业”分类处置,有效盘活闲置资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产业由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深化延伸。抓好创新平台建设。利用债券、亚行贷款等资金,不断完善各类产业园区的配套设施,推进园区规模扩张、发展提速、转型升级。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开发区功能,理顺高新区管理体制。以土地清理倒逼项目投资,通过“腾笼换鸟”引入新项目,切实提高园区产出效益。高标准建设石墨新材料和生物发酵产业园区,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培育经济快速崛起最强劲的增长极,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

  努力破解瓶颈问题,厚植发展优势。紧紧抓住新一轮战略机遇,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全面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继续强化企业招商、园区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深化中介招商,高薪聘请行业领军人物担任招商顾问和信息员,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注重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与经济新增长领域培育有机结合,积极引进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坚持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生产要素保障水平。积极主动对上沟通联络,争取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石墨新材料产业基地、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获得国家更多支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抓住对俄沿边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积极参与面向东北亚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对外开放。推进牡佳专线、七密公路、七宝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建设通用机场,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加强与江门市对口合作,承接广东等发达地区的产业梯次转移,力争在引进国内500强企业上取得新突破。努力打造优良发展环境。坚持问题导向,以群众满意、企业满意、投资者满意为检验标准,坚决扫清影响发展的一切障碍,坚决解决好审批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不优、不依法依规办事等问题,坚决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深入推进流程再造、编制岗位说明书和“四零”创建。千方百计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建设“质量七台河”。加快建设诚信政府、打造信用企业、培育守信市民,建设“信用七台河”。积极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和”、“融”的正常民商关系。

责任编辑:翟静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