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物理变化”缘何引发“化学反应”?——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蹚出“方正”路
松花江畔春潮涌动,黑土地焕发勃勃生机。
从全国首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到全国首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黑龙江省方正县不断“尝鲜”农村改革,尝到了“甜头”,品到了“鲜味”。
他们没变!村里人还是那些村里人,村集体还是那个村集体。
他们又变了!农民成股民,腰包鼓了;资源变资产,村集体富了;集体的事,农民主人翁意识更强了。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本是“物理变化”,缘何引发了农村发展的“化学反应”?
农民“笑”了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大举措。
清晨,64岁的老农王治铭早早起来收拾蔬菜大棚。
直腰歇气的空儿,几个邻居在庭院里聊天:“去年初分了前年的红,今年快分去年的红了吧?”
村民分红得益于改革。
↑黑龙江省方正县方正镇建国村农民王治铭(右)在建国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查看账本(3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2017年,老王的存折里多了1104.47元钱。
钱不算多,但意义重大。活了大半辈子,老王第一次拿到村集体分红。
王治铭是方正县方正镇建国村农民。2015年,方正成为全国第一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县。
“改革明晰了农民对村集体资产的股、权,农民可以按股持有、分红。”建国村党支部书记曹来军说。
分多少股,因户而异。“我家4口人,人口股4股,24.6亩地,土地股7.72股,总共11.72股。”老王小心翼翼地拿出包好的股权证,脸上露出笑容,“农民变成股民了!”
全县农民已分红527.66万元,单户最多分1500多元。
↑黑龙江省方正县方正镇建国村农民王治铭向记者展示自己家的股权证(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同一个村,每股分红未必相同。方正县很多村是合并村,合并前资产相差较多。为了避免不同屯、组的农民有争议,一些村就以合并前的村屯为单位单独核算集体资产。
为了让改革惠及更多贫困群体,方正县部分村屯还设立了扶贫股,为贫困户二次分红。
除直接分红外,一些农民的集体股权还能抵押贷款。2017年会发镇新华村农民汤治国就抵押股权贷款1.5万元。目前方正县开办的新型抵押担保业务贷款已达3.55亿元。
“折股量化、分红,实现了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权和收益权;股权抵押贷款,实现了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抵押权和担保权”。方正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站长王忠说。
- 环球博览
- 时尚范
- 热门赛事
- 养生汇
- 两性说
深度
-
主持人怒怼交通局长:制度问责比舆论倒逼更靠谱
公共治理现代化和媒体监督总要“比翼双飞”,监督虽然有些难为情,总比症结堆成历史遗留问题要好得多。[全文]
-
城管一脚踢飞老人小推车 “停职检查”了事?
相关部门应予重视,至少,在善后处置上,不能再搞“罚酒三杯”的搪塞敷衍。[全文]
-
火锅店日接上万桌 别把吹牛软文当新闻写
身为广告,也该有广告的“自我修养”,吹牛不打草稿还自我包装成新闻,过分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