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熬夜看世界杯 这样弥补降低身体伤害 发布时间:2018-06-25 09:37 来源:99健康网

  近日,备受瞩目的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已经开战。又到了球迷们熬夜看球、烧烤助兴的时候了,在这个呼朋唤友,集体high翻的时刻,提醒广大球迷,熬夜看球小心健康亮“红牌”。

  减少连续熬夜 及时补觉

  熬夜对身体有害,这是几乎所有人都了解的常识,那么到底有哪些危害呢?北京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周不润此前在网络平台上表示,熬夜对人体的直接健康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肥胖,熬夜时人体代谢速度会明显降低,身体就会储存更多的脂肪。有数据表明,睡眠越少,代谢容易发生紊乱。其次是糖尿病风险增加,由于熬夜时体内代谢糖分的速度降低,所以糖尿病风险增加,例如,中老年人中,睡6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每天睡7-8小时的1.7倍,睡5小时以下则升高到2.5倍。同时,熬夜也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有数据显示,在对没有冠心病的中年人进行10年监测中,发现每天睡眠5个小时以下,10年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高了45%。最后,在神经方面,睡眠减少会降低注意力与警觉性,并在此基础上降低整体的认知功能,比如影响情绪系统,造成抑郁和焦虑情绪;同样也会造成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下降。

  除此之外,过度熬夜还可能造成猝死等严重问题,回顾2012年欧洲杯期间,长沙球迷蒋某每天熬夜看球,一场不落。6月19日凌晨,蒋某看完意大利队对爱尔兰队的比赛后便睡觉,但从此一觉不醒,在梦中死去,年仅26岁。

  为避免广大球迷身体亮起红灯,甚至造成悲剧发生,特别提醒广大球迷,世界杯期间,不要连续熬夜,熬夜前后要及时补觉;同时,看球期间不要久坐,中场休息期间可以起来走走,做做简单的锻炼,以缓解久坐造成的腰背损伤和视觉疲劳。

  情绪不宜过分激动

  对于铁杆球迷来说,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是绝不能错过的盛宴,尤其是看到自己支持的球队进球或输球,球迷通常会特别兴奋,而对于一些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这种兴奋则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情绪激动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带来心脑肾等危害,严重时还会造成心梗或猝死等严重后果。

  特别提醒:世界杯期间,球迷应控制情绪过度波动,放平心态,保护身心健康。

  坚持清淡饮食 避免造成身体负担

  啤酒+烧烤,一直被认为是看球必备套餐,一边看球,一边吃着美味的烧烤的确十分惬意,但从健康的角度来说,熬夜期间,这类重口味饮食会加重身体负担。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熬夜看球,还是要坚持清淡饮食。

  首先,要少吃甜食。熬夜时,有人认为吃甜食可以补充热量,很多人也喜欢喝点甜饮料。其实甜食并不利于健康,高糖虽有高热量,刚开始让人兴奋,但容易引起肥胖等问题。

  第二,要少喝酒。熬夜看世界杯,配上些啤酒饮料小吃什么的,非常惬意。不过,晚上喝太多啤酒并不健康,很容易发胖,而且,看球时太兴奋,在酒精作用下还会给心脏太大刺激, 容易引起心脏问题。

  第三,少吃盐分高的食物,很多人看球的时候喜欢吃薯片、卤味、泡面、火腿肠等零食,但这些零食盐分太高,多吃对血压、心血管都非常不利,建议大家还是清淡饮食,不要再给自己“带盐”了。

  第四,多吃健康零食。看球时,建议提前准备一些相对健康的零食,如水果、坚果(花生、杏仁、松子等)、酸奶、银耳羹等。第五,适当补充维生素C、B族维生素。熬夜的时候,人体对各种微量元素的需求会更高,比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建议大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等。

  最后,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液体。对于多数人来说,熬夜的时候身体对水分的需求也更大,建议熬夜看球时多喝水、及时补充液体,比如,高钙高蛋白的奶制品、高蛋白零胆固醇的豆浆、各种抗氧化的美味果蔬汁都是不错选择。很多人为了提神都习惯喝咖啡和热茶,不过,这类饮料中咖啡因比较多,可能会影响球赛结束后的休息,建议还是不要太依赖它了。

  特别提示:注意饮食清淡,饮酒要适量,注意饮食卫生。

  熬夜少吃烧烤

  盛夏时节,又恰逢世界杯,不少男士会熬夜吃烤串、喝啤酒、看比赛,但这种生活方式会对男性生殖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肉类食物中的油和脂肪在过高的温度下会生成苯并芘,而烧烤则是最容易产生过高温度的烹饪方式,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油烟里也存在大量的苯并芘,这些苯并芘一部分会再次附着到食物表面,另一部分则会直接被吸入肺中。特别是那些烤焦的食物,苯并芘的含量会更高。

  苯并芘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一类致癌物。苯并芘是一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多环芳烃可能会改变人类的精液质量,具有生殖毒性,会造成人类生育能力下降、甚至不育。刘禺补充说,苯并芘就是一种典型的多环芳烃。

责任编辑:李宇璇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