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冬季严寒施工不停盾构区间陆续贯通 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奋力掘进 发布时间:2018-12-19 09:05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盾构机始发

  “通了,快看遂道打通了!”12月2日,中国交建首次承接的单体项目最大城市地铁项目——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体育公园站至群力第五大道站区间右线“砥砺2号”盾构机在热烈的欢呼声中破土而出,标志着体育公园—群力第五大道区间左、右线实现双线贯通,让这条中国寒地最大地铁环线工程又向前迈进一步。

  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全长32.179公里,概算总投资267.26亿元,设31座车站32个区间,是中国交建实施“五商战略”以来首个集投融资、利用社会资本、回购移交的“产、融、工、商”深度融合的地铁项目。中交哈尔滨地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对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及移交进行全周期策划和组织实施。中国交建7个工程局参加建设。工程分两个阶段施工,一阶段东南环19座车站年底完工17座,10台盾构机正奋力掘进,盾构区间陆续贯通。二阶段西北环已多点开工,建设正酣。

  项目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罗建西表示,自2016年施工以来,中交哈尔滨地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就以打造世界一流地铁工程为己任,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持续推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标准创新,以大国工匠精神建设品质地铁,彰显中交科技实力和品牌实力。

  科技创新推动地铁建设提质升级

  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设备投入多、工程交叉干扰多。地铁穿越闹市区、老城区、城乡接合部,征迁难度大、环保要求高。

  哈尔滨地质结构复杂,含岗阜状平原地貌、松花江阶地地貌、松花江漫滩地貌,建设过程工法繁多,施工复杂。

  全线31座车站,有17座位于松花江漫滩地区,富水沙层多,地下水位于地面下1至4米,极易产生突水、涌砂事故,技术要求高。加之高寒地区,施工成本高,对综合施工管理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为建设世界一流地铁,中交哈尔滨地铁项目公司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在灵活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充分调动自身科技人才积极性、创造力攻克技术难关,创造了地铁建设施工多个奇迹。”项目公司设计部副部长张强说。

  富水砂层水位较高,技术人员开展悬挂式止水帷幕应用和防水剂工艺技术攻关,实施地连墙接缝止水加强措施,对存在渗漏的接缝进行专项治理,有效降低了渗漏水、管涌、流砂、围护结构失稳等风险。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东南环路过许多棚户区,居民自修了很多地窖和地下室,盾构时,离居民建筑最近的距离只有2.47米,技术人员通过采取各种精准的施工措施,使用进口泡沫改良土体,注入克泥效控制盾构姿态,使房屋沉降仅在5毫米左右。预埋件脱落是造成地铁运行中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事故隐患,技术人员应用了先进的隧道预埋滑槽技术,不仅有效杜绝了预埋件脱落,避免了传统打孔技术破坏隧道结构,还减少了土建与机电工程交叉作业,节约了管线、设备的安装时间。

  项目公司工程部部长王锋介绍,自2016年施工以来,中交哈尔滨地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始终把持续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每年举办“哈地铁·中交创动力”五项创新活动,鼓励员工开展技术攻关和课题研究,三年来共收获优化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工法创新等多领域创新1000余项,发放奖金近百万元,极大激发了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全面提升了公司技术实力,实现哈尔滨地铁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精益建造开创地铁冬季施工奇迹

  哈尔滨每年冬季长达5个月,基本处于冰冻期,对地铁施工是一大考验。但无论天气多冷,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建设终始如火如荼:出入线段、群力第五大道站、太平桥站、先锋路站、海河东路—先锋路盾构区间仍在昼夜24小时施工。

  在哈平路站,50多名工人正在进行主体结构底板施工。哈平路站是3号线和4号线的换乘站,全长157.30米,深度达31米,地下三层结构,是三号线施工体量最大的车站,需要浇筑混凝土1500立方米。冬季施工必须保证混凝土浇筑和养生的温度不低于12℃。为此,他们调整了水泥原料配比,水泥罐车一进工地,便开进保温棚用暖风炮保温,防止混凝土温度损失过快,并用电热丝加热的地泵将水泥输送到31米深的地下。由于浇筑速度缓慢,为防止混凝土受冻,泵管也用保温棉包裹。地下的主体结构底板全部用保温棚罩住,并用10台暖风炮24小时加热升温,保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冬季低温施工质量。

  海河东路站至先锋路站盾构区间正在进行盾构冬季施工。盾构机施工时必须同步灌注砂浆,砂浆须保持在17-18℃,而运浆的罐车要从25公里外的江北运到工地,一路上不但车辆要进行保温处理,还要用70℃的热水来搅拌加入了防冻配方的砂浆,运到工地后立即注入到采取了保温措施的储浆桶。盾构机冷却和隧道清理需要大量的水,为保证水温,工人们在储水箱上安装了自动加热设施保持水温始终在50℃以上。隧道墙壁成型用的管片上的防水粘贴一遇低温、潮湿便会失效,管片的生产、运输、工地保管均采取了保温措施。盾构施工产生的渣土含水量大,将渣土运到地面的起重机工作环境不能低于15℃,否侧抗弯曲和工作效能便会下降,除了加装保温设施外,还换上了可用于-40℃的抗寒齿轮油和防冻液,运输渣土的车厢也用厚塑料膜铺底,并对厢底进行加温防止被渣土冻住。

  重达350吨的盾构机一天能掘进14至15米,为防止因机器过重产生沉降,盾构机一旦就位施工一刻也不容停歇,工人们12小时一倒班,从早7点干到晚7点,24小时工地不休,施工现场的很多管理人员两年没有回家团圆。通过对人、料、机、结构四方面采取保温措施,中交哈尔滨地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已实现了在哈尔滨-30℃的严寒气候条件下进行盾构区间作业,创造了中国寒地地铁施工的奇迹。

  严格现场管控确保全程安全施工

  地铁施工是所有工程中难度最大的,哈尔滨地铁工程是黑龙江省重点工程。中交哈尔滨地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从全面加强技术方案管理入手,实行《超危大安全作业方案》施工单位上级评审、公司总经理部评审,以及国内和黑龙江省专家评审三级评审制。

  先后举办安全专项方案专家论证会,组织难点、危险性较大项目的技术方案评审160多次,对施工技术、工法与工艺、施工设备以及可实现的施工进度安排等内容进行严格评审,保证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与经济性。

  为强化对施工现场第一线的管控力度,对车站和区间实行小标段管理模式,3号线二期工程共划分26个项目部,确保项目部资源配置合理,现场管理更细、更严、更到位。在此基础上,在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上设置了项目专职安全员,监理巡视、旁站,业主代表巡视和联合专项检查4道防线。项目专职安全员每天要进行班前讲话,在工点负责人安排完工作后,安全员要为工人讲明今天工作存在什么危险、怎么预防、要注意哪些事项。监理巡视、旁站采取随机现场督查、夜间监管抽查等方式,树立危机意识及淘汰意识,强化参建监理、监测、测量、检测人员工作积极性、责任心。

  派业主代表入驻施工一线,每星期要对4个标段内的每个工点至少巡视两次,对生产现场进行监督,小问题及时发现、制止,大事件及时反馈、解决。

  工程部、安质部、总监理部、设计部等部门在日常检查验收基础上,还要联合开展暗挖法隧道专项检查、车站结构混凝土专项检查、复工验收、冬期施工及防护检查等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当场提出、现场监督解决。

  3号线二期工程全线还布设了监测点9500点,实行施工现场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制。当出现异常情况或异常情况征兆时,施工单位第一时间向工程部、安质部进行异常情况汇报,监理及监测单位第一时间向项目公司汇报,仅去年黄色预警140次,橙色预警274次,红色预警69次,监理单位组织参建各方累计召开预警分析会议107次,做到异常信息及时有序传递,部门与部门之间联防联动、超前预控,工程安全质量可控。

  精益运营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中交哈尔滨地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探索精益运营下的管控模式,建立了全员综合测评模型。”项目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罗建西说。

  公司对员工实行垂直考核、上级关联考核、下级关联考核、同级关联考核、关联部门考核、出勤在岗评分等6个维度的无死角考核。对项目部总工、工程部部长等重要管理岗位进行业务考评,并对考评结果进行通报。极大增强了员工责任心、进取心和团队凝聚力、战斗力。

  实行了工程管理人员请假审批制。因哈尔滨施工期短,项目经理、安全总监、项目总工等项目主要管理人节假日也必须带班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特殊原因请假必须审批。严格的管理制度让以前那种打声招呼就离岗的情形得以杜绝。

  “公司还设置了总监理部,负责对所有第三方监理单位、监测单位、测量单位、检测单位进行直线式管理。”项目公司总监理部部长王家波说。

  在开工之初,总监理部就对各监理、监测、测量单位办公场所、进场人员、仪器设备配备等进行全面验收。从源头有效把控分管单位人员数量及质量。对测量及试验检测监理人员实行年度理论与实践双重考核,考核不合格监理人员果断清退,确保测量、试验、检测监理人员业务水平及综合素养,为工程安全、质量保驾护航。同时实行例会制,参建监理单位每两周召开一次工地例会,总监部每月组织一次总监例会,着重分析工程问题、解决问题,使例会成为参建各方沟通、信息反馈、解决问题、协调问题的平台。

  哈尔滨地铁施工工艺复杂,总监部组织参建监理单位编写重点施工环节工艺手册,集中培训全体监理人员,讲解各工序验收关键环节,严格旁站监督,从源头防范安全风险、掌控施工质量。

  城区交通拥堵,混凝土运输时间长影响施工。总监理部组织第三方检测单位对车站主体部位及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改良,全新试配超流态混凝土配合比,保障混凝土从拌合站出场到混凝土浇筑5小时以内的坍落度、扩展度及其他物理性能满足泵送施工要求。

  为加强信息化管理,工程计划、现场进度、出现问题、重要工程部位旁站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抽检报告、监测报告等重要施工信息和监管痕迹都要随时上传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使公司管理者随时知晓现场动态、实时监控执行过程与结果。

  实行精细化管理极大地提升了中交哈尔滨地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的管理科学化水平,实现了地铁建设高质量运行,为打造世界一流地铁、示范地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精准设计全生命周期应用BIM技术

  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是集设计、土建施工、机电安装、运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地铁项目,中交哈尔滨地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为探索应用新技术,实现项目精准设计、精益建造、精细管理、信息化运维,在项目全线深度开展BIM技术应用,开创了中国轨道交通从设计、施工到运维全生命周期应用BIM技术的先河。

  中交哈尔滨地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在2016年便成立了BIM中心,倾力开展BIM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

  “BIM技术最直观的特点是三维可视化,降低识图误差。传统土建设计出图效率低,大多存在边设计边施工的弊病。而通过BIM技术搭建三维设计模型,对图纸进行全面的‘三维校审’,施工单位也能够全程参与设计过程,大大提高了出图质量。”项目公司BIM中心主任刘中南说。

  BIM还可以提前预演,其图形模拟技术能把现场如何施工的整个工艺流程虚拟出来,梳理出最佳施工工序,提前规划设备吊装方案和运输路线,提前预留砌筑墙体,指导各专业、设备有序进场,有效解决了现场施工单位多、各工序之间协调难度大的问题,提高了工效、缩短了工期。

  根据BIM设计模拟实际施工,不但优化了施工方案,还实现了物料进场控制、施工物流控制、施工成本控制,再结合时间管理和施工计划,模拟施工进展安排,检查施工执行情况,实现施工进度管理,有力提升了项目的整体管控水平。

  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东南环的施工中,常常会看到工人们拿着手机、iPad仔细看过BIM的设计模型和动画模拟后,再一起进场施工。这是BIM重点施工工艺动画模拟的具体应用,它能对工人进行三维可视化施工交底,分步、分项告知施工中各种安全要点、技术要点,一改传统的纸质文件交底,有效地提升了施工安全。现场施工完成,BIM的移动端三维扫描功能,可实现现场建筑实体与BIM模型对比分析,为业主方和监理部门监督施工方是否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提供了便利。

  通过应用BIM技术,中交哈尔滨地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优化了设计方案,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建设周期,减少了工程风险,提高了项目信息精细化管理水平。刘中南表示,根据统计,以单个车站施工为例,应用BIM技术后,工期可大幅度缩短,并且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如今,中交哈尔滨地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BIM技术应用管理团队,已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和发展战略,建立了一整套BIM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积累了丰富的轨道交通BIM应用经验,为树立中交轨道交通品牌,建设哈尔滨现代化、高科技、高质量地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标准打造完美地铁机电工程

  地铁施工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建工程和机电工程,土建工程施工主要是车站和区间的施工。机电工程施工则涵盖了轨道施工、机电及系统设备安装和调试、车站及出入口装修装饰以及通风、空调、采暖、给排水、消防、动力照明、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车辆工程等等,广大市民们走进地铁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是机电工程的最终呈现。

  项目公司机电工程管理部副部长王长贤介绍,为将哈尔滨地铁打造成品质地铁、示范地铁,机电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均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地铁建设经验和技术。

  机电工程管理部对地铁机电施工涉及的工法、工艺、标准、规范等进行了全面梳理,所有标准就高不就低,并针对这些标准编制了详细的施工工艺手册,详细到每一个工序的操作标准及验收标准,并下发至每一个施工人员手中,全面提升了生产人员的质量管控水准。

  在机电工程设计上,部门结合BIM技术建立模型,各专业设计在同一模型基础上进行,直观解决空间关系冲突,避免了管线设计的错、漏、碰、缺问题和预留孔洞设计的遗漏、错误,减少了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返工。

  机电施工不同型号的管线、构件数以万计。为了避免现场加工,提高工效,实现精准算量、预制化加工、装配式施工。每一段管线、每件构件的型号、装配位置等信息都生成一个二维码,工人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便可知管线属性、位置信息,进行装配施工。由于现场不动火,改善了作业环境,大大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施工精度和施工质量。

  在地铁车站功能和装修设计上,他们通过三维设计建立虚拟场景,进行材料选择、风格设计、装饰效果展示、装修工序模拟,提高了设计施工的管控水平。考虑到哈尔滨市建筑的欧陆风情,3号线二期工程地铁站公共区装修将充分体现这一定位,并做到一站一风格、一站一景点,把地铁车站打造成哈尔滨市的一个特色景点。

  为给乘客带来更好的乘车体验,设计更便利乘客的公共区客服中心、更方便残疾人的电梯、增加母婴候车室、使用移动支付技术等,增加了大量人性化设计和设施。

  多方发力有序拆改保障地铁施工

  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涉及31座车站32个区间和1座车辆基地,工程量浩大,涉及大量的征地拆迁及管线迁改。

  项目公司征迁协调部部长李建勋介绍,征地拆迁及管线迁改是地铁施工的前提,更是地铁施工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征地拆迁及管线迁改项目量大、难度高。为了能更加顺利地推进征地拆迁和管线迁改工作,征迁协调部积极作为,协调政府相关部门、拆改施工单位等各方,形成合力推进拆改工作。

  在进行征地拆迁的过程中,为实施征拆的主体单位施工场地进行围挡,对已经局部净地尚未移交的区域进行看护和临时管理,并提供测量放线等技术上的支持。

  在管线迁改中,在对场地围挡的同时,按照交警部门的要求布设交通警示标志,有力地保证了交通安全和产权单位的施工顺利展开,并及时利用自身资源为迁改施工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对迁改难度较大的工点,组织各方适时调整施工方案,对难点管线制定临时保护措施,组织交叉施工。既保证了土建单位进场开工,也为管线的迁改争取了时间。

  每到冬季征迁协调部都会集中组织全线各标段和项目公司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第二年的施工计划、征地拆迁及管线迁改需求计划,为哈尔滨地铁施工按时、按计划向前推进作出重要贡献。

  模块化审批实现合同信息化管理

  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由中国交建、普天、铁一局、长客、国开基金共同出资,是迄今为止股权结构、投资结构最复杂的地铁项目,加之参建单位多、施工产值大、核算层级复杂,仅合同就分为投资建设合同、总承包合同、施工合同三个层级,至今已签属合同达500多份。

  据项目公司副总经济师兼规划合约部部长甘国红介绍,为加强合同管控力度,规划合约部实行项目公司、总经理部和分包3个层级的合同管理。所有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从意向、起草、谈判、会签、审批、订立,都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办法执行。所有评审后的合同文本、合同清单、变更记录、合同登记台账、计量结算、统计台账等合同资料集中汇总,全部扫描存储实现信息化管理。

  此外,还开发了含有合同审批模块的手机App,哪个部门上传了哪个合同,哪位领导查看审批,都可以在手机App中清楚地显示出来,合同审批者通过手机可随时随地审批合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责任编辑:翟静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