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在熊舍追寻老柏林记忆 发布时间:2019-04-17 09:49 来源:环球时报

  二战后,两德经历分裂和统一,工业重心转移到西部,东部经济发展受到影响,遗留下很多废弃的厂房和仓库。如何改造和利用这些旧建筑,是柏林人非常关注的社会性议题之一。不少老房子后来成了艺术家的工作室或展示空间。我偶然了解到,柏林有一个新近开放的展馆,竟然是由一座位于中心城区的“熊舍”改造而来,于是怀着满心好奇前去一探究竟。

  从地铁站出来步行两分钟就到了树木成荫的科恩公园,施普雷河从旁边流过,岸边矗立着不同时期的建筑。远远地看到公园里有一座外墙爬满藤蔓的红砖小屋,这里应该是早年生活在此的棕熊们的室外活动场所,从建筑整体构造来看就是个缩小版的动物园“熊馆”(如图)。

  走进小屋,第一印象是拥挤和狭窄,砖石结构和各种管道一览无余,但是不必惊讶,德国人对建筑的朴素和原始感以及冷冰冰的工业风格有种特别的偏好和执着。左右手边各有一扇木门,推开木门还有一道铁栅,通向两侧的室外活动场地。小屋的尽头是三个兽笼,现在作为展览空间可以进入参观,铁笼的结构原样保留着。兽笼里没有窗户,显得阴暗和压抑了些,墙上的影像装置正播放着一段以熊的视角拍摄的关于“熊舍”的短片,镜头几乎是贴着地面慢慢“爬”行,诉说着熊们在这一方狭小的空间里度过的一生,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历经喧闹和落寞。

  其实,这里的硬件条件对于举办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并不十分理想,但是看过科恩公园里的公告牌上关于“熊舍”和曾经居住在里面的棕熊的故事,你也许会有一些新的认识和感受。

  “熊”的形象从13世纪起出现在柏林的城徽上,后来这种强壮威武又憨态可掬的动物就成了城市精神的象征,在柏林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以熊为主题的雕塑、建筑装饰、艺术品或旅游纪念品。1937年有一位市民通过媒体向市政府建议,表示柏林人希望能拥有一只真正的熊,这个提议直接促成了“熊舍”的建立。1939年,由老仓库改建的“熊舍”正式揭幕,瑞士伯尔尼市赠送的一对棕熊夫妇以及另外两只熊成了这里的第一批住客。然而,二战最终波及了无辜的动物,“熊舍”在战火中损毁严重。1949年,“熊舍”再次开放。“熊舍”随后逐渐兴盛起来,六十多年间先后生活过55只熊,其中47只都是在这里出生的,媒体把这段历史形容为一个“棕熊王朝”。

  在棕熊生活的年代,柏林人是真心喜爱它们的,市政府和“熊舍”所在的米特区政府都拨付专款并安排专人管理,饲养员悉心照料着这些可爱的熊,柏林市民也常常带着蜂蜜和糖果来看望它们。但随着人们在动物保护方面的意识不断增强,批评的声音也越来越多,政界和普通民众最后一致认为“熊舍”的环境并不适合动物生活,于是在2015年最后一只熊死亡后,这里就暂时空置了。

  随后两年里,柏林各级政府、当地媒体以及市民都在关心和讨论“熊舍”的未来。如果拆掉的话,“熊舍”所承载的历史就会慢慢被遗忘,这是柏林人难以接受的;但是仅作为纪念场所保留下来的话,维修和养护的费用又太高,也不是长久之计。最终,米特区政府决定,将“熊舍”用于公开的文化教学场所和传播知识的公共平台。

  2017年9月至2019年初,“熊舍”已经举办了展览、工作坊、讲座、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将这座建筑的历史,在这里生活过的棕熊的痕迹,甚至是批评者们的质疑之声,一一记录并呈现出来。正是这样真实的记录与呈现,让曾经鲜活的故事留在了城市的记忆里,也让老建筑有了新的、更长久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董雪婷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