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与动物牵手,和生命交流 发布时间:2019-04-19 09:58 来源:出版人杂志

  4月17日,由接力出版社主办,北京动物园协办的“与动物牵手,和生命交流——《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新书发布会暨摄影作品展启动仪式”在北京动物园科普馆召开。本书作者蒂皮特地从遥远的非洲发来新书寄语:“在我还小的时候,我没有意识到这本书可以证明,我们和动物,甚至是那些令人惊异的动物能结下真正的友谊。人类永远不应该离开我们的动物兄弟,不能脱离我们的动物大家庭。世界上的所有小朋友都应该一起努力,传递动物们的讯息。一直以来,它们都想让人类听听它们的声音。”

发布会现场照片。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由当年年仅10岁的蒂皮创作,摄影师父母阿兰·德格雷和茜尔维·罗伯特共同拍摄作图,讲述了蒂皮出生在非洲纳米比亚,从小跟随拍摄野生动物的父母在丛林长大,和野生动物朋友亲密相处的故事。书中的蒂皮坐在鸵鸟背上玩耍,亲大象哥哥的鼻子,和花豹一起散步,跟着狒狒爬树……在130多幅原生态照片里,我们感受到蒂皮和每一个野生动物的真实友情,以及野生动物的友好和灵性。蒂皮会用眼睛和动物说话,会和动物玩耍的情景深深打动了全世界的大小朋友,让我们看到人和动物的交流是生命的本能。

  把嘉宾变成了“动物”,把嘉宾发言变成了动物交流会

  本次发布会邀请到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主持人李潘,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总监张劲硕,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非洲野生动物摄影师郑洋,特级教师李怀源,中国文化研究者、非洲友人Rathane Nikita,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北京动物园副园长张成林、犀牛饲养员赵晋元等嘉宾出席发布会,并作了精彩的发言。

  接力出版社不仅将发布会开进了动物园,就连发布会的形式也非常特别,令读者兴奋不已。在场的每个朋友将自己想象成一种动物,随后所有人手牵手,一起欢呼:欢迎来到动物世界!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午后,大家和身边的“老虎”“花豹”一起展开一场生命交流会。贴合“与动物牵手,和生命交流”的发布会主题。令人惊喜的是,在场的所有嘉宾均保有一颗顽童之心,在主持人介绍嘉宾入场时,以央视《读书》栏目主持人李潘为首的“动物代表们”纷纷学起了动物的叫声。一时之间,动物园的游客们还真的以为长颈鹿、金丝猴、绿孔雀、大象开起了“动物交流会”。据悉,4月23日世界阅读日,接力出版社联合北京动物园还将举办为期两月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联合摄影作品展,持续向爱动物、爱自然的大小朋友科普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应和平共处的理念。

  全新完整版“新”在何处?33位非洲朋友自发为其宣传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儿童文学作家 白冰。

  白冰总编辑首先发言,他分享了《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出版的故事,他表示: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在法国出版后,被译成中德日英各种语言,在二十几个国家地区发行。简体中文版列入教育系统推荐的书目,发行了至少100万册。可以说它是全世界孩子都喜欢的一本书,在编辑策划本书的过程中,还有着33位非洲朋友对本书印象深刻,自发为本书义务宣传,还录制了视频。

  说到全新完整版的“新”,白冰表示:文本邀请了傅雷翻译奖得主袁筱一重新翻译,邀请动物学专家张劲硕、杨毅做了全书的审读工作。另外还增加了序言、译后记,收录了蒂皮关于新版出版对中国小读者说的话。在版本上,尽量努力还原精美摄影照片的色彩,给读者更大的视觉冲击。用纸上,从有光铜改为了不伤眼的无光铜。内容排版设计上还参考了法国的原版书,在符合儿童阅读趣味和阅读习惯上做出了突破性的创新设计,最大尺寸的还原原图。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图书立体封。

  白冰总编辑在现场宣布了一个好消息,《我的野生动物朋友》首印数量为30万册,蒂皮在中国的魅力依旧无可抵挡。白冰总编辑还温馨提示广大读者认准正版《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正版封面贴有防伪标,扫描二维码辨别正版,每本书都有一个唯一码。

  小朋友爱动物的意识都是从启蒙阶段培养的!

  身为动物生命交流会的“老大”,北京动物园副园长张成林做了精彩的欢迎致辞。副园长张成林表示,本次“动物交流会”对他的收获非常大。不仅是认识了蒂皮和她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认识了很多爱动物的朋友,更让他意识到,虽然动物园是动物保护的基地,是孩子认识动物的基地,但书本可以让孩子认识动物、爱护动物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北京动物园到现在113年了,这里面有很多爱护动物,认识动物的故事。小朋友爱动物的意识都是从启蒙阶段培养的。

  央视主持人李潘,和小蒂皮再续十年之缘

  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主持人李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以及《读书时间》《半边天》等栏目和《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的十年之缘。原来,早在十多年前,李潘便分别对话过小蒂皮和母亲茜尔维,就蒂皮的经历、蒂皮的教育、本书的出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李潘回忆道:书中的蒂皮就像一个野孩子,在动物背上狂奔,抱着大象哥哥阿布,她的生命是奔放的,是狂野的,是毫无节制生长的,有一种非常强的生命力。但到城市里的蒂皮反而很拘谨。给我的感受是她属于草原,属于非洲,属于辽阔的旷野,不属于钢筋水泥的城市。

  采访过蒂皮及其母亲的李潘还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即一个孩子的成长一定和她父母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李潘表示:如果没有她的爸爸和妈妈,蒂皮可能就不是现在的蒂皮,她有可能就是巴黎普普通通生长的一个孩子。因为父母都是野生动物摄影师,常年在非洲工作,和野生动物一起生活。在这样特殊和特别的环境里才诞生了蒂皮,塑造了蒂皮。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父母教育的意义上说,蒂皮不是野生的,蒂皮是父母教育出来的。因为一般的父母怎么可能把孩子扔在旷野中随大自然生活,和猛兽在一起呢?

  我们和动物是朋友的观念,深深印在非洲文化之中

  发布会现场还邀请到一位特别的嘉宾,她就是中国文化研究者,来自非洲的Rathane Nikita.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Nikita表示,《我的野生动物朋友》非常的亲切、自然,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博兹瓦纳,尤其是书中还多次提到博兹瓦纳。Nikita也即兴向我们分享书中布须曼人的神秘奇事。本书让她回忆起了小时候常常在家的河对岸看到的成群大象。如果有一天她看到大象的数量少于10头,反而会觉得十分不习惯。

  在非洲,人类和动物是朋友的观念,深深印在非洲文化之中。Nikita说:博兹瓦纳的小朋友长大后,父母会教我们一些不同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和它们相处。比如说我开车的时候看到大象要过马路,我必须让它先过,否则它会生气,然后会伤害我。每个非洲人,与生俱来都有很强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博兹瓦纳,甚至非洲其他国家的文化习俗,很多都和保护野生动物有关。就好像中国的56个民族一样,博兹瓦纳也有不同的族群。每个族群有着不同的图腾,一个图腾就代表一种野生动物。我们是绝对绝对不能吃掉代表自己民族图腾的野生动物的。尽管图腾文化是很早以前的传统,但到目前为止,博兹瓦纳人仍然保留了这个习惯,我们以野生动物作为我们的信仰。在当地,政府会修建大量的国家公园。一来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二来这也是他们收入的重要来源。

  呼吁更多人亲近自然,关心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总监张劲硕也受邀来到发布会现场,他与在场的小朋友们亲切互动,并分享他远赴非洲的经历:“自2014年以来,我已经远赴非洲18次了”。他分享了自己置身于非洲大地的神奇体验:“当你从天空鸟瞰非洲大地,才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广袤无垠,你的眼前没有任何障碍物,地面上密密麻麻的角马、斑马以及其他的各种动物就像小蚂蚁一样,一望无垠的草原和远处的天边形成了一个天际线,美得壮观!”

  张博士称自己与《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于2002年在北京麋鹿院见到了蒂皮本人,有感于蒂皮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和拥抱自然的状态:小蒂皮的放荡不羁、自由奔放象征着我们内心深处的精神诉求;她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更是我们今天“久在樊笼里”的人类希望重新回归自然、找寻自我的一种终极追求……

  出于对《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的喜爱,张博士为新书倾情作序,呼吁更多的小朋友向蒂皮一样亲近动物,亲近自然:“《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会给我们所有人一种回归自然的冲动,当你看到小蒂皮和野生动物这么零距离的接触,你会发现自然界绝不仅仅是我们人类自己,还有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其他生灵。当我们拥有一颗善心去欣赏、观赏和了解野生动物,当我们留心周围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草,一鸟一兽,我们才是完整的,我们才能反过来真正地认识自己、认识万物。”张博士提出的这个议题,关乎的绝不仅是我们自己,还关乎人和自然究竟应该如何相处,关系到人类的发展,这是一个终极的问题。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够重视起来,关心我们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环保组织发声:希望大家和我们一起做自然的朋友

  自然之友是国内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提倡以自然为友,尊敬生命万物。今天,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也来到现场。他的发言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他讲到自然之友创会的会长梁从诫先生,梁先生及其夫人曾在北京见过蒂皮,相谈甚是投缘。

  张伯驹先生还向大家介绍了自然之友正在用各种方式,在云南、青岛、福建、东北等等各个地方保护野生动物的家园。他专门提到了我国的一种濒危动物——绿孔雀。“现在在中国的绿孔雀不足500只,中国的大熊猫有多少呢?已经超过了1500只,所以说绿孔雀是极危动物,这种孔雀只在云南一个地方分布了。”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对绿孔雀的保护工作。他表示,除了自然之友以外,还有很多野生动物专家、很多杂志期刊和很多的媒体朋友都在默默地献出自己的力量。其实,关注也是一种保护。他和在场的观众提及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祈求:“我们是一群希望失业的人!如果自然之友的工作者有朝一日能够失业,那代表我们的野生动物已不再受到威胁,那代表当我们推开窗户时外面是蓝天而不是雾霾。”

  他呼吁,如果有更多的人能真正关爱我们的野生动物,有更多的人在做出每一个选择的时候考虑到我们的地球家园,考虑到人和自然的关系,那我们所在的星球将会大不一样。我们都应该学习《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学习生命之间的尊重与平等。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蒂皮一样用点滴行动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但关注也是一种保护,我们可以从最微小的改变开始!

  我用照片记录非洲大地之美

  野生动物摄影师郑洋常年奔赴非洲拍摄当地的野生动物,通过一张张精美的照片,他向我们讲述了黑犀、角马、长颈鹿、斑马、白鹳等动物的生存状态,向我们展示了非洲大草原的壮阔美景。他向在场的观众倾吐心声:“其实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享受拍摄的过程。有时当我看到美丽的景色会有特别的触动,那个时候我会选择先不去拍摄,而是把相机当成望远镜来用,好好地享受当下这一短暂又永恒的美好。”

  郑洋还与我们讲述了他拍摄落日的秘诀:“这是我拍摄的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的日落。如果各位想去海边拍摄日落,遇到有云彩的情况不要在太阳落了以后你就走了,如果再等上10分钟,太阳的余晖会返上来,而且没有特别亮的光影响你的视线,这个时候拍摄的照片才是最美的,往往你多等这五分钟,就收获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也分享了阅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的感受:“蒂皮的书我是在2003年看到的,看了以后觉得非常感动,感动何在?因为我们不可能和野生动物有这么近距离的接触。我羡慕她那样一种生活。正是因为这本书,还有我小时候一些经历对我的影响,让我走上了自然摄影师这么一条路,到现在已经拍了十多年了。真的很感谢这本书,带给我如此深远的影响。”

  读一本好书,写自己的故事

  教育专家李怀源上来就提问在场的大小朋友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去过非洲,又特别想知道蒂皮和野生动物生活的场景,怎么做?那就通过书,书是人看待世界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跟随小蒂皮去看我们所不能经历的世界。李怀源老师用“读书三步法”和现场的大小朋友分享如何更好地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蒂皮和野生动物的相处是一种神奇的交流方式,而读书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和人交流是我们的本能,和动物交流是我们的本领,我们都是从丛林中来的,所以很多时候,人们潜意识里都想回归丛林,向往大自然,但是因为工作和学习,我们只能读一读蒂皮的故事,羡慕她和野生动物之间的相亲相爱。他希望,通过《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可以激发更多的小朋友,去写自己的故事。

  给动物一个最舒适的家

  北京动物园是中小学生动物教育基地之一,北京动物园犀牛饲养员赵晋元现场为大小朋友揭秘他是如何和犀牛交朋友,和犀牛交流的故事。全世界犀牛一共有五种,亚洲有三种,分别是印度犀,苏门答腊犀和爪哇犀,非洲有两种,分别是黑犀和白犀。赵晋元最重要的朋友是一头白犀牛,作为动物饲养员,要想和动物交朋友,他说,一定要做到三点,那就是要给动物创造丰富的生活环境,设计丰富的野外元素,增加动物的生活乐趣。而这一切,又是建立在人和动物平等交流,和平共处之上的。赵晋元还和大家分享了他如何在端午节想方设法给他的好朋友白犀牛包粽子的照片,当现场的朋友看到赵晋元的粽子照片时,都忍不住笑出声和鼓掌,为他对动物朋友的真诚付出,为他严谨对待生命,尊重生命。赵晋元和他白犀牛朋友的故事真让人羡慕呀!

  随着九位嘉宾分享结束,发布会进入了另外一个高潮,《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摄影展启动仪式开启,所有嘉宾老师上台,宣读他们的环保宣言,体现了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的决心。“人类永远不应该离开我们的动物兄弟,不能脱离我们的动物大家庭!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动物兄弟吧,共同保护这个珍贵又美丽的星球吧!”

  发布会结束之后,接力出版社还特别为在场的朋友安排了一个特别节目,那就是由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总监张劲硕先生,带领现场的大小朋友一起去游览北京动物园。张劲硕给大家普及北京动物园的历史故事,园区里动物的分布情况,最后带领大家去非洲动物区、长劲鹿馆和鹿苑,详细为大小朋友讲解里面的每一种动物,为大家普及了很多动物科普知识。看到这么多热爱动物的小朋友,张劲硕还特别邀请小朋友去录制他的正大综艺节目《动物来了》,期待下次能在节目里看到我们的小读者。

责任编辑:董雪婷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