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历史上的夏姬到底啥样?女作家用45万字小说还原 发布时间:2019-07-16 09: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2日电 “历史真实始终是历史小说的底线。”近日,作家柳岸长篇历史小说《夏姬传》出版。她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如是描述了对历史小说写作的一些感受。

  《夏姬传》全书总计45万字,描述了春秋时期陈君夏征舒之母夏姬的故事,这是柳岸系列作品“春秋名姝”中的一部。在35年的写作生涯中,柳岸说,这也算对自己的一个“挑战”。

  闭关四个月完成初稿

  《夏姬传》的由来,最初源自柳岸的一个设想。

  “我是河南淮阳人,淮阳古称陈国等,夏姬是古陈国人,是陈国司马孺人、陈君夏征舒之母。”偶然,柳岸接触到古陈国历史中的夏姬,便开始思考,能不能通过描写夏姬来反映不同历史时段的陈地文化。

《夏姬传》书封。出版社供图

  “夏姬是个经历复杂的人物,能把一个人的复杂性写明白,是对写作者文学功底的考量。”

  柳岸开始在旧书网上淘书,把与夏姬有关的资料全部买下来,包括一些绝版书。她还把史料中提到的夏姬曾到过的地方连缀起来,重新走了一遍。

  “实地走访,才能找到古代人物当时那种在场感。”柳岸逐渐在脑海中连缀起夏姬的形象:一个命运坎坷的贵族女子:生在晋国,长在郑国,嫁在陈国,流亡在楚国,终老在晋国,中间伴随着赐婚等因素,她的经历颇富传奇色彩,但始终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一系列的采访、资料整理结束后,柳岸“闭关”四个月完成初稿。历史小说写作十分耗费精力。她对这一点感受十分深刻。即便书稿完成后,她仍会沉浸到书中去,仿佛又见到了当时的场景。

  比如,初稿完成后,柳岸关上电脑,晕晕乎乎地走出家门,走在街上感觉现实中的一切都很陌生、很虚幻,“当时正是下午六点,一下子我又进入书中的场景,公子宋送夏姬嫁入陈国的路上,也有这样的夕阳”。

  她在街上愣了半天,直到被一声汽笛激醒才回过神来,使劲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突然大笑了起来,惊得路上行人纷纷回头。对自己的失态,很久之后柳岸都觉得不好意思,“大家都看着我,吓得我赶紧回家了”。

  历史真实始终是历史小说的底线

  《夏姬传》是柳岸“春秋名姝”系列小说之一,四部传记体小说分别写了春秋时期不同时间段内的四位传奇女子,通过她们的经历,串联起春秋历史。

  不过,在写古代人物时,很多作家都无法回避一个讨论:“历史真实”和写作中需要的“文学虚构”应该如何平衡?也经常会有读者表示,有些作品最终呈现的人物现象和史料记载差别比较大,一时难以接受。

作家柳岸。受访者供图

  《夏姬传》同样面临着类似问题。柳岸说,“首先,我们得清楚‘写作需要’是什么?历史真实始终应该是历史小说的基本底线”。

  她分析,一般来说,小说传播的受众要比历史资料更广泛,“我写作的目的是让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中了解历史,抑或在艺术的享受中传承文化。‘写作需要’不能违背大的史实”。

  在书中,史料中有记载的部分,包括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柳岸都依据史实架构。在不涉及史实的部分,比如细节、人物心理等,则运用文学技法进行合理虚构和想象,让人物更加丰满。

  虽然是描写的是古代人物,但柳岸说,《夏姬传》以及“春秋名姝”中其他几本,都是在现代生活的元素之上,根据史料的记载而复原的场景和故事。

  “比如,夏姬作为女性,面对大的变故如何应对?我作为叙述者,只能把自己想象为夏姬:面对灾难悲苦,面对生死离别,该如何抉择?而我想象的空间,只能是现实生活的经验。”柳岸也说,“我对历史的感悟、对世事的体察等等,都会在作品中有所体现。”

  痴迷写作的文学青年

  《夏姬传》也好,“春秋名姝”系列也罢,都是篇幅巨大的小说,需要相当的毅力才能完成。而这跟柳岸从小痴迷写作有关系。

  她曾是个文学青年,同很多年轻人一样,梦想着成为一位作家。工作后更是把大部分的工资都用来买书、订阅杂志,几乎通宵达旦地写作或者阅读,希望有一天能把习作变做铅字。

柳岸。受访者供图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初,柳岸遭遇的是一次又一次退稿。她索性开始自学中文专业,工作实在太忙时,便在晚上喝一杯茶提提精神,保证至少有一到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她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所见所闻糅进作品,其现实题材小说逐渐得到读者认可,长篇小说《浮生》获得杜甫文学奖、也是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柳岸说,这些现实题材小说受读者喜欢,可能是因为对生活解读的真实性。而这些真实的解读,得益于自己的阅历。

  “文学远没有现实精彩,作家永远写不过生活。所以,阅历对于一位作家来说,是写出好作品的必备。”这是柳岸总结出的经验,“文学是我的精神支柱,许多郁结和焦虑、失望与痛苦都从这里宣泄出去”。

  写完“春秋名姝”四部作品后,柳岸定下了一个目标,“我希望自己能写出比较经典、可以传世的作品。也许很难实现,但我会一直锲而不舍地努力”。

责任编辑:董雪婷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