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即时新闻

感受龙江鱼文化 了解赫哲族历史 研学之旅学并快乐着 发布时间:2019-07-16 23:10 来源:黑龙江网

  黑龙江网7月16日讯(记者 宋菲 石启立)今日早7时50分,经过12小时50分的行程,黑龙江新华研学“绿色北大荒,中国金饭碗”研学专列驶进抚远火车站,开始了华夏东极抚远的研学之旅。隔江眺望俄罗斯边陲小镇、到鱼博物馆感受鱼文化、走进赫哲族村了解赫哲族悠久历史……一天的研学之旅让孩子们收获满满,在涨知识的同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同学们,我国的第一大河流是长江,第二大河流是黄河,那么你们知道第三大河流是什么吗?”“就是你们眼前的黑龙江。”上午10时许,在抚远市的黑龙江边,伴随着研学导师的提问,本次研学课程正式开课。孩子们徜徉在黑龙江畔,一边听着研学导师的讲解,一边隔江眺望对面的俄罗斯边陲重镇,从黑龙江名字的由来到黑龙江内的资源再到黑龙江的历史,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以前只在书中了解过黑龙江,没有亲眼看到,这回看到了真是太壮观了。”来自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克东二中初二学生孙艺宁兴奋地表示。其他研学营的孩子们同孙艺宁一样难掩兴奋,纷纷拿出手机,将眼前的景色收入镜头中。

  抚远市,因鱼而生,因渔而兴。在抚远市的鱼博物馆,孩子们仿佛进入了江底世界,各种黑龙江流域的鱼类在眼前游过,透过玻璃,孩子们忍不住伸手去触摸,与这些平日里见不到的“大鱼”来个亲密接触。体重1000多斤的鳇鱼长什么样?大马哈鱼如何完成生命延续……这些问题,孩子们在鱼博物馆都能找到答案。在体长3.6米、年龄108岁、体重1128斤的鳇鱼标本跟前,孩子们认真听研学导师的讲解:大马哈幼鱼每年4月顺黑龙江而下,渡鄂霍次克海峡,经过2万多公里长途跋涉到北太平洋生长。在秋季来临时,成熟的大马哈鱼原路返回抚远,在黑龙江产卵繁殖,最终死于江中,完成生命延续,了解到这些时,孩子们被感动了。

  在赫哲族村,孩子们走进赫哲族博物馆,从赫哲族的起源开始,了解赫哲族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也被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丰富灿烂的悠久文化所吸引。

  “在祖国边防最东端的角落,耸立着我们小小的哨所。每当星星月亮悄悄地隐没,那是我第一个把太阳迎进祖国……”这首《我把太阳迎进祖国》歌词中提到的“小小哨所”就是抚远市乌苏镇被称为“东方第一哨”的哨所。研学导师讲解了从古至今哨所和城邦在防守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孩子们对守卫边疆的解放军叔叔肃然起敬。五星红旗就在这蓝天绿树里面随风飘摇,那面红旗远远看来,就像是火热的信仰,一种关于爱国的信仰。

责任编辑:李宇璇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