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金鸡导演论坛 胡玫:不要去研究适合手机看的电影 发布时间:2019-11-22 14:10 来源:1905电影网

  1905电影网讯 11月20日,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导演论坛在厦门召开,著名导演胡玫、万玛才旦、郑大圣以及新导演五百、霍猛、崔斯韦、甘剑宇、顾晓刚等展开对谈。论坛以“个性表达和时代诉求”为主题,在顺应时代诉求的同时,导演们如何保持个性表达,凸显自我风格,坚持艺术探索,成为他们讨论的主要话题。

  谈电影创作与时代发展

  胡玫:研究适合手机看的电影是枉费心机

  对于故事题材的选择,胡玫、万玛才旦和郑大圣三位导演都有不同的方式。

  胡玫从自我经验出发,她透露自己是拍女性题材电影出身,之所以成为执导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导演,则是因为电视剧《雍正王朝》。当时她不想被简单冠上女性导演的标签,所以选择拍男性历史剧。《雍正王朝》大获成功,后来投资方就一直找她拍摄此类题材。

  胡玫感慨“现在的选择越来越少了”,拍摄新片《进京城》是因为剧本好,同时也想通过这部电影涉足京剧领域,她透露现在又有很多资方来找她拍京剧电影。

  万玛才旦导演则是通过直觉选取题材,同时依靠职业经验的判断。《塔洛》和《撞死了一只羊》都是根据他的小说改编,”要看题材适不适合拍成电影,如果不能,我会把这些观察到的素材先写成小说”。

  郑大圣导演拍电影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他选择题材的角度很特别,“要足够亲切,让我可以和它一直待着,又要让我感到陌生,让我想再多看它几眼。”

  谈到电影放映技术和观众群体的变化会不会对电影创作产生影响,三位导演的主张和立场就很一致。

  面对当下观众用手机看电影的现象,胡玫认为如果创作者去研究适合手机看的电影,为此拍摄更多特写镜头,属于枉费心机、误入歧途,“创作必须是有感而发,不忘初心。”

  万玛才旦认为无论面对什么国家和文化背景的观众,无论观众用什么方式看电影,好电影带来的感受都是一样的,创作者要解决的是内容方面的根本问题。郑大圣也表示他没有追赶技术潮流的焦虑,“导演用他自认为最好的方式去做表达就可以了”。

  如何理解现实主义电影?

  万玛才旦:现实主义要多元化,有个性

  近年来,《我不是药神》《找到你》《无名之辈》《狗十三》《少年的你》等现实主义电影引起社会热烈反响,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也成为行业内的热议话题。

  对于现实主义概念,胡玫称她在以前给自己提出“新历史主义”的创作方法,虽然经常拍摄历史题材作品,但她表示自己就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深入理解各个年代的历史生活形态,尽力还原历史面貌,同时也要让现代观众更看得懂,包括她正在筹备制作的电影《红楼梦》也是这样的创作方法。

  万玛才旦认为现实主义不能是单一的现实主义,应该更加多元化,包含批判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更为丰富的外延和内涵,才能让电影更加有个性,“创作的根本特点就是要有个性,现实主义创作也要有个性。”

  “电影里的现实主义不是我们肉眼所见的现实世界,应该是用镜头语言来见惯常所不见”,在郑大圣看来,现实主义是一个基本态度,“我们对世界诚实之前,首先得对自己诚实”。他还认为电影经常只能拍到现实的表层现象,所以要运用一些隐喻,“这种美学分寸的把握,很难,也很高级。”

  故事、资金、团队、经验...

  五百霍猛崔斯韦等分享新导演困惑

  论坛上,五位新导演的背景和来历各不相同,有从网剧转拍电影的五百(《“大”人物》)、从编剧转当导演的崔斯韦(《雪暴》)、有科班出身的霍猛(《过昭关》)和甘剑宇(《铤而走险》),也有非科班出身的顾晓刚(《春江水暖》)。

  他们在执导电影的过程中面对很多困惑,也通过克服困难积累了不少经验。

  五百透露,他年轻时曾想花30万拍数字电影,后来降低成3万拍独立电影,资金受阻后他就去拍婚庆,虽然过程不顺利,但也得以逐渐形成团队,对现实生活也有更深的理解,促进自己的艺术创作。

  他认为现在怀抱电影爱好的年轻人不是人人都适合做电影,进入这一行需要考虑清楚。而一旦当导演,要会选择长期处于这个行业的靠谱资方,“他们的意见要尊重,但不要妥协。”同样面对资本和市场,顾晓刚也表示自己会尽量保持创作者的自由,并摸索市场与艺术探索的问题。

  甘剑宇形容导演就像医生,“大家去看病时,还是会选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在他看来,同行天生会对新导演的能力产生怀疑,所以要先调整好心态。另外,年轻导演也要注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霍猛则认为,资金、技术、团队等不是年轻导演面临的最大问题,而是要想明白为什么拍电影,要找到和电影相处最舒服的方式,比如是选择拍商业类型片还是艺术电影,创作方法各不相同。

  虽然《雪暴》是崔斯韦的第一部导演作品,但他已经是拥有十多年编剧经验的电影人。崔斯韦回忆,在拍《雪暴》时就想赶紧拍第二部电影,但在影片全部完成上映后,他的心态却发生变化。“不是因为票房问题,而是想静下来面对电影。除非特别喜欢,也能驾驭好,才会再去做。”

  近年来,崔斯韦通过多次参与创投大会和新导演计划的评审,接触了许多年轻一辈的导演,他认为这个时代为年轻电影人提供了大量机会,但缺乏好故事。

  据他观察,现在许多年轻电影人关注的内容过于狭窄、同质化严重,“20个剧本里有15个是私人化电影,太注重个人感受,没有和时代形成呼应”,他希望新一代电影创作者要有宽广的视野,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责任编辑:董雪婷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