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问题有哪些责任如何分隐患怎么除? 探访燃气安全隐患入户检查 发布时间:2020-10-26 07:26 来源:黑龙江日报

  进入秋冬季,居民家常常会关闭窗户,燃气安全隐患进一步凸显。近日,中庆燃气公司在哈尔滨市城区业务范围内启动年度燃气安全入户检查,为居民用气提供指导并消除隐患。

  工作人员在入户时发现的燃气安全隐患有哪些?责任如何分?隐患怎么除?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完全合格的用户数量增多了

  近日,记者跟随中庆燃气公司道里区分公司安检员王强和帮助联系居民的新阳路街道工作人员刘永阳入户检查。

  在道里区地节街17号二单元王慧有家,王强首先打开用户家厨房管道柜门,拿出燃气检测仪,检查燃气表、阀门等连接处是否漏气,然后检查厨台、地板与燃气管道的接触处是否有腐蚀漏气,最后检查连接燃气阀门和燃气灶的软管,共检查6处,全部合格。

  王强告诉记者,今年安检发现的用户隐患少多了。去年安检是在最老旧小区,几乎每户都能发现有两三处隐患。今年安检发现有不少用户安全意识好,完全合格的用户数量比去年增多了。

  中庆燃气南岗第一营业分公司副经理朱伟光也表示,老旧小区隐患相对多。据哈尔滨中庆燃气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公司组织800人的安检队伍,在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配合下开展安检,对老旧小区格外关注。目前安检正在推进中。

  1400余个用户由于隐患被停气

  近年来,哈市每年都发生几起由安全隐患导致的燃气事故。据中庆燃气公司安全部副部长郭晓冬介绍,从去年开始,中庆燃气公司决定利用两年时间,对全市主城区175万户居民燃气用户进行入户集中安全检查。这是中庆燃气公司建立以来的创新之举。

  “我们发现,居民家中燃气隐患多集中在胶管、炉具、管线、热水器、壁挂炉、用气环境等方面。”中庆燃气公司道里一分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室主任薛喆告诉记者。

  据了解,中庆燃气公司计划今年检查完剩余的80万户。从7月20日开始到10月11日,全市已检查用户36万多户,发现13万多户有安全隐患,共计18.6万处隐患,未能入户81405户,拒绝入户安检710户,入户率81.49%。其中,应由公司负责的隐患4662处,这些含管道腐蚀或漏点在内的问题都在几天内解决了,但用户负责的隐患仅由公司协助整改完成10277处。据了解,二者的责任分界点在阀门,阀门以上部分归燃气公司负责,阀门以下(不含阀门)的胶管、燃气灶、热水器等由用户负责。

  中庆燃气提供的资料显示,用户端隐患大致分为8类:私改燃气设施;私自开栓和私自改动燃气计量装置;使用直排式热水器无独立烟道;燃气器具问题(炉具无熄火保护、炉具或热水器超期);胶管问题(老化、过长);改变厨房用途(厨房住人、厨房改浴室或卫生间);胶管穿墙穿烟道;多种燃料混用。

  该公司生产运行部部长王铁告诉记者,中庆燃气公司对于有严重隐患的用户,要求立即整改,不整改的立即关停用气。今年已关停不立即整改的用户1400余户。

  现有措施无法有效督促隐患整改

  薛喆告诉记者,他们到每个用户家安检一般要4次,多的要五六次才能完成。“我们分公司负责13万多用户。目前,按计划入户检查量计算,不能入户的占1/4。”

  王铁告诉记者,安检员在安检时遇无人户时,会使用吸入式检测仪对门缝进行检测。如发现可燃气体浓度,立即进行处置;如未发现可燃气体浓度,安检员会在用户的进出门处张贴《到访不遇通知单》,并留下联系电话,待用户预约后进行安检。同时,各营业分公司会定期开展室内安检扫零工作,对到访不遇用户进行安检。对长期无人用户,或多次到访不遇用户,安检员会把明细交由社区、街道办事处人员进行联系沟通。安检员遇拒检用户时,会整理拒检用户明细交由社区、街道办事处、物业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沟通后用户如同意安检,则按预约时间进行。

  据中庆燃气统计,去年至今,有安检出的73万多处隐患未整改,这些隐患轻重程度不一。有的用户家中有数处隐患。隐患何时消除成了一个难题。

  据了解,《黑龙江省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规定,燃气用户应当遵守安全用气规则,不得危害公共安全,并列举了应当遵守的安全规定:不得妨碍按照规定开启或者关闭公用燃气阀门,装饰装修活动不得影响燃气设施安全,不得安装不符合管道燃气气源要求的燃气燃烧器具,不得使用自行组装以管道燃气为燃料的燃气燃烧器具。同时要求,管道燃气用户要配合燃气企业入户安检,发现存在隐患的,应当配合及时整改。因违反安全用气规定、拒绝整改引发燃气安全事故的,由燃气用户承担责任。管道燃气用户拒不配合的,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可以中止供气。

  “对于一些开关在室内的用户,有隐患即使关停用气也无效,因为用户可以自己打开。而限制购气的方法只适用于IC卡用户。既然燃气安全属于公共安全,我们盼望着能有更具体的法规出台。”一些入户燃气安检人员表示。

责任编辑:刘秋晨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