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田园耕读知行合一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劳动教育纪实 发布时间:2021-05-18 15:32 来源:黑龙江网

  黑龙江省是国家大粮仓、是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找准涉农类院校基于个人全面发展理念的劳动教育定位、明晰涉农类院校劳动教育的核心素养、构建彰显专业特色的劳动课程体系、探索出涉农类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学模式,是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路径,也是龙江打造国家重要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现代化大农业提供落地人才保障。

  一、60余载乡村办学,打造优质劳动教育阵地

  学院坚守乡村办学60余载,薪火相传赤诚奉献。拥有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资源,其中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7亿元、仪器设备总值10223.18万元,获批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合作示范园区等7个国家级基地,已建成集农业科普、农业旅游、劳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优越的环境、先进的设备、丰富的资源、一流的师资、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坚实保障。

  二、芍韵农情,筑牢师生劳动底色

  作为一所涉农类职业院校,学院一直致力于人才劳动精神的培育和劳动技能的提升。多年来,基于学院作为国家AAA级景区校园和省级研学实践基地两大品牌项目,依托现代农业、现代畜牧、食品加工等基地,打造了“金色劳动教育”公共实践基地,实施“一系一策”品牌项目打造工程,整体策划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载体,3年来接待区域内大中小学生实践2000人次以上,拓展“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职能,带动区域劳动教育稳步发展。

  三、多措并举,推进劳动教育开展

  (一)解析涉农类院校“三劳结合”的劳动教育核心素养

  概括来说,劳动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重要举措,而劳动教育的自身内核,则是“劳素、劳技、劳创”组成的“三劳结合体”。基于不同涉农类专业群的行业特点,围绕劳动素养、劳动典范、劳动发明三个维度遴选典型案例,巧妙渗透到学校的劳动文化宣传、学生日常劳动行为养成、专业课程教学和企业综合实践过程当中,更有助于培养具备“一懂两爱”素质的涉农类人才,从而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

  (二)构建“1+R+S”立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1(宣传教育)+R(劳动实践)+S(日常养成)”“专劳融合”立体化劳动教育体系,即依据专业劳动技能、劳动环境、劳动文化特点,通过校园广播、官网、官微、公众号、海报、条幅、班级装饰等创设劳动教育氛围,将简单生产劳动、技术性劳动、工艺劳动、企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内容与寝室劳动、班务劳动、校务劳动、公益劳动等日常劳动养成内容进行科学的编排,通过实施学分管理,强化专劳动结合的教育成效。

  (三)潜移浸润,搭建劳动教育融入校园生活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邀请劳动模范、行业工匠、技术先锋进校园,讲述劳动故事、弘扬劳模精神、展示劳动技艺,引导学生牢固确立劳动最光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精神,筑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底色。

  (四)专劳结合,厚植劳动情怀提升劳动技能

  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开设现代农业园区实践项目、“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助农先锋”“科技三下乡”等8大类农业实践体验公益劳动实践项目;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美化、志愿服务等日常养成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厚植劳动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热爱劳动、以校为家、责任担当的家国情怀,形成劳动教育全科渗透、润物无声地态势。

  (五)“校区+社区+景区”三区融合,研学活动高质量开展

  主持推进农事体验体验类劳动教育、联合国儿基会自我认知项目、红色之旅思政课程内容开发,近三年,学院开设了《葡萄种植技术》《草莓栽培技术》《玉米测产》《多肉扦插》等20余门专劳结合的农事体验课程,在芍药文化节、农民丰收节期间,承接全市多家中小学劳动教育服务,形成了农经品牌。

  后续,学院奖围绕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开发、“以农为主、专业鲜明”的劳动课程体系构建、“五育并举、专劳相融”的劳动习惯培养手册编写等内容开展探索与实践,以支撑涉农类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职业新农人。(吴英 刘玉兵 王磊)

责任编辑:刘海龙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