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46件珂勒惠支版画原作在京展出 发布时间:2021-12-20 10:42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日报记者 王广燕

  时隔百余年的黑白版画,依然传递着“无声的呐喊”。“无声的呐喊”珂勒惠支作品展近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陈列馆亮相,展出了46件铜版画、木刻版画、石版画,以及丰富的相关文献,全面呈现珂勒惠支波澜壮阔的一生。

  作为20世纪德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生逢激烈动荡的社会,目睹着痛苦、贫困、饥饿、死亡、战争、反抗,以其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底层民众呐喊,回应时代。1931年,鲁迅把珂勒惠支作品引入中国,自此珂勒惠支对中国近现代艺术产生深刻且广泛的影响。其作品中所呈现出强烈的悲悯精神,至今仍感人至深。

  此次展览展出了创作于1902年的铜板蚀刻版画《冲锋》,来自《农民战争》组图。画中的民众冲锋向前,站在他们前方号令的是一位挥手顿足的女性。她的姿态是所有名画中最有力量的女性之一。另一幅创作于1897年的《织工起义》,取材于1844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史实,尽管他们面容瘦削、武器简陋,但仍然毅然为命运而抗争。

  除了表现人民群众的斗争,珂勒惠支还为底层民众创作了许多肖像。珂勒惠支的丈夫是一位医生,结婚后他们搬入贫民区行医,珂勒惠支由此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病人,这些穷苦的人成为她的创作素材。在她创作的《坐着的老人》中,画中枯坐的老人不安地坐在狭窄的空间内,气氛压抑,仿佛死亡即将逼近。珂勒惠支用这样的题材,表达了她对人生无法避免的主题“生老病死”的思考。

  在这些作品中,也浸透着作者自身的苦难。《怀抱着死去孩子的女人》是凯绥·珂勒惠支关于战争的一幅最重要的作品。画中的母亲紧紧抱着逝去的幼子,那份绝望与无助令观者动容。珂勒惠支年幼的儿子彼得过早死亡,也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展览还展出了珂勒惠支的《53岁自画像》,画中的她没有表情,看起来已饱经沧桑。

  展厅中还设置了版画体验区,观众可以动手参与版画创作,体会版画艺术魅力。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2月13日。

责任编辑:刘勇泽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