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论媒体融合背景下深度报道的转型 发布时间:2022-02-19 10:4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互联网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感性文化特征,同时又以其开放、共享等特质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的阅读趣味和接受心理。深度报道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就必须给它植入互联网基因。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受众阅读、接受心理的变化,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遭遇了一定的挑战。与此同时,在新的传播格局下,传统主流媒体转型的步伐更加急迫,深度报道在其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这些都驱使深度报道进行深刻的、整体性的转型。

建构融合感性的理性表现形式

  思考转型目标的逻辑起点,是搞清楚转型前的深度报道遭遇了怎样的困境、造成困境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明确通过转型要从根本上解决什么问题。对于转型前深度报道面临的困境,已有很多研究者作过阐述和分析,笔者在这里简要列举:

  1.受众大量流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做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表明,2020年成年国民报纸阅读率仅为25.5%,平均每天读报时间5.71分钟。试想,5.71分钟,多少人还有耐心读完报纸上一篇几千字的深度报道?

  2.深度报道叙述方式已很不适应变化了的受众的阅读心理、接受心理。今天受众阅读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快阅读、碎阅读、浅阅读、直观化阅读、情绪化阅读。而深度报道追求的是客观、理性、深刻、冷峻、权威。这其间的冲突可想而知。

  3.媒体机构纷纷裁撤深度报道采访部门,调查记者大量改行。这其实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确实反映了传统深度报道的窘境,同时也由于媒体机构普遍面临的财务压力(深度报道的生产成本无疑远远高于一般动态报道,它又无法吸引流量给媒体带来直接利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深度报道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单一部门固定的几个专业记者已不适合新的生产模式。

  审视深度报道的种种困境和造成困境的错综复杂的原因,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核心因素:传统深度报道是建立在传统理性主义文化根基之上的,而当代人的文化精神一直在感性化的路上狂奔,这其间就形成了巨大的文化冲突。这是传统深度报道不受当代受众青睐、导致受众大量流失的深层次原因,也使它无法吸引流量给媒体带来直接经济利益。

  所以,近年来业界对深度报道转型的探索,着力点都在于化解这一对矛盾,使得深度报道既保持原有理性主义的“魂”,又让它变得生动、形象、可感、有情感张力。一句话,要为深度报道建构起一种充分融合感性的理性表现形式。

学会讲述“有深意”的故事

  转型后的深度报道必须善于讲故事。新华社重庆分社副总编辑韩振对此深有体会。他谈起融媒体时代的调查性报道时说:“……叙事风格上,不能再用过去‘三段论’甚至一板一眼的写作方式了,要学会讲故事,把故事讲生动。”

  美国学者迈克尔·舒登森认为新闻写作有两种基本模式,即故事模式和信息模式。确实,不同的媒体、作者和作品,在传递信息和讲述故事方面会有所侧重。前者发挥更多的知性功能,后者更多地发挥娱乐功能。但是,故事模式和信息模式在本质上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故事的讲述中可以传递信息,在信息的解释中也可能需要讲述故事。故事模式的深度报道,故事就是其主体。信息模式的深度报道,也要在主题展开过程中多穿插故事,让你的报道更加吸引人、打动人。

  当然,并不是随便讲个什么故事就构成深度报道,深度报道讲的可不是一般的故事。套用英国美学家贝尔的一句名言:艺术的本体是有意味的形式,深度报道就是要讲述“有深意”的故事。它一方面需要讲故事,另一方面必须呈现超越故事表层的深刻意义。

  《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第47期刊发的深度报道《“全面两孩”一年间》,开篇就是这样一则故事:

  2008年汶川地震时,杨先生在北川,目睹了震区的伤恸。“很多父母失去了唯一的孩子,痛苦不堪。”杨先生对《瞭望东方周刊》说,那时候自己还未结婚,就已经感觉只生一个孩子不踏实。

  杨先生在农村长大,有个比自己大7岁的姐姐。家里的任何难事,姐弟俩都会商量着处理。这种感情纽带,让远离家乡,身在北京的杨先生感觉温暖。“将来父母不在了,有姐姐在,还是感觉跟家乡系在一起,有联系。”杨先生说,“我的女儿也得有个这样的伴儿。”

  这个愿望在2016年有了实现的可能。201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开始实施,其中明确规定,“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至此,中国进入全面两孩时代。

  这就是一则“有深意”的故事。它反映了中国民众对“失独”的恐惧,对兄弟姐妹亲情的向往;写出了“全面两孩”不仅是国家人口战略的需要,同时也是民众的期盼。

  所以,写作新型深度报道,选对新闻故事十分重要。

给深度报道植入互联网基因

  互联网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感性文化特征,同时又以其开放、共享等特质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的阅读趣味和接受心理。深度报道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就必须给它植入互联网基因。当前可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开放式选题。传统深度报道的选题,主要依赖调查记者及其部门领导的业务判断,他们敏锐的新闻触觉是选题成功的保证。但是,随着社会生活和信息环境的日趋复杂,靠一个或几个人准确抓取所有重要题材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一个人无论多么见多识广、视野开阔,也有他的知识边界和认识局限。记者编辑只能按照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及一些行业成规来进行新闻判断,被人形象地称为“信息茧房”。转型后的深度报道,必须建立开放式的选题机制,来克服这种作茧自缚的现象。

  开放式选题,就是要建立一种向受众开放、向一切有效信息源开放、向一切受众关切的题材领域开放的选题机制。向受众开放,就是通过数字技术平台,在整个选题过程中接受受众直接报题、让受众充分参与讨论。向一切有效信息源开放,就是由编辑部安排专门信息员,对受众各种渠道的报料,新闻线人报告的各类信息,网上的信息、舆情,各部门单位编印的重要文件、资料,有价值的内部报刊等进行系统的收集、分析、整理,为编辑部选题打开源源不断的信息源头。向一切受众关切的题材领域开放,就是要不断拓展传统选题领域边界,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信息需求。

  2.协同式生产。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深度报道,题材不断拓宽,表现形式不断丰富,传播渠道不断多元,其知识要求、技能要求、技术要求,不再是单兵作战所能胜任的。谋求合作、寻求共赢,是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经营之道,也是互联网时代的内容生产之道。2017年,人民日报客户端的互动H5《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上线10天,浏览量突破10亿,后来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件作品的成功,就离不开媒体间的合作。该作品最关键的一环是将用户照片合成军人形象,是腾讯旗下的天天P图团队提供了技术支持。今后的深度报道生产也是如此。在媒体内部,一定要形成记者编辑全员参与、跨部门联合作战的新机制。同时还应广泛寻求媒体与媒体之间、媒体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

  3.互动式传播。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者对接受者单向传播的格局,形成了“传”“受”双向互动的鲜明特点。巧妙利用这种双向互动,对于媒体提高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深度报道向互动式传播转型,同样能极大地提升其吸引力和影响力。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深度报道,通常不应该是一次性推出一个整版的“大块头”,然后再无后话的“一锤子买卖”,而更多地呈现为连续跟踪、持续推进的一组报道。在报道的整个推进过程中,让受众参与信息的补充和意义的挖掘,是互动式传播的核心要义。具体包括:记者根据受众提供的线索进行补充采访,记者直接采纳受众提供的、经过核实的新闻事实,记者在稿件中转述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解析,编辑开辟专栏集中刊登受众的精彩讨论,等等。

  4.多介质呈现。在媒体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充分运用各种媒介进行新闻表达和事实展示,赋予深度报道无比广阔的发展新空间,国内外媒体机构近年来也都对此展开了积极的探索。笔者认为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各种介质表达的整体性。各种媒介的内容不是胡乱杂陈,而是对新闻事实的一种精心“策展”,要注意各种介质表达之间的内在逻辑和综合效果。二是要善于运用融合思维,也就是清华大学教授王君超说的,“从新旧媒体融通性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一种大系统思维”。这就是要深刻把握一切媒体的传播特性,以最佳的融通策略,生产出最优秀的融合产品。(金君俐 张书恒 王珏 )

  (作者单位:宁波日报社)

责任编辑:刘勇泽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