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即时新闻

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深藏林海的 “红色堡垒” 发布时间: 2025-07-19 19:40 来源:黑龙江网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鸡冠山的莽莽林海中,坐落着一处意义非凡的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这里不仅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的重要根据地,更是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等抗联名将曾经指挥战斗的地方,承载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

航拍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全景 黑龙江省革命史专家 张旭生

  历史背景与根据地创建

  1936 年春,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率部西征,在地势险要、林木葱郁的鸡冠山深处创建了抗日游击根据地。同年 8 月 1 日,赵尚志在木兰县签发《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为抗日联军第三军通告》,短短几个月内,抗日队伍从 300 余人迅速扩张到 6000 人,形成了东北地区规模庞大的抗日游击区。在这片根据地,东北抗联第三军开展了 150 余次有据可查的对日作战,谱写了波澜壮阔的抗战篇章。这里也因此成为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等抗联名将指挥战斗的重要场所。

赵尚志简介 黑龙江网记者 贾博

  遗址的发现与认定

  2015 年,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组发现东北抗联在木兰县的相关史料,认定此地为东北抗联第三军密营遗址的核心区。随后,搜寻小分队经过 3 个多月的搜寻,在鸡冠山脚下、沙河两岸约 30 公里范围内发现大量密营遗址。

  2016 年 10 月,由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考察团对遗址进行考察,最终认定:木兰县鸡冠山密营遗址群是东北抗联第三军集作战、生产和生活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军事设施,其遗址面积较大、功能较全、军事设施较完备、历史遗迹较多,是全国罕见的东北抗联战迹地。

  考古实证与战斗痕迹

  核心遗址区域:位于鸡冠山景区小鸡冠山后背的沙河林场 23 林班(当地土名 “簸箕掌”),是当年东北抗联的核心密营遗址所在。考古发现,这里保留了大规模战斗的实物证据,经初步整理有 50 余种不同型号的子弹,这与抗联部队当时作战条件艰苦、武器种类繁杂且型号不统一的情况高度吻合。

  日伪军围剿证据:遗址外围发现日本三八式步枪子弹集中出土区域,以及日军联队级以上部队配备的炮弹;一个前沿哨所周边的弹壳密集度达数百个,证实抗联部队曾在此遭受日伪军的猛烈进攻。

  史料佐证:黑龙江省革命史专家张旭生在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检索到的伪满国军月报显示,木兰县属伪满国军第 4 军管区,伪满混成第 16 旅驻扎于木兰县城,其目标直指鸡冠山密营。1937 年 “七七事变” 后,日军更是在巴彦、木兰等地投入重兵围剿。

CCTV4《永不磨灭的记忆》专题片截图

  历史意义与精神传承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深入,这座深藏 80 余年的 “红色堡垒” 逐渐揭开神秘面纱。鸡冠山密营遗址群的发掘与研究,不仅让人们得以窥见抗联战士的生活细节,更深入理解了抗联精神的内涵 ——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坚守信仰、奋勇抗敌的爱国情怀与斗争意志。这些沉寂的遗址群,以最有力的实证证明:东北抗联和属于它的精神从未被遗忘,这片土地永远铭记着抗联战士的牺牲与奉献。

  如今,这座深藏林海的遗址群已成为研究东北抗联历史的重要实证,其揭开的神秘面纱,正让更多人了解那段不屈的抗争史,让抗联精神在新时代继续传承与发扬。

责任编辑:杨卉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推荐新闻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