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8-07 14:26 来源:哈尔滨技师学院
方春雨、李轶明,分别是智能控制与电气工程系2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22级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黑龙江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双人赛)冠军。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24高级综合班方春雨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22机电1班李轶明
青茧生辉·两位冰城少年的工业4.0追光记
夜幕时分,在学院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室,方春雨和李轶明仍在有条不紊地调试设备,装配、控制、编程、检测,金属器械的碰撞声与电脑键盘的敲击声和鸣锵锵,那是永不言弃的韧劲、精益求精的执着和敢为人先的青春韵律。这样的配合他们磨砺了近半年,当别人赞叹他们的18岁时,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份坚持,青葱手指上早已布满了因长期训练留下的老茧。
赛前,指导教师王金霞凝视着实训室里闪烁的设备指示灯,压力与期待交织在心头,机电一体化双人赛不仅是大赛中难度最高的项目之一,更代表着现代产业最前沿、涵盖了工业机器人编程、智能传感系统等12项核心技术模块,直接对标工业4.0标准。方春雨和李轶明用182天、2184小时上千次的机械结构拆装训练交出了答卷,这对“00后”用手掌上磨出的血泡与老茧,实现了机械结构安装“稳、准、快”的要求,练就了在1分钟内排查出程序错误、持续10小时完成装配任务的硬核实力。当晨光透过实训室窗户时,操作台上摆放的不仅是工具,更是新时代产业工人向智能制造发出的青春宣言。
匠心传承·金牌里的龙江精度
在高手云集的竞赛现场,方春雨和李轶明迎来了长达8小时的极限挑战。从规划设计到程序编写,赛事设置的每一个环节都暗藏玄机,一个微小的干扰项就足以让经验不足的选手功亏一篑。方春雨如鹰隼般紧盯屏幕,凭借千锤百炼的技能训练在程序调试中精准定位故障;李轶明则是精密的人形机械臂,独创的交叉步法让流水线布控效率提升40%。当终场哨响,他们凭借出色的能力与密切的配合拿下了机电一体化双人赛冠军,这项荣誉不仅镌刻着两千多小时实训淬炼出的肌肉记忆,更闪耀着龙江工匠对毫米级精度的不懈追求。
“那些茧会褪去,但工匠精神的基因已融入血液。”方春雨的这句话,正是对“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最好的回应。黑龙江省教育厅最新数据显示,像他们这样的00后“金蓝领”,正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这些年轻人用茧手作笔,以钢铁为纸,书写着“中国制造2025”的龙江篇章。此刻领奖台上的荣光,正在他们望向国赛场地的灼灼目光中,酝酿成新的燎原之火。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 张宇
监 制: 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