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27日发现一例确诊开始,位于黑龙江东北角的黑河市又一次因疫情受到关注。
截至11月3日24时,黑河累计确诊病例184例,爱辉区已有19个小区(村屯)调整为中风险地区,1个小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不少外地到黑河出差、旅游、探亲的人员滞留黑河。
11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获悉,部分滞留人员已经乘坐当地安排的专列,转移到哈尔滨等地酒店集中隔离。
滞留人员来到黑河站台上
滞留
38岁的李海生先生,是艾拉物联网络(深圳)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平时在哈尔滨居住。
10月25日晚上,李海生从哈尔滨乘火车出发,次日上午达到黑河。
10月27日早上7时许,李海生在酒店餐厅吃早餐的,听到不少人在议论,说黑河疑似出现了新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不久,黑河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黑河宣传”发布消息,10月27日0时16分,黑河市中医院在主动筛查人员中,发现1例疑似核酸阳性病例,复核为阳性,经医疗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安排。
李海生原计划10月29日离开黑河市爱辉区,前往五大连池市出差,因为疫情滞留在了爱辉区。滞留期间,他换过一次酒店,每天配合当地疫情防控人员做一次核酸检测,万幸的是没有感染。
为了降低感染的几率,李海生在黑河滞留期间,每天只吃两顿饭,早餐在酒店吃,下午和晚上吃方便面、面包等,尽量减少与人接触。
李海生的女儿11岁,每天下午放学后,都会和他通视频电话。女儿的问候关心和家人的加油祝福,成了李海生滞留黑河期间最大的精神安慰。
与此同时,李海生还找到部分同样滞留在黑河人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大家一起分享信息、交流心情、缓解焦躁情绪。
除此之外,李海生还开通了网络直播,还在社交网站发布视频,展示自己隔离期间的生活。
来自哈尔滨的张女士(化名)也是到黑河出差,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滞留黑河。
在网上,张女士留言道:“滞留黑河,每天吃饭、做核酸成了期盼,不知何时可以归家,有时候期盼明天就可以回家。”
同样滞留黑河的王先生(化名),在社交媒体上发动态成了每天必做的事情。“不然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做核酸,就没其他事情,太无聊了。”王先生说,真希望疫情早点疫情。
滞留人员登上离开黑河的列车
转移
最近两日,不少网络平台上出现零散信息,称部分滞留人员已经乘坐黑河当地政府组织的免费专列,转移到哈尔滨等地酒店集中隔离。11月3日一大早,李海生也就收到了粉丝转发的这条消息。
李海生闻讯来到黑河火车站登记后,穿上当地防疫人员提供的防护服,带着自己的行李,登上一列早已停靠在站台上的绿皮火车,按照发放的号码登车。
11月3日上午9时15分许,这列特殊的火车开行了。经过1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11月3日晚上7时许,李海生等人乘坐的免费专列在夜幕中到达哈尔滨。随后,李海生等人再次被闭环转移到哈尔滨的酒店集中隔离。
张女士则是提前在酒店报名登记,当天和其他人员穿着防护服,在酒店门口乘大巴车,随后乘车抵达黑河火车站。在她拍摄的视频中,站台停着很多大巴车,大家进入列车车厢后,也都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
“虽然不能立即回家,但离家的距离更近了,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张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还有不少从黑河转移到哈尔滨的滞留人员,纷纷在网上留言。网友“磊”留言说:“滞留黑河第八天,政府调配专列返程,再见黑河,加油黑河!”网友“姐妹”称,坐了10几个小时的专列安全来到了哈尔滨,一天没上厕所,怕上厕所,一路上感慨万千,珍爱生命活在当下,祝福黑河,为黑河加油。
10月28日,黑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致滞留在黑河游客朋友的一封信》。黑河市在信中承诺,为近期所有滞留黑河境内的游客,免费提供核酸检测、防疫物资等服务,以及一年内(2022年11月1日前)每人可携2位家人免门票游览黑河境内29家A级旅游景区。
几天后,为何要将部分滞留黑河人员转移到外地?有网友分析,黑河是一个边境小城,承载力有限,宾馆酒店房间数量有限,所以要将滞留人员转移到外地隔离,以便于黑河当地更好地进行疫情防控。
极目新闻记者致电黑河市委宣传部咨询此事,工作人员称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
截至11月4日中午12时许,当地暂未发布关于滞留黑河人员转移到哈尔滨的情况通报。
(图片和视频由滞留人员提供)
责任编辑: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