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10-29 18:17 来源:黑龙江网
黑龙江网讯(记者 贾博)请问“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是如何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满足居民需求的?具体成效体现在哪些方面?10月28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国利回答相关问题。
拍摄:李鹏举
张国利介绍,“十四五”期间,按照商务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要求,省商务厅坚持城乡统筹、系统推进,着力推动商贸流通“强筋骨、通血脉”。
城市商业“网络畅通”,消费载体能级持续提升
哈尔滨市入选首批“全国现代商贸流通试点城市”,获得中央财政资金3亿元,为我省加快构建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网络发挥了示范先导作用。佳木斯市入选首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我省承办全国工作现场会,经验做法被复制推广。哈尔滨中央大街获批国家级示范步行街,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中华巴洛克街区等商业步行街(商圈)消费场景和服务网络更加完善。佳木斯、黑河市被商务部评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全省近200个生活圈完成了试点建设,总投入资金2400余万元,带动社会投资近3000万元,服务城市社区居民超320万人。
乡村流通“强基固本”,农村电商效能不断增强
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2022-2025年全省共获得中央财政资金超4亿元,通过发挥专项资金效益,进一步完善县域商业网络,全省商贸服务实现县、乡两级全覆盖,其中,海林、富锦、汤原、铁力、友谊5个县市商贸流通发展经验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案例集。全省25项工作成果分别入选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全国县域直播电商中心”“全国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等案例集,农村电商主体不断壮大,电商“新农具”作用日益凸显,农产品上行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
流通链条“扩能增效”,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哈尔滨市被列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四家企业相继荣获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十四五”期间,共获得4.8亿元中央财政资金,通过支持农商互联和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干支线冷链物流配送效率有效提升,农产品零售终端冷链环境得到优化和改善。实施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加速提升流通环节的智能化和响应速度。在着眼绿色循环发展方面,推动哈尔滨市入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通过试点作为切口,助力全省逆向流通可持续发展。
老字号“守正创新”,品牌发展动能加速释放
“十四五”期间我省累计6家企业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60家企业获评“龙江老字号”称号,向新认定的老字号企业累计兑付一次性奖励资金2700万元,借助西博会、消博会、哈洽会等宣传平台,举办“老字号嘉年华”等系列展销活动,组织老字号进社区、进企业,打造老字号数字博物馆,拓展企业销售渠道,有效提升龙江品牌知名度。
张国利表示,下一步,黑龙江省商务厅将在畅通城乡、提振消费、保障民生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向更高效率、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方向迈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挖掘新增长点、增添新动能。
责任编辑:杨卉松
审 核:刘海龙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