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张振华和他的徒弟 发布时间:2018-06-14 16:25 来源:黑龙江画报

  4月26日一大早,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48岁的张振华像往常一样,穿上那件已经磨得泛白的工装,来到工作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打扫教室、整理教案、检查每个实训室的设备……这些看起来有些不起眼的工作,张振华却做的井井有条。

  张振华在指导于少召洋操作焊接。黑龙江画报记者 宋菲 摄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就要对所有事情都精益求精。”在张振华看来,高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已经不再满足简单地车床操作,掌握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本领才是根本。也正是基于这个考虑,学院去年正式成立了由教授、高级技师组成,以张振华命名的机修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也是全省唯一的经省人社厅评定的焊接工作室。

  初涉电焊工这个行当时,张振华未想过自己今后的人生会怎样。但在埋头焊接的枯燥与疲惫中,与焊花共舞了近30年后,慢慢地,他发现自己的价值与电焊、育人密不可分。

  2001年,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张振华被学校从企业“挖走”,以高技能人才的身份引进到学校当老师,这一干就是17年。“我就是要把我的所有技能不遗余力地传授给学生们,让他们学有所长。”张振华说,让每个跟他学习的孩子都能用手艺体面的吃饭就是他的心愿。学生们拿下一个个国赛、省赛的技能大奖,更激发了他要带出“世界冠军”的信念。

  张振华(左二)在给徒弟们上课。黑龙江画报记者 宋菲 摄

  “对于这种铸钢修复要讲究细致,不能只贪图速度……”张振华来到于召洋的身边,弯下腰,手把手地指导他如何精准操作。于召洋毕业于双鸭山市宝清县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的他,上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学一门手艺挣钱。

  没想到读了中职以后,第一次接触焊接,就让于召洋深深地喜欢上它,火花四溅的焊花将于召洋心底里那份自信激发出来,他投入到前所未有的学习中去 ,对焊接有着天赋的他终于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最终夺得了2017年黑龙江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职组)焊接技术赛的冠军,获得了免试升学的资格。

  而于召洋与张振华的缘分就来自于去年的这场比赛,当时担任评委的张振华发现比赛中的于召洋是个焊接的好苗子,当时两人就相约要成为师徒。进入大学的于召洋,很庆幸有了这个名师工作室,这样他就可以天天跟着师傅学本领。也许于召洋都不曾想过自己还有如此拼搏的一面。每天早早就钻到实训室里苦练技能,一待就是一天。

  “将来要当一名合格的工匠!”读大学后的于召洋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长远清晰的规划,他不再满足于找个养家糊口的工作,他还要跟着师傅学好一流的焊接本领,捧个国赛大奖,最后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张振华为徒弟们讲解学习重点。黑龙江画报记者 宋菲 摄

  四溅的焊花令实训室内弥漫着烟尘,于召洋从容地戴上护具,熟练地拿着焊枪,在仅有10mm的钢板上重复地操作着,溅出的焊花不小心把衣服手套烫坏,手握焊枪时间长了,手臂麻木、手指僵硬伸不开……这些对于召洋来说都不算什么,没有什么比跟着师傅学到真功夫来的实惠,师傅毫无保留的倾囊相助,让他愈发的感觉自己距离成为一名真正“大国工匠”又近了一步。

  如果在五年前,黑龙江省高职院校的教学只局限于老师课堂讲、学生课下练的传统模式,学生没有条件学到更加精、钻的技术。而如今,为了培养更多的“于召洋”,技能大师工作室走进我省高职课堂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技能大师工作室。

  苦练技能的于召洋。黑龙江画报记者 宋菲 摄

  这种“师带徒、传绝技”的新型育人方式,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种以“名师带徒”的方式,使师生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更为企业输送一批又一批新鲜的技术血液,为打造出更多的“龙江工匠”提供了最有利的智慧支持。

责任编辑:翟静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