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0-08-17 11:58 来源:黑龙江网
8月13日清晨,在距离齐齐哈尔克东县城13公里的克东县宝泉镇富民村,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远处的山峰绿意盎然,勾勒出了一幅精美的画卷。在富民村的村委会,黑龙江省林草局改革发展处处长、黑龙江省林草局驻村第一书记刘振罡打开记事本,翻看今天要做的工作,这是刘振罡在富民村的第437天。省林草局三年的驻村帮扶让富民村的荒山绿了,村民的腰包鼓了,而刘振罡的头上又增添了几缕银丝。
“刘书记,咱们的木耳又接到了一笔大订单。”8时许,富民村党支部副书记时继顺见到刘振罡时,兴奋地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时继顺是土生土长的富民村人,去年,32岁的他返乡创业,解决了村民卖粮难的问题。刘振罡和村班子看出他是个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重点培养他成为党员干部。今年时继顺被乡镇党委任命为支部副书记,负责产业项目建设。
在时继顺的带领下,富民村成立了“顺富同创”家庭农场,发展木耳、苗木等产业项目。今年疫情期间,为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和收入,富民村将“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富民村木耳基地规模扩大一倍,达到30万棒,村里与尚志林管局股份合作15万棒,村里支部书记马福义和副书记时继顺自己主动养殖15万,就是要解决贫困户和老百姓就业问题,预计销售收入100万元。目前带动贫困户82人参与务工生产,签定了用工协议,保障每名贫困群众务工人员人均收入不低于4000元,并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分档定薪,不搞大锅饭,而是小盆菜。让疫情特殊时期百名贫困户打工有了着落,真正在“家门口”就了业、创了收。同时也有30名左右非贫困群众打工出不去,在木耳基地参与务工。
“咱们要把‘兢山林富’这个品牌打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富民村的好货,好好干。”刘振罡拍了拍时继顺的肩膀,鼓励地说道。“兢山林富”是刘振罡给富民村产业项目注册的商标品牌。兢山,取自于克东县著名的二克山,也有兢兢业业的意义;林,既是山林,又说明是省林草局帮扶的村;富,代表着富民村,也代表着脱贫致富,取得商标名字也是寓意深刻,他们还把黑木耳商品推介到小康龙江、顺丰优选、夜航优选、三只老虎等电商平台,用市场化的手段延伸扶贫产品产业链,提高扶贫产品附加值。
让富民村富起来,这是刘振罡和驻村工作队对富民村的期盼和努力。在富民村的每一天,刘振罡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让村民如何脱贫致富上。
天又阴了下来,连日的阴雨天让刘振罡惦记起那80万株的小乘黑杨树苗。趁着还没下雨,刘振罡和队员张连飞、王翔,技术员王忠伟、许志浩,快步来到致富带头人张理事长那里,看到小乘黑长势良好,刘振罡舒了一口气。“理事长,今年咱们村这80万株小乘黑,2年后预计收入50万元,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得好好看管着。”
2018年富民村与庆安林管局投资125万元建立花卉苗木经营合作机制,一直持续到2035年,成立了全省首家农民造林专业合作社,建设花卉苗木基地114亩,涉及16个品种。作为克东县绿化苗木的供应基地,年均销售收入30万元,带动贫困户76户,人均收入4000元,资产收益分红4万元。有18户村民用房前屋后栽植20余万株小乘黑杨树苗,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村民增收又多了一个稳定的渠道,是实实在在的百姓“绿色银行”。
“真希望你们工作队一直在这儿,富民村现在真是离不开你们。”村民黄秀凤对刘振罡说,这也是他第一次把自己的心声说出来。省林草局工作队驻村的这几年,富民村的变化他和村民都看在眼里,工作队给村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他们也把几任工作队的同志,把像刘振罡这样的扶贫干部当成了自家人。
“放心吧,咱们富民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刘振罡坚信,工作队这几年的工作,不仅仅让富民村脱贫,还让村民们走上致富的道路,他也为富民村的未来做好了乡村振兴规划。
2018年,省林草局投入资金200万元的“绿色银行”项目,利用农户房前屋后、闲田弃地、荒沟荒坡见缝插绿造林,用3年时间达到贫困户户均1000棵树的目标,村里优先贫困户管护收益。初步测算20年后户均可实现收入30万元。贫困户有了这张“绿色存折”,再也不用为贫困为发愁。
天色渐渐暗下来,富民村又恢复了宁静。忙碌了一天的刘振罡刚坐下,手机铃声响起,继上星期首批54名游客来富民村旅游旅游观光后,第二批的旅游团也要计划过来,品农家美味,赏花卉苗木,行木耳采摘,体乡村生活。放下电话,刘振罡把事项一一记在本上,这是明天他首要落实的工作。
2019年,作为远近闻名的国家级贫困村,富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富民村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让村民富起来。月亮爬上了枝头,照亮了富民村的路,也照进了村民的幸福生活。(记者 宋菲)
责任编辑:刘秋晨
审 核: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