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黑龙江省委牢牢把握黑龙江在农业强国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明确将大力发展定制农业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开辟农业新领域新赛道的重要抓手,部署实施一系列战略举措,推动单一种植、简单营销的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向全产业链谋划、全要素支撑转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龙江力量。各地各单位按照省委工作要求,坚持干字当头、实干为要,不断强化创新思维、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巩固传统优势,加强实践创新,探索形成以品牌、文旅、创意、服务为主的发展模式,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定制农业加快发展。
能力作风之变,最终指向的是发展之变。2025年上半年,全省定制农业主体数量达到306家,种植定制基地面积达到138.7万亩,实现定制农业签约额30亿元以上,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品牌+定制”:依托品牌优势拓展高端市场
前不久,一场别开生面的五常大米助农基地定制签约活动在五常市乔府大院现代农业产业园举行,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与中国饭店协会签约,就定制农业进行战略合作;鱼你在一起、徐记海鲜、费大厨等10余家知名餐饮连锁企业与乔府大院集团就定制五常大米签约。
“我深切感受到农业农村部门对企业发展定制农业新模式所倾注的心血,这种支持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具体、务实、高效的。”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乔文志对此深有感触,在当地各级部门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乔府大院五常大米助农基地定制累计签约面积达15.9万亩,定制产值8亿元。
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鑫表示,2025年,哈尔滨市区域内大米品牌总价值达1091.14亿元,位居全国城市(大米品牌总价值)第一。“五常大米助农基地定制”项目的创新打造,是地方党委政府强化市场意识,立足自身优势培育定制农业新业态、打造新模式的典范,是进一步开拓高利润市场的生动实践,通过深耕“五常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引导经营主体深挖品牌文化内涵,吸引高端客户定制购买,加速将黑龙江省最优、最绿、最安全优质农产品推向高端市场。
大锦农公司定制蔬菜大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旅+定制”:让文旅“流量”转为产品销量
“春看无人插秧机画出整齐绿线,夏赏稻田画随季节变换色彩,秋观无人收割机奏响丰收乐章,冬品新米在舌尖绽放的甘甜!”这是北大荒集团闫家岗农场定制农业负责人吕志经常挂在嘴边的推荐词。
“定制一亩田,不仅让一家人吃上健康可追溯的大米饭,更让我6岁的儿子实地体验‘从一粒种到一碗饭’的全过程,是一次难得的亲子研学活动。”这是哈尔滨市民赵先生参与闫家岗农场“为你种下一亩田”定制农业项目的初衷。
闫家岗农场立足近郊区位优势,吸引城市居民参与农业生产,感受从“买”到“种”的沉浸体验,与多家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研学采摘业务,形成四季运营体系。2025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推动定制农业在内的营业收入超过150万元。
黑龙江省文化旅游的持续升温,为发展定制农业提供了沃土。各地各部门积极抢抓文旅“出圈”契机,将定制农业与农耕文化、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春耕节、采摘节、丰收节、冬捕季等农事定制活动,打造高品质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让文旅“流量”转化为定制农产品销量,辐射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创意+定制”:融入创意元素延伸产业链条
6月30日,桦川县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定制农业产品发布会。这座“三江水稻发源地”小城,正式向全国推出4个系列、52款定制农业套餐,现场签约超亿元。发布会上,“桦川好物”全域农产品平台成为定制农业落地的关键载体。该平台依托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开设“我在桦川有亩田”“我在桦川有菜园”等专栏,消费者可以一键下单,通过便捷智能的销售方式推动这些好物从田间直达千家万户。
哈尔滨市以数字手段创新定制农业销售方式,与中国联通智慧农业军团和哈尔滨市分公司合作研发“尔滨好物、联通定制”小程序,累计发展会员2000余人,7家“黑土优品”授权企业的11款产品入驻小程序,销售额突破150万元。亚冬会期间,和粮农业为运动员和观众量身定制香酥黑豆、杂粮坚果能量棒等杂粮“补给包”,市场反响不俗,年初以来企业累计签约额8600万元。
坚持将创意元素融入定制农业产业链条,是满足消费者潮流化、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支撑。各地各部门引导经营主体开发多元定制产品、设计专属包装、创新营销渠道,进一步增强了优质农产品的辨识度美誉度,也有力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服务+定制”: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忠诚度
近年来,富锦市大力发展会员定制服务,以龙头企业大锦农公司为代表推出生态果蔬会员年卡,在北京、哈尔滨、佳木斯开设7家“大锦农生鲜超市”,布局冷链中心、构建高效配送网络,实现“24小时宅配”服务。目前,已吸引全国2800户家庭办理会员,年配送量超1500吨。富锦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宇表示:“我们不断提升包联企业服务质效,为大锦农公司申报县级冷链基地主体项目,将来有望在大锦农公司建成10万立方米的冷库,用于企业发展定制农业,同时积极协调农技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各类生产经营难题。”
黑河市爱辉区主动对接曾经在爱辉区工作生活的知青群体,向知青客户直接配送定制干菜产品,引导目标人群形成情感共鸣,带动亲友订购,开启以知青情怀留人心、聚客户、促营销的定制农业发展新路。
坚持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是实现定制农业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关键。各地各部门坚持“消费者至上”定制服务理念,引导企业在提升消费体验上下功夫,为定制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精准化、情感化服务,推动传统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
省定制农业专班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定制农业必须以过硬能力作风作为重要保证,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定制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构建以稻米定制为主导、优势特色品类定制为补充的“一强多精”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定制农业基地建设、质量提升、延链融合、品牌培育、渠道拓展“五大行动”,培育更多优质经营主体、打造更多高端品牌,以能力作风之变推动全省定制农业上规模、提品质、增效益,努力结出黑龙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硕果。
责任编辑:张泽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