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发布活动在京举行。一批会做饭、能带娃的“机械家政员”集中亮相,展现出大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很多台湾同胞为此次大会点赞表示,科技充满了烟火气,这样的创新有温度。
充满烟火气的创新科技
让“科幻照进现实”
许多台湾网友通过“看台海”境外平台发布的活动帖文,看到了机器人从工业场景逐步延伸至家庭场景,成为“钢铁保姆”。如今在大陆,工业机器人已在各领域广泛应用,保姆机器人也开始在养老院、景区、酒店等场景崭露头角。
台青曹翔凯表示,大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我真的被惊艳到了”。还有台湾网友表示,很想品尝大陆保姆机器人煎蛋的味道。
此次亮相的保姆机器人聚焦家庭刚需,能精准完成做饭、叠衣服等家务,让台胞非常惊喜。台湾网友们在“看台海”平台留言期待:“希望能在台湾买到这种科技产品。”
台青廖家兴认为,保姆机器人大会的概念令人眼前一亮,机器人从实验室的技术展示,走进“家”这个最温暖的场景,“有温度也有融入感”。台青简孟轩则兴奋地表示,大会让科技有了“烟火气”,“我们需要这样的创新”。
台青林冠臣直言,作为中国人,看到大陆机器人技术不断突破“深感骄傲”。他也期待此次大会之后还有更多精彩活动和产品陆续推出。台青茆致远则相信,这种植根于民生需求的技术创新,必将形成“厂商研发与民众需求”的良性循环。他期待了解更多大陆保姆机器人的性能,也希望能尽早在岛内用上。
首场发布活动后,还将在青岛、深圳、成都、苏州四地举行分会场竞演以及一场年度展演盛典,全方位展现科技创新成果与行业应用场景,助推保姆机器人产业发展。
岛内产业发展停滞不前
融入大陆发展大有可为
当前,机器人产业已成为衡量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今年一季度,大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达到14.9万套和260.4万套,同比分别增长26%和20%。从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的制定,到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再到庞大的应用市场,大陆为机器人技术落地提供了沃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科技产业也曾蓬勃发展。然而,今天台湾却沦为“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人才”的“五缺”社会。不少岛内有识之士认为,民进党沉迷政治恶斗,让基础设施建设因“政治对抗”屡屡搁浅。“当大陆用机器人解决养老、家政等民生痛点时,台湾还在为缺电缺工发愁。”
台青廖家兴表示,大陆愿意为民生项目投入大成本,而台湾不少利于民生的规划却被政治角力打断,台湾科技人才也因岛内政治困境无法施展才华。
△截取自台湾“中时新闻网”
台湾《旺报》社评指出,大陆机器人产业成长飞速,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AI技术飞速进步,地利与大陆完整的产业链有关,人和当数大陆的政策优势,让企业愿意释放资金投入研发,进而主导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目前,大陆机器人已逐渐取得优势,台商大胆西进可抢得先机。
从春晚机器人表演《秧BOT》,到机器人跑马拉松、上格斗擂台,再到此次的保姆机器人,大陆机器人的每一次亮相,都是技术进步的见证。台青们为祖国点赞的同时,更期待融入祖国大陆的科技发展大潮、共享属于中国人的科技荣光。
责任编辑:董雪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快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