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8-08 09:31 来源:龙头新闻
扔垃圾攒积分,垃圾袋、洗衣皂、米面等各类生活用品都能用积分兑换。在哈尔滨市松北区太阳岛街道的中海江城小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会扔垃圾能赚钱”已成为居民的共识,而“不会扔垃圾”的居民社区也会派专人耐心指导,包教包会,中海江城社区通过智能垃圾投放箱+“双员制”管理的新模式,不仅激发了90%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更引领了哈尔滨新区垃圾分类投放的新风尚。
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箱
“双员”制破冰社区垃圾分类难题
中海江城小区位于松北区文锦路576号,是2019年12月末交付入住的新小区。小区面积0.0926平方公里,拥有15栋住宅楼、30个单元,常住908户、2093人。“作为新小区,中海江城在智能化投放、居民习惯培养、环境配套等方面都符合试点要求。”太阳岛街道中海江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杨丽介绍。2021年,哈尔滨新区在中海江城小区投放5部智能垃圾分类箱,并将其确立为全区唯一的垃圾分类投放试点小区,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社区建立了“双员制”管理新模式,从优秀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志愿者中选拔“桶边督导员”及“楼栋管理员”。
市民投放垃圾
“桶边督导员”值守在智能垃圾箱旁,一方面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讲解设备操作方法,宣传最新政策,另一方面通过值守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自觉性、荣誉感和准确性。遇到配合度不高的居民,“桶边督导员”会联系其所在单元的“楼栋管理员”。“楼栋管理员”负责上门讲解分类知识、发放宣传册、耐心劝导,并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社区和物业,以便实时调整工作策略。
科技赋能品质新生活
走进中海江城小区,绿草如茵,花香四溢,无论是主干道还是偏僻角落,处处干净整洁,公园式小区环境令人心旷神怡。居民们时而带着整理好的塑料瓶、废纸盒来到智能垃圾投放箱前,手机扫码操作几分钟即可完成投放。“智能垃圾箱不仅方便回收,还能返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现在大家都养成自觉分类扔垃圾的好习惯。”居民李女士向记者介绍。
社区宣传垃圾分类
习惯养成并非一蹴而就。推行初期,通过“双员制”工作发现大部分居民缺乏分类意识和知识,部分老年人对智能设备操作也不熟悉。这时,“桶边督导员”和“楼栋管理员”率先成为了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生力军。“配合智能设备,居民需要安装‘快分鸭’APP,APP的奖励机制有效促进了习惯养成。”杨丽说。为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社区首先强化对“桶边督导员”和“楼栋管理员”的培训,提升培训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同时,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由社区、物业干部和居民共同参与的联合培训,通过趣味问答、PPT模拟演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仅2024年,社区共举办各类垃圾分类培训活动50余场次(含物业培训和志愿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社区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居民们的生活习惯,让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越来越多,越来越自觉。
中海江城小区环境
9成居民自觉分类投放垃圾
“智能垃圾箱+双员制”的组合拳,让中海江城小区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居民的垃圾分类参与度、积极性与知晓率均大幅提升。据“桶边督导员”反馈,自2024年4月以来,中海江城小区居民自觉分类投放的比例持续攀升,需要上门劝导的居民显著减少,主动分类并精准投放已成主流,居民通过“快分鸭”APP兑换积分奖励的频率也日益增加。
“快分鸭”APP后台数据显示,自2021年7月运营以来,中海江城社区APP注册用户达1459人,总投放次数超过19.8万次。其中,厨余垃圾约2.7万次,其他垃圾约4万次,可回收垃圾高达13.1万次,有害垃圾收集103公斤。总投放量达17.8万公斤,居民兑换礼品累计4530次。
社区志愿者讲解垃圾分类知识(黑龙江日报资料片)
“如今,居民们不仅养成了自觉分类投放垃圾的好习惯,还形成了自觉维护小区环境,共同营造美丽、宜居社区的良好氛围,爱护花草、不乱扔垃圾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杨丽欣慰地说,垃圾分类是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推动经济转型、增强社会责任感、改善公众健康环境。中海江城小区的成功实践表明,科技手段赋能与接地气社区管理相结合,不仅能显著提升垃圾分类实效,有效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更能为哈尔滨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宝贵的成功经验,对哈尔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 张宇
监 制: 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