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5-08-18 09:33  来源:龙头新闻

  “我们企业是专门做冷冻南瓜出口生意的,生产中有一个环节必须要用人工切块,这就限制了我们产能的进一步扩大。在我百思难得其解的时候,区里组织的学用贯通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参加培训过程中我不但跟专家对接了更好的南瓜品种,去寿光参观时学到了更好的管理模式,还通过班里的同学资源又建了3个生产基地,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都迎刃而解。”黑龙江省江赞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宏扬是个90后“新农人”,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双城区周家镇创业,原本学机械的他一头扎进农业里,“常常感到很多东西还需要学习,多亏有了‘学用贯通’这种个性化、定制式培训,学的都有用,学了就能用。”

  “为适应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职业新工种的培训需求,2024年农业农村部启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以下简称“试点”),我们双城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地区,紧扣区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城乡融合发展新要求,坚持‘学用结合、以用为主、重在实效’的理念,创新开展试点培训工作。”双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孙长城介绍,开展这一培训,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促使双城区农产品形成“基地+平台+渠道”的运营方式,实现指挥一体化、品牌一体化、渠道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的产品营销新格局大有裨益。

开班仪式(双城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学:紧盯新产业新业态新职业新工种

  近年来,乡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乡村产业的提档升级,使得社会对新职业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一批充满活力的新职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

  “参与培训的学员共有100人,都是55周岁以下、具备较好的发展能力、创新潜力和带动农民创业的乡村CEO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种养大户带头人以及一些‘农二代’接班人。”负责此次培训的双城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徐为介绍,“按照他们不同的身份背景、专业特长等,分了两个班——创新班和CEO班。”

  “在第一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学习了农业职业发展规划、农业信贷政策等知识,这在过去都没系统学习过。”学员任丽丽感慨,“这次培训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成长。”

  “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我对寒地小龙虾生产能力、品牌定位,市场销售现状、产品质控有了充分了解,让我坚定了建立寒地小龙虾培育基地,带动大家发展特色水产的信心。”学员单宝卫依托寒地气候优势,开启了小龙虾养殖新赛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学员们来说,产业发展先进地区的实践经验是最有用、最直观的“教材”。外出实地观摩学习,才能找到差距、开阔眼界、求取“真经”。创新班学员在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了解了供应链管理知识,从产地预冷到分拨调度,学得清晰透彻;在浙江省杭州良渚麟海蔬果合作社,大棚内无土栽培的番茄让大家眼前一亮,合作社年轻人手机直播采摘的销售模式打开了大家的销售思路。CEO班学员在河南丰乐农现代农业区参观了连片的智能温控大棚,高效的管理模式引发了他们浓厚兴趣;在四川省农科院示范园,耐盐碱的黑小麦品种也让大家大开眼界。

学员在山东寿光参观学习(双城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用:聚焦产业链定向学精准练抱团干

  走进黑龙江省江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南瓜的香甜气息扑面而来,马宏扬领记者来到南瓜粗加工车间,里面切块的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在国际蔬菜贸易中,这个南瓜块不能用机器切,只能靠工人一块一块切出来。原来我们的工人切一天半到两天,才够上生产线加工5小时左右,生产线严重‘吃不饱’,浪费资源。”马宏扬说,“培训后我跟班级同学合作或者通过班级同学引导介绍合作,发展了几个种植和加工基地,现在生产线每天能保证工作10小时以上,效益明显增加。”

  围绕“学用结合、以用为主、重在实效”的核心理念,双城区努力把课程建在产业链上,将课程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灵活运用实践实训、观摩研学、顶岗实习、技能比拼等方式进行分段培训,提升学员从事生产经营的实际能力。

  徐为说,学员们通过培训掌握基础农业理论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兴趣,极大增强了学员的社会责任感。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充分发挥传帮带精神,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学员李丽引入杭州景观蔬菜种植技术,将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打造“田园变花园”新业态;电商先锋陈铁建转型线上直播,将土鸡、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杨崴创新“六统一”管理模式,成立合作社流转7000亩土地种植有机作物,推动农业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两年培养期内,我们要帮带特色产业人员600人以上。”孙长城说。

黑龙江省江赞食品有限公司的速冻南瓜出口供不应求

  通:注重长引领长跟踪长帮扶长赋能

  《哈尔滨市双城区2024-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鼓励学员们抱团发展,制定创新创业项目书,把自己的人脉做纽带,让学员的产业和创业的优势和以及想法通过纽带相融合,通过各种方式召开定制农业全域寻单招商发布会,实现本区域“零信息差”。把有意向的学员推荐到区农民合作联合社顶岗实习,对于有管理才能的学员签订任职协议,向龙头企业、文旅企业以及农业托管服务组织输送“学用贯通”人才。

黑龙江省江赞食品有限公司的南瓜生产线一角

  “双城知名企业以及志愿者协会为培育项目开放资源共享,给学员提供就业平台。哈尔滨农业现代农机合作社、哈尔滨市声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盛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国梁农机合作社以及哈尔滨彦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博文图文工作室、江赞食品有限公司为学员提供农产品直播场地和技术服务支持,还有的为学员提供实习和就业职位。”徐为介绍,自2025年3月进入第三阶段“学用贯通跟踪服务期”以来,通过精准回访、实践指导与资源对接,推动学员将理论转化为振兴乡村的生动实践。学员们有的如马宏扬、任丽丽等执着于产业创新,在乡村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有的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彰显责任担当。学员张丹、周朝刚联合种业专家,为农户提供良种繁育技术指导,提升本地种子质量;学员陈刚研发了水稻新品种,还进行了科技成果转化;聂艳江等学员联动多方力量,在田间开展政策宣讲与技术帮扶,成为农民贴心人;赵文成、高志勇协调村屯资源,破解生产难题,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截至目前,双城区已形成‘学用贯通、产教融合’的良性机制,培育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敢担当的高素质农民。”随着学以致用的成果不断落地,大家对未来更是充满信心,“我们将持续深化跟踪服务,助力学员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谱写新篇章。”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 张宇

监  制: 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