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8-22 10:09 来源:龙头新闻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关乎其个人发展,更是对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佳木斯市人社就业部门创新思路、多措并举,通过见习蓄能、岗位对接、产业带动三大举措协同发力,搭桥铺路,打造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温暖就业季”,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年初以来,佳木斯市累计开展线上线下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232场,达成就业意向3746人(次)。
企业技术骨干指导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见习
见习蓄能铺就成长路 实践淬炼掌握真本领
“以前最怕面试官问有没有工作经验了,但现在一点不怕了。就业见习给了我缓冲和底气,我可以自信地向用人单位展示我的见习成果了,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我也更有信心了!”佳木斯大学化学专业毕业生侯婷开心地说。
原来侯婷曾因缺乏见习经验求职受挫。之后,在一次招聘会上听到了佳木斯市人社就业部门工作人员的政策宣讲,了解到有就业见习政策,于是立即报了名。通过人社部门的精准匹配,她很快就被推荐去黑龙江省北大荒绿色健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见习。三个月见习期满后,凭借出色的表现她顺利入职。
“我的求职经历并非个例,系里不少同学跟我的情况相似。我已经把这个好政策分享给大家了,现在同学们都打算先见习积攒就业经验了。”侯婷说。
对于这项政策,黑龙江省北大荒绿色健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刘岳丽赞不绝口:“佳木斯市人社就业部门的见习政策解决了企业‘用人难’和毕业生‘经验缺’的双重矛盾。见习生通过岗位锻炼快速成长,企业也能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去年以来,我们公司共吸纳了高校毕业生见习人员19人,从见习岗位留用的有16人,这种‘先试后聘’的模式对企业用人和个人求职都益处多多。”
据了解,近年来,佳木斯市人社就业部门以“广覆盖、提质量、优服务”为目标,主动对接市域重点产业、优质企业和驻佳高校,在全市范围内开发和募集了一大批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的就业见习基地和见习岗位,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提供了坚实保障。2025年以来,佳木斯市新开发就业见习基地29个,募集见习岗位212个,开展就业见习315人,发放见习补贴104.6万元。
佳木斯大学2025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现场
精准匹配打通求职关 人岗适配架设发展桥
“真没想到,一场招聘会能让我连续面试好几家生物科技类企业。之前我参加过几次大型综合招聘活动,但专业对口的企业不多,匹配度低,能否成功全凭运气。这次校园双选会专门面对的是生物工程专业类的学生,来的还都是优质企业,我已成功入职了黑龙江诺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东方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熊伟激动地说。
为了给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精准高效的双选平台,佳木斯市人社就业部门创新服务模式,围绕高校毕业生求职需求,分领域、分行业开展“小、专、特、精”专场招聘,将传统“大水漫灌”式招聘升级为“精准滴灌”式招聘。同时,积极探索数字化就业服务模式,依托微信矩阵和抖音直播间等线上平台,不间断推送优质就业岗位,助力更多高校毕业生顺利迈入职场大门。
佳木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中心主任高文波表示:“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促就业、以产业带就业、以政策保就业的思路,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协同作用。”
据高文波介绍,佳木斯市人社就业部门后续将重点升级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等平台引入AI智能匹配系统,实现“一键简历投递、云端线上求职”的便捷化线上服务。同时,还将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动态数据库,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确保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不断线。
佳木斯市呼叫产业基地工作间
产业集聚构筑强磁场 人才生态激发新活力
“从校园踏入职场,我特别顺利地就实现了身份转变。”毕业于哈尔滨石油学院的秦聪,如今已是哈尔滨银凯科技有限公司的骨干员工。
秦聪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佳木斯市重点打造的“万席呼叫之城”项目。“是呼叫之城项目吸引我来佳木斯就业的,从培训到入职的一体式服务方式让就业变简单了。培训课程是按照我们岗位需求定制的,不仅有话术训练,还涵盖情绪管理、数据分析,甚至包括外语和直播脚本的编写。和我同期参加培训的小伙伴们都已经顺利入职。”秦聪介绍说。
哈尔滨银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天科对佳木斯的产业政策给予高度评价:“佳木斯的产业集聚政策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人才供给。‘链式聚才’模式从培训到上岗无缝衔接,尤其是定制化课程设计,让毕业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极大提升了用人效率。”他还表示,哈尔滨银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共有呼叫坐席近200个,计划在未来三年将坐席规模扩大至500席,新增就业岗位300个。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佳木斯市充分发挥本市优势特点,全力构建上下游产业链,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呼叫产业特色集群,同步打造“培训+面试+入职”的“链式聚才”模式,助力服务外包和在线新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现稳定就业。截至目前,佳木斯市已建立呼叫产业基地14个,对接落地呼叫、视频审核、数字标注等项目9个,坐席规模达到2100余席,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4000余人。
“佳木斯市积极抢抓国家推动服务外包促进经济转型政策机遇,围绕打造‘万席呼叫服务之城’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定位,通过当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承揽优势资源的能力和多项扶持、服务支撑,吸引国内优势呼叫企业落地当地。同时,培养地方呼叫企业成长,从而促进佳木斯市呼叫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稳定本地青年就近就业和吸引外出人员返佳就业,最终实现促进万人就业目标。”佳木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 张宇
监 制: 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