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9-11 08:44 来源:龙头新闻
清晨的阳光洒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公司街59号一栋米黄色的典雅建筑上,新艺术运动风格的曲线门廊与雕花窗棂无声诉说着跨越百年的故事。这里曾是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更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诞生地——1920年,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在此创办。如今,作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的它已成为哈工大博物馆,向每一位来访者敞开怀抱。
讲解员为游客讲解
穿越时空的学术殿堂
步入博物馆大厅,深色木质地板在脚下微微作响,仿佛踏入了时光隧道。4000余件展品沿两层展区依次陈列:泛黄的历史照片中,年轻学子在简陋的教室里埋头苦读;玻璃展柜内,手写教案字迹工整如新,上世纪的实验仪器仍泛着金属冷光。
尖兵一号卫星返回舱(实物)
恰逢9月10日教师节,在“教学仪器与笔记”专题展区里游览,这种跨越时空的学术传承更显震撼。
哈工大商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胡璇文在参观后表示:“看到王竹亭等哈工大学子冒死翻印《田中奏折》,刘宗唐翻越高山、徒步运送抗战物资的英勇事迹,我深受感触。面对残酷的战争,哈工大师生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祖国山河。作为哈工大学子,未来我会夯实专业基础、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像先烈们守护家国那样,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奋斗,在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游客拍摄长征系列火箭
航天巨舰的星辰征程
穿过林荫道,记者来到位于科学园的哈工大航天馆。5500平方米的室内展区,被巨大的航天器模型群笼罩:长征系列火箭如利剑直指穹顶;尖兵一号卫星返回舱,舱体上灼烧的痕迹清晰可见。
“这是我国的航天员,这两位还在太空工作,他们是我们的骄傲!”一位家长指着屏幕对孩子说。
最令人震撼的是“卧震苍穹”室外展区。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白色箭体在蓝天下熠熠生辉,东风二号导弹的庞大体量带来强烈视觉冲击。一群游客正在参观拍照,触摸着金属箭体,参观者们眼中闪烁着光芒。
祝融号火星车模型
精神灯塔的璀璨光芒
两个展馆虽风格迥异却息息相通——在博物馆的展区,展现了哈工大优秀的办学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在航天馆的精神谱系墙前,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大字熠熠生辉。来自广东的游客王先生说:“从救国图存到航天强国,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
据工作人员介绍,两馆均面向市民免费开放。百年建筑与现代展馆遥相呼应,一如哈工大跨越世纪的坚守:从“工程师的摇篮”到“航天骄子的殿堂”,这座百年学府始终不忘初心、勇担使命,讲述着动人的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 张宇
监 制: 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