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服务管理模式 让教育有品质更有温度——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服务育人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 2025-09-15 11:51  来源:黑龙江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服务育人作为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强化服务育人意识、丰富服务育人路径、提升服务育人实效,用心打造有品质更有温度的教育,着力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一所拥有应用型定位的大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在学校,专业学习并不是一座孤岛,科技创新、艺术素养、创新创业……不同的学科知识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指引下,学校将学科视野充分连接在专业能力培养中,学校所倡导的应用型培养,不仅是学科之间的融合,而且更深层次地定位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暖心服务 浸润育人

  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微服务”新平台,营造文化引领新模式,全面推进学生公寓楼栋社区制,将14栋学生公寓楼打造成5个全覆盖、高品质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社区内设党组织建设、团组织建设、生涯发展工作站、心理咨询工作站、三省书屋、辅导员工作站、征兵工作站、学长助学工作站、创新创业工作站、劳动实践工作站等区域,为学生提供党课学习、心理辅导、生涯规划咨询、学业咨询、创新实践、项目制作、创业咨询、劳动实践等服务。目前,学生对社区的满意度非常高,各个社区除了完成“规定动作”外,“自选动作”也亮点频出。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学生作讲座,开展“我与老师面对面”“欢畅同行,乐聚此刻”“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礼赞祖国”“红色观影”等活动。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多元化成长平台,更将育人力量下沉至学生身边,全方位、多层次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一站式”学生社区除学工老师入驻外,还整合多支育人力量投入学生社区,学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余,在社区还兼任学业导师、心理导师、科创导师、职业导师等。在学生社区里教师魏军为学生深刻剖析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教师张云惠在团组织建设工作站开展“学团史,跟党走,强青年”主题宣讲会,带领学生回顾了中国共青团的光辉历程;教师周胜男以其国企单位行政工作经验与学生互动交流;教师李鑫为学生讲解了易混淆的英语知识,避免英语学习中的那些“坑”;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高士涵与学生共同欣赏音乐作品,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艺术魅力;教师侯建玲在党组织建设工作站开展“筑牢国家安全防线:你我共同的责任”主题宣讲会,向学生普及国家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

  “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让学生公寓楼栋从“一条线”变成“一盘棋”,成为学生成长园地,服务学生阵地。未来,学校将进一步丰富学生社区活动,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育人的功能,力争打造集教育、管理、服务、育人于一体的学生社区。

  温情服务 护航成长

  学生不仅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更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来展现自我、提升能力、丰富自我。学校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想学生所想,在二号教学区建立了学生活动中心。学生活动中心配备多媒体设备、棋类、舞蹈等设施,设有书画、美工、音乐、研讨、舞蹈、服装、化妆、朗诵演讲等共18间活动室,为学生提供看书学习、研讨助学、美妆、观影等多元化的服务。

  学生活动中心作为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与朋辈互动交流的新圈层,通过场域文化的构建,为师生搭建起一个乐享生活、创新活动的互动平台。这座集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不仅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新地标,更是为学校学生提供了一站式满足文化生活的便捷空间,让学生的校园生活焕发青春光彩,展现青春活力,成为推动校园文化繁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用“暖心”“贴心”的关爱和服务,打造有温度的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公平、充满活力的教育环境,让学校成为学生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摇篮,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记者 徐楠)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