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五把“金钥匙”打开跨境物流“新大门”

发布时间: 2025-09-19 10:23  来源:龙头新闻

  9月17日清晨,秋风掠过绥芬河公路口岸,金色的晨光下进出境车辆排列有序,一辆满载新鲜果蔬的冷链运输车通过检验检疫“云签发”获得证书,快速驶出国门。

绥芬河公路口岸

  今年以来,绥芬河公路口岸进出口业务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截至8月30日,公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00.3万吨,同比增长18.5%,较去年提前39天突破百万吨大关。“促创新,育产业,增动能”,今日的绥芬河自贸片区正在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绥芬河自贸片区综合保税区

  2019年9月,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挂牌成立。6年来,绥芬河自贸片区以建设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抓手,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五大创新举措,不断优化跨境运输模式、提升通关效率、扩大物流规模,推动现代物流体系迈入“快车道”,公路口岸过货量实现倍增,公路口岸过货量由2019年65万吨提升至2024年134.9万吨,日均通关车数由120辆提升至350辆。

  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树立智慧监管“新样本”

  海关监管模式的创新是绥芬河自贸片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片区联合海关,在竹木草制品检疫监管和进境粮食检疫途中监测预警方面,开创了全新的智慧监管模式。

  记者在公路口岸验关现场了解到,在出境竹木草制品检疫监管上,绥芬河海关构建了“关企共治+智能监管”体系,实行动态分类管理,实施远程视频查验与“中心—现场”双轨核查机制,实现了70%的远程检疫,30%的现场核验,形成了“企业守信便利、风险智能管控”的智慧监管新范式。

  绥芬河海关公路办副科长吴洪斌说:“在进境粮食检疫途中监测预警方面,我们整合海关粮食系统与交通领域数据资源,实现车辆轨迹与粮食调运信息的实时对接,无需增添新设备即可完成动态监测。”

  绥芬河丰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理博说,公司有从绥芬河铁路口岸和综合保税区之间往返运输进口散粮的业务,自从实施了智慧监管模式后,检疫时间缩短了,公司切切实实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创新口岸通关模式,打造跨境运输“快车道”

  绥芬河自贸片区创新推出的边境口岸通关跨境协同新模式,成功打破跨境运输困局。搭建了集贸易、生产、消费、物流、金融等于一体的全链条“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形成“贸易分拨”机制,建立了自主备案、自主申报、自主核销、自主缴税、简化核准手续的模式,信息采集备案时间由30分钟缩短至2分钟,查验通关时间由10分钟缩短至30秒。

  9月17日,进境货车司机李先生通过手机登录微信小程序,申报电子运单和路单,填报成功后生成二维码,很快通关,用时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查验登记。

  快捷通关,得益于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创新开展的口岸国际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新模式。记者了解到,运用这个创新模式平均每月通关车次1万余辆,特别是实施中俄跨境车辆联检快放、绿色通道等通关方式以来,异地车辆审批备案时间由30到60天压缩至15天。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口岸运行效率,也为沿边地区探索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提供了实践样本。

  创新入境监管模式,实现跨境服务“新速度”

  今年4月,首批临时入境跨境游的10名俄罗斯籍驾驶人和10辆俄罗斯车辆顺利办理了临时入境驾驶证和临时入境牌照,这是绥芬河自贸区创新入境监管模式的一个最新实践。今年以来,绥芬河自贸片区大胆创新外籍车辆入境监管模式,推行“单一窗口”“提前申报”等模式,让入境车辆和人员感受到了智慧服务的“新速度”。

  绥芬河自贸片区还进一步强化与海关、边检、医院等部门联动,实现了对入境车辆和人员的快速查验、放行、发放牌证,办理时间由原来的3天缩短为1天,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创新危化运输模式,构建安全高效“数字屏”

  危险品运输的安全至关重要,绥芬河片区创新实施的“三位一体”智慧监管模式,为跨境危化品运输构建了一道安全高效的“数字化屏障”。

  通过构建全流程数字化平台,将线下申报转为线上办理,实现运输轨迹实时监控与异常预警;打造网格化数据中枢,突破信息孤岛,通过智能系统自动抓取分析跨境运输全要素数据,替代传统人工核验模式,提高了监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风险预警响应机制,对车辆轨迹、装载状态、通关时效等关键指标实施动态监测,高效保障了危化品的安全运输。

  创新“区港联动”模式,搭建跨境合作“连心桥”

  绥芬河自贸片区以通道、政策、规则衔接为重点,创新推动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区港联动”。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两地基础设施“共建”、协作机制“共商”、服务平台“共享”,更显著提升了物流、人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联通效率。

绥芬河铁路口岸货场

  2024年,绥芬河口岸过货量达981万吨,占全省的55%,其中公路口岸由2019年的65万吨提升至134.9万吨,实现了倍增。绥芬河自贸片区对俄贸易额达到242亿元,较2019年增长83.8%。更有16家企业入驻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和超前发展区,占全省的42%。这些数据犹如跳动的音符,奏响了“区港联动”带来的繁荣乐章。

  双信经贸有限公司是众多受益企业之一。公司总经理徐振江深有感触地说:“‘区港联动’带来的政策红利是实实在在的,它让我们这些专注于中俄贸易的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更强的竞争力。”

绥芬河自贸片区宽阔的进出境通道上,运输车辆通行顺畅快捷。

  五大创新举措,五把“金钥匙”,打开了绥芬河自贸片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新大门”,共同构建起了高效、安全、便捷的现代物流体系。在这个体系支撑下,绥芬河自贸片区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在开放合作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为勇当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的“排头兵”夯实基础。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 张宇

监  制: 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