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9-19 10:37 来源:龙头新闻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近日,龙江森工柴河局公司的6亩以色列番茄迎来丰收季,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在翠绿枝叶映衬下格外诱人,干部职工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筛选、打堆、包装,忙碌的身影勾勒出秋日里的丰收图景。
采摘西红柿
柴河林区具备发展西红柿产业的天然优势,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灌溉水源清洁无污染,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非常有利于西红柿糖分的积累和果实的着色,产出的甜柿品质上乘、口感绝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西红柿丰收
“今年果蔬基地种植了草莓柿子、毛粉柿子、大黄柿子等多个品种,共26栋大棚、2.8万株。7月中旬开始采摘,每周可采摘一次,天气好的情况下,10月初就可以全部采摘完成,预估总产量可达到10万余斤。”兴林林木种苗经销处副经理孙海荣介绍道。
这份丰收的喜悦源于前期科学细致地培育管理,从筛选疏松肥沃的土壤、调配专用有机肥料,到安装智能灌溉设备、定期监测病虫害,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西红柿品质和产量不断提升。果子产得好,销售市场迅速打开,不仅满足本地供应,还源源不断销往上海、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进一步推动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甜蜜”产业带来更多“甜蜜”生活。
搬运西红柿
从昔日的贮木厂到如今的果蔬基地,柴河局公司积极贯彻执行“产业富企”方针,将“一棚果”产业作为在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持续探索的生动实践,利用332亩的果蔬基地和115座大棚,培育暖棚韭菜、辣椒、西红柿、花卉、吊袋木耳等果蔬经济,逐步构建起具有森工特色的森林果蔬产业体系。同时,柴河局公司还不断拓展产业边界,打造集生态采摘、旅游观光、科普研学于一体的生态创新园,加快推进森林食品“从森林到餐桌”价值提升的有效转化路径,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 张宇
监 制: 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