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人才、科普、行业”三维发力护航龙江农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5-10-09 11:12  来源:黑龙江网

  卷首语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视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东北振兴和黑龙江发展明确战略定位、擘画宏伟蓝图、注入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将一篇篇科技创新实践论文写在龙江大地上,汇聚成新质生产力“源头活水”。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总结“十四五”成就,谋划“十五五”龙江科协事业发展蓝图,省科协策划开展“创品牌·树形象”学会创新引领行动。从“学会·人物”“学会·品牌”“学会·成果”三个方向系列报道着手,面向公众集中展现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按照总书记指引方向,发挥独特优势服务创新龙江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崭新风貌,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贡献力量。

  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植物保护工作是保障粮食安全、守护农业生态的关键一环。多年来,黑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以下简称“学会”)聚焦人才培养、积极提供多元化的科普服务、以科技赋能行业发展,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技创新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单位”,连续两年被省科协评为“五星级学会”,被省民政厅评为“2023年度5A级全省性社会组织”。

  筑牢人才“蓄水池” 构建全链条培养体系

  “人才是植保事业发展的根本,我们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工作首位,从学生到青年科技工作者,再到基层技能人才,形成了覆盖全成长周期的培育机制。”学会理事长、省植检植保站站长宋显东强调。

  在高校人才培育方面,学会为植保专业学生搭建成长平台并给予资金支持。从2019年起,学会设立黑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稼卫”奖学金,累计向省内 5 所农业院校的 554 名植保专业优秀学生发放奖金 167.8 万元;从2022 年起,举办全省高等院校学生昆虫摄影绘画及标本制作竞赛,以“新农科”建设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从2023年起,举办黑龙江省大学生植物保护专业能力大赛,为学生提供提升能力与展示交流的平台,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植保人才。

  针对科技工作者,学会通过多元举措激励创新、提升产学研融合能力。2018年到2021年间,每年开展全省优秀植保科技工作者评选,188 名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主办黑龙江省植保青年科技论坛,为青年人才搭建思想交流平台,激发创新活力;设立青年科技基金,每年投入 20-30 万元,助力青年植保科技工作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培养青年可研人才梯队。

  2024年,学会响应国家号召,成功申报并获得黑龙江省省级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资质,开展农作物植保员(五级)、无人机驾驶员(四至五级)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进一步完善了功能性服务架构。学会以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和黑龙江省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为核心培训基地,截至目前已开展3期无人机驾驶员认定考试,既提升了学会的组织能力与社会影响力,也推动了我省植保无人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打造“线上+线下”矩阵 让植保技术扎根田间

  “植保科普就是要让农户听得懂、跟得上、用得上,让植保技术走进田间地头,用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宋显东表示,多年来学会以“服务基层”为目标,构建了多维度、广覆盖的科普服务体系。

  在监测和防控指导网络体系建设方面,学会配合省植检植保站,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全省建立1万个病虫疫情监测点、聘用村级植保员,形成覆盖所有行政村、农垦作业区、森工林场的网络体系,成为国内首个实现村级网格化全覆盖的省级农作物病虫疫情在线监测预计与防控指导体系。

  在数字化服务方面,学会聚焦“智慧植保”,开发“掌上植保”APP,为农户提供病虫发生信息和防治建议及农业技术资讯,注册用户达63万,累计在线解答技术咨询19.6万次;利用“黑龙江植保”快手账号发布300余个植保技术微视频,吸引关注用户达4万。

  同时,自 2021 年起,学会联合省植保站创办了“黑龙江植保技术网络大讲堂”,每周一下午两点在“掌上植保” APP与“黑龙江植保”平台同步直播,五年间从未间断,已连续举办 249 期,已有162万人次受训。

  在线下培训中,学会连续多年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合作,在牡丹江开展线下培训班,邀请国外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以双语教学形式讲解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既传递了国外先进经验,也提升了基层植保员的国际化视野。此外,学会还联合省植保站开展省级“植保员培训班”,针对基层植保员的实际需求设计课程,累计培训基层人员近3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层植保队伍的技术水平。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 发挥智库作用精准赋能

  “学会肩负着守护龙江粮食安全的重任,在实际生产中解决问题,对接产行业需求,是学会多年来坚持的目标。”宋显东说。学会以智库建言为路径,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实践,为植保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保驾护航。

  以每年召开的省植保学会年会为契机,配套举办“黑龙江植保双交会”“除草剂及新型药械发展论坛”“黑龙江植保青年科技论坛”等系列活动,成为东北地区影响力最大的植保行业盛会。

  学会充分发挥专家资源优势,每年组织召开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研讨会,形成意见建议和技术方案以省农业农村厅文件形式下发全省,同时编制防治手册发放至基层。

  此外,学会参与制定了《黑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主要病害防治技术指导意见》,已成为基层开展防控工作的重要参考,切实发挥了“农业智库”的作用。

  “未来,学会将依托自身在科技人才储备与桥梁纽带作用方面的双重优势,联合省内植保相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广大科技工作者,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履行职责,为推动黑龙江省植保技术进步,保障我省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及生物安全等方面贡献学会力量。”宋显东说,学会将以实干书写责任,引领植保事业走在全国前列,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更强动力。(记者 王可欣)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