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10-23 10:06 来源:龙头新闻
边境的风,轻拂而过,带来了阵阵花香。
芬芳馥郁的花卉大棚内,一个中年女人正俯身查看花苗,沾满黑土的手指熟练地捻起一片叶子,仔细端详。她就是殷春梅,村民口中亲切的 “大梅子”。作为绥芬河市绥芬河镇绥东村妇联主席和蔬菜花卉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一边是络绎不绝的花卉订单,一边是村里姐妹们关于种植技术的询问。
在这座因中东铁路而兴的百年口岸,殷春梅这位地道的农民,正带领着一群昔日围着锅台转的农村妇女,用亲手培育的万紫千红,为“兴边富民”这一时代命题,书写着一份五彩斑斓的“花样”答卷。
殷春梅
“花”开边境,黑土地上的“美丽经济”
2019年,在外拼搏多年的殷春梅作出了一个令许多人费解的决定——回村里去。这一年,她刚好40岁,“已然迈入‘不惑之年’,是时候寻找自己的归宿了。”
女人对花儿有着特别的亲近感,“大梅子”也不例外,她将目光从传统的大田作物转向了效益更高的花卉种植。
支撑她这份信心的正是家乡这片独特的土地。绥东村地处中俄边境,是绥芬河市积温最高的区域,具备发展设施农业的优势。
“捧着金饭碗,不能要饭吃。”殷春梅坚信这一理念。她带领姐妹们加入到老村支书创办的花卉种植合作社,事实证明她的决策是正确的。2021年以前,村集体年收入仅有十几万元;而到了去年,仅合作社8个大棚的花卉就增收70万元。
成功的秘诀在于殷春梅探索出的“订单驱动+双轨制”产销模式。一方面,与地方政府签订长期绿化协议,稳固了基本收入;另一方面,将剩余花卉直供周边花店和婚庆公司,灵活应对市场变化,获取更高利润。如今,“绥东花卉”已然成为当地花卉市场的标志性品牌和坚实支撑,一枝独秀。
花香不仅弥漫在田野,更飘上了“云端”。在村里的“红色直播间”,几个妇女面对镜头,落落大方地推介着“绥东甄选”的各色花卉。从最初的羞涩到如今的自信,改变的不仅是她们的言谈,更有她们的收入。
今年开春至今,直播累计观看量已超100万,为村里实实在在增收5万元。
“绥东花卉”吸引众多游客来打卡
人聚花田,从“锅台边”到“花丛间”
产业的兴旺,归根结底要依托于人。殷春梅的合作社,其最大的成就或许并非那70万元的收入,而是50名边境妇女那洋溢的笑脸。“现在姐妹们干活,一个比一个有劲儿!”殷春梅自豪地表示。合作社不仅直接带动50人就业,更使她们人均增收6000元。
她们的身份实现了从围着“锅台”转的家庭主妇,到徜徉在花丛中的“花匠”的华丽蜕变。而殷春梅,这位被誉为“花魁”的杰出人物,凭借其卓越的带动能力,在2023年和2025年分别荣获全省“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及全国“巾帼新农人”荣誉称号。
去年,借助哈尔滨冰雪热,殷春梅提出试水“花卉”打卡点,成功吸引了众多俄罗斯游客,成为农文旅融合的又一次创新尝试。
产业兴旺,人心齐聚,乡风纯正。绥东村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殷春梅的引领下,富起来的姐妹们开始用双手反哺村庄。她们主动承担起公益项目,为周边村屯免费种植花卉,将昔日路边的杂草堆,变成了姹紫嫣红的四季海棠花圃。朵朵鲜花,不仅美化了环境,富裕了村民,更传递了守望相助的邻里温情。
如今,“绥东花卉”早已超越了一般商品的属性,成为承载边境文化和村民昂扬精神面貌的新IP。这份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正是“兴边富民”最坚实的社会基础。
花卉大棚里绿意正浓
绽放的鲜花,是边境村庄的“精气神儿”
“‘种花、加工、服务、科普’四位一体,引领村里姐妹们为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花卉力量’。”对于未来,殷春梅心中早已绘就了一幅宏伟蓝图。
未来,绥芬河市委市政府将依托绥东村的花卉产业基础,充分发挥绥芬河地处北纬44°黄金纬度带的优势,创新产业模式,规划建设“北纬44°跨境花卉自贸岛”,构建“花卉+”产业体系。该规划涵盖花卉生产、加工、服务及资源科普展示四大区域,预计种植温室花卉约2100万株,覆盖北纬44°黄金纬度带上的240余个花卉品种。
作为返乡创业的带头人,殷春梅将化身这幅蓝图的“绣花针”,一针一线地将市委市政府的宏伟设想“缝进”家乡的每一寸土地。
她还计划将“绥东花卉”的发展模式复制推广,建立区域花卉产品联盟,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花卉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积极拓展花卉的销售渠道,不仅在国内市场打开销路,还要将花卉推向国际市场,让“绥东花卉”的品牌走向世界。她打算开展与花卉相关的培训活动,提升村民们的花卉种植和加工技能,为“花卉自贸岛”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此外,她还计划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培育3至5种耐寒花卉新品种,将花卉成活率提升至95%以上。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力争实现年产值200万元,为全村乃至全镇妇女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绥东村风光
殷春梅的构想丰富,蓝图美好。她深知,将这些愿景变为现实,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奋斗。她将以坚定的信念和踏实的行动,引领乡亲们一同谱写“绥东花卉”的辉煌篇章,使绥东村的花卉产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当被问及奋斗的初心时,她露出了最真挚的笑容:“我6年前决定返乡创业,正是因为放不下这片土地。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比不上乡亲们一句‘大梅子’的呼唤!”
殷春梅望着大棚内盛开的鲜花,自豪地说:“看见没?这就是中国边境村庄的‘精气神儿’!”
可不是嘛!绥东村那绚烂绽放的鲜花,正是中国边境村庄独特风采与蓬勃生机的生动写照!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 张宇
监 制: 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