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驻村工作队:“量身定制”少数民族脱贫之路

发布时间: 2017-11-25 22:15  来源:黑龙江画报

  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东临乌苏里江,南接三江自然保护区, 70%的村民们都以打鱼为生。耕地少,打鱼不赚钱,怎样全面脱贫,成了摆在驻村工作队面前的大难题。

  驻村工作队日常工作。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将赫哲族文化旅游作为发展方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摒弃陈旧思想,发挥创新思维,让渔猎文化成为脱贫致富的经济命脉。”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驻村第一书记、省工商局驻村工作队队长刘猛在经过调研后,确定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想致富,还需要量体裁衣。驻村工作队每天都会佩戴党徽和身份卡逐户入户走访,“唠唠家常、谈谈心”,了解老百姓的实际情况及生活需求。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他们走访了900余户,平均每天走访10户。“我们就是想通过走访,了解老百姓的生活需求,针对不同的情况定制不同的解决方案。”刘猛说。

  经过走访,驻村工作队发现,村里的赫哲族人精通手工技艺,这在村里人看来并没什么稀奇的手艺,在外人看来可是个稀罕事儿。根据这个特点,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确立了“深入挖掘传承赫哲族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制定了村旅游发展规划,并创办了全省首家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合作组织——黑龙江省乌苏赫哲民俗技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了32户村民,经过专业培训,村民们制作的鱼皮画和鱼皮工艺品品质更高了。

  有了产品就要有销路,驻村工作队想了一个好思路。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抓吉村划定了一块游客比较集中的场地,搭建了旅游商品交易大棚,建立一个民族文化工艺品示范基地,向全体村民免费开放。村民们可以将自己制作的鱼皮画、鱼皮挂件、鱼松等特色产品摆上柜台,这全新的尝试是他们走向市场的开始。

 

  驻村工作队日常工作。

  脱贫致富不仅是驻村工作队的心愿,更是老百姓的期盼。“自从驻村工作队来到我们赫哲族村后,为我们老百姓解决了太多的问题。我的儿子瘫痪、孙子聋哑,妻子也瘫痪多年,连自己的住房都没有,常年都在小儿子家住,家庭负担确实太重了。驻村工作队帮我们解决住房、给我们申请国家政策,真是太感谢他们了。”村民崔京章边说边落泪。

  在走访探查的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发现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除了聚在一起聊天,村民们基本没有别的事做。于是,驻村工作队为村民们准备了广场舞服装,还将村委会会议室布置成简易影院,每周为全村小朋友们播放正能量影片,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还为小朋友提供了一个放松学习的平台。

  产业做好了,才能铺好致富路;精神需求满足了,才能真正有幸福感。服务百姓,这才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

  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的精准扶贫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每一位驻村干部都在用自己的热忱奉献他们的全部,在不断的摸索前进的脚步中,他们思索着、实践着,在输血的同时更要让老百姓们学会造血,只有摆脱了陈旧的思想观念,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责任编辑:翟静

审  核: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