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克县寒地水稻丰收忙 金色稻浪绘就丰收图景

发布时间: 2025-10-14 14:48  来源:黑龙江网

  黑龙江网讯(记者 韩俏)金秋时节,田野间满是丰收的喜悦。在逊克县车陆乡占华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330亩稻田里,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两台收割机往来穿梭,轰鸣声中,饱满的稻谷被尽数收储,一派忙碌又喜庆的景象。据估算,这片高纬寒地水稻今年预计比常年增收三万多斤,为合作社的丰收季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北纬49度的逊克县,合作社负责人王占华与高纬寒地水稻的故事,已整整续写了15年。从最初的零星试验到如今的规模化发展,他带领农户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寒地农业发展之路,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 “领头雁”。

  2011年,王占华敏锐地发现了当地发展高纬寒地水稻的潜力,这里有纯净的山泉水灌溉,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独特的寒地气候能让水稻在生长周期中积累更多营养。不过,“天时地利” 的优势背后,是无数次的艰辛探索。为了筛选出适配寒地环境的水稻品种,调试出科学的种植技术,王占华反复试验、不断优化,一步步攻克高纬地区种稻的技术难题。

  2013年,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王占华牵头成立了占华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寒地水稻产业。建成了规模达9000平方米的稻米加工基地,标准化加工车间内,各类设备运转有序。从稻谷储存到加工出库,合作社构建起了 “种植-加工-储存” 一体化产业链。合作社始终坚守品质底线,凭借过硬的稻米质量拿下绿色食品认证,成为名副其实的 “绿标产品”。

  这份底气源于高纬寒地的独特生长环境,这里产出的大米蛋白质和抗性淀粉含量更高,实现了营养与口感的双重优势。

  按当前市场行情估算,合作社今年将实现20余万元盈利。这串亮眼的数字,既是对15年耕耘的回报,更是高纬寒地种稻之路走通、走稳的有力证明。在北纬49度的黑土地上,王占华不仅书写了寒地种稻的 “奇迹”,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振兴中 “领头雁” 的责任与担当,为更多农户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增收致富树立了榜样。

  车陆乡今年粮食再获丰收,玉米、大豆两大作物迎来丰产季。全乡种植玉米67420亩、大豆136166亩,产量同比分别劲增15%和23%。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