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冰城启用全国首份“城市安全体检报告” 发布时间:2018-04-27 08:52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危险化学品生产风险相对集中在香坊区、危险房屋风险相对集中在道外区、公共娱乐场所风险相对集中在南岗区、粉尘涉爆企业风险相对集中在五常市……经过一年的城市安全大体检,《哈尔滨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于近日出炉。即日起,哈市将以“体检结果”为依据,对城市安全风险进行精准管控,这标志着哈尔滨在全国率先步入运用全面、系统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成果,高效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时代。

  评估辨识风险源14831处

  城市安全,对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陆续发生输油管爆炸、广场拥挤踩踏、危险品仓库火灾等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究其根源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对安全生产‘认不清、想不全、管不到’的问题。”市安监局局长韩峙表示,为推动城市安全发展,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哈尔滨市在全国第一个开展了城市安全全面风险评估工作。

  2017年2月,哈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会同40余个管理部门,对城市安全风险进行了系统、全面评估。历时1年时间,完成了城市工业风险、城市人员密集场所、城市公共设施等3个风险评价单元、40个行业领域、46类风险源的评估工作,评估辨识风险源14831处,并进行了分级,制作了哈尔滨城市安全生产风险电子地图,使不同类型、等级的风险源分布,各区县(市)的风险构成一目了然,形成了《哈尔滨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并编制了地区分册和重点行业分册,提出精准管控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全面调研列出“风险源清单”

  准确的行业底数是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为保证首个城市安全体检报告的科学权威性,哈市专门成立由市安监局和中国安科院组成的10个调研组,范围涵盖9区9县(市),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和安全监管现状,将全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对象具体到3个风险单元、40个行业领域、46类风险源。其中,工业风险单元涉及危化生产企业、危化储存企业、危化使用企业、涉氯企业、涉氨企业、露天采石场等21类风险源;人员密集场所单元涉及地下商场、旅游场所等13类风险源;城市公共设施风险单元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建筑垃圾受纳场、冰雕雪雕等12类风险源。

  调研工作采用从市级行业管理部门到各区县(市)政府部门,再到重点企业逐级深入的调研方式,对哈尔滨市的40个职能部门、18个区县(市)进行了资料收集和问题交流,最终获取相关材料13000余份,通过梳理,掌握了哈尔滨市各个行业领域的风险源清单。

  科学评估提出精准管控建议

  辨识评估一个城市的整体风险情况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点”、行业“线”、区域“面”多个层面,而企业整体风险分级是整个评估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因为没有现成的模板标准可以参照,中国安科院结合我市40个风险类别,按照突出固有风险、突出行业特点、强调方法的先进性、考虑方法的可行性4项原则,为我市量身定制了40项风险分级标准,从点到面,抽丝剥茧,实现对城市安全风险的全面识别评估。

  例如,对涉氨制冷企业进行评估时,考虑到该行业涉及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液氨泄漏引发的中毒、火灾爆炸、其他易燃可燃物引发的火灾等,在综合比较现行方法后,我市最终选用风险指数评估法。因为该类方法的关键在于选取最能代表行业危险特性的指标。评估工作项目组结合哈尔滨市该类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征求多方意见后,最终从事故易发性和事故严重度两个角度,选择企业类型、企业运行年限、是否涉及快速冷冻装置、建有涉氨制冷系统的套数、液氨罐总容积、厂区最大当班作业人数以及厂区外部人员情况等7个指标进行量化。经过评估,建议哈尔滨市现有的138家涉氨制冷企业中,37家纳入重大风险管理,63家纳入较大风险管理,36家纳入一般风险管理,2家纳入低风险管理。

  在评估城市风险工作中,哈尔滨摸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首先通过对近年来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摸清当前哈尔滨市安全生产水平现状;然后通过对城市风险因素的辨识,找准安全生产风险源头;最后通过对城市各类风险源的风险评估,实现各类风险源的风险分级,最终通过对城市整体风险评估,明确全市各行业的风险分布及各区县(市)的风险构成。

  目前中国安科院结合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分析,从城市整体、各个行业领域等多个层面梳理了当前我市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并从体制机制建设、各行业风险降低、城市安全风险综合防控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和措施。据介绍,此次“城市安全体检”,为我市系统梳理了城市中存在的“认不清、想不全、管不到”的安全问题。即日起,我市将进入“体检报告”的运用阶段,依据“报告”,对现有条块分割的安全管控措施进行逐步整合,改革创新现有安全生产领域监管模式,最终建立系统科学的城市安全运行管控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翟静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