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面具》热播 看编剧揭秘"面具"后的哈尔滨元素 发布时间:2018-07-11 16:35 来源:生活报

  生活报7月11日讯 锅包肉、奋斗小学、道外的街道、俄式老建筑……对于许多冰城观众来讲,看北京卫视正在热播的《面具》,不仅会被其烧脑的情节、紧张的氛围和快节奏的剧情迅速抓住眼球,还会因剧中出现的大量哈尔滨元素而倍感亲切。这部由祖峰、梅婷、侯勇等主演的年代谍战剧,除了以上世纪40年代的哈尔滨为背景外,更有不少重要的戏份都在哈尔滨拍摄完成。为了解更多幕后花絮,10日生活报记者电话采访了编剧王小枪,听他聊聊《面具》幕后那些故

  对哈尔滨的冬天情有独钟“气候特色符合剧中设定”

  曾担任过《密使》《追击者》等多部电视剧编剧的王小枪,此次创作《面具》是因为想开辟一条不一样的谍战戏之路。“以往的谍战戏都大同小异,我想写一个角度不一样的,让国民党特务潜伏到我们的队伍中来,然后去表现他的困惑和焦虑。”有了想法后,王小枪便决定将故事发生地定在哈尔滨,“我想写建国之前的事,而哈尔滨是1946年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很有意义。”王小枪说道,“再有就是故事发生在腊月初一到年三十这一个月里,这个时间段内,哈尔滨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而且我也非常爱这里的冬天。”

  2017年3月初,《面具》剧组在牡丹江海林市正式开机。王小枪透露,在第一集开篇出现的雪景,便是在去威虎山景区路上的一片树林里拍摄的,“那里的雪特别厚,踩下去都能没大腿根,剧组的摄影器材想运上去特别费劲。不过大家都很兴奋,尤其是一些来自南方的工作人员,他们没看到过如此大的雪,都激动坏了。”

  在哈尔滨拍摄了一个月“剧中梅婷、祖峰的家就在道外北九道街”

  在海林结束了拍摄后,剧组便转战到了哈尔滨,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驻扎拍摄。王小枪透露,第一集中祖峰带梅婷和孩子去吃西餐的地方,就是位于斯大林公园内的哈尔滨铁路局江上俱乐部二层,“当时拍了大概三四天左右,剧组对内部做了个临时改造。”

  而在哈尔滨期间的主要拍摄场景,其实都集中在了道外北九道街一带,也是剧中祖峰、梅婷,以及侯勇的家,“剧组去的时候,那一片很多房子都已经被拆掉了,这栋小楼也面临被拆。它的院子里都是垃圾,根本进不去人。剧组花了不少时间和费用,才得以还原出小楼以及它周围上世纪40年代居民区的感觉。”王小枪告诉记者。既然在道外拍摄了这么久,那剧组的工组人员和演员怎能错过那里的美食呢?王小枪笑言,每天拍摄结束后,大家就会跑到张包铺、德记肘子吃好吃的,“从祖峰家走路去张包铺就需要五分钟。”

  初见梅婷在斯大林公园餐厅“为贴近角色她故意压抑自己不太说话”

  王小枪和梅婷的初相识,便是在哈尔滨铁路局江上俱乐部中,“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本人,她当时和祖峰、孩子在拍吃饭的戏。我通过监视器一看,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姚兰啊,太像了,她从剧本中走出来了。”虽然写了10年剧本,但剧本中的人物能与影视作品中的形象重合度这么高,王小枪坦言还是第一次,“梅婷在剧中饰演的这个人物比较压抑,所以在拍摄空档她都不太说话,就一个人坐着沉浸在角色里。”不过在一天的拍摄结束后,梅婷便立马变了样子,和大家聊天说笑十分活泼。

  除了女主角梅婷外,王小枪对男主角祖峰也赞赏有加,透露他很喜欢和别人聊戏,也很热心,“有一场戏是句号老师要背诵文天祥的《正气歌》,非常大的一段,还不押韵,可以说很难。当时祖峰就劝他说,您还是背下来吧,对人物会非常有帮助的,所以直到现在句号老师都很感谢祖峰。”

  道外老楼屋里是1948年屋外是2017年“当时附近拆迁,大卡车一经过就穿帮”

  在这部汇聚了众多戏骨级演员的作品中,王小枪坦言自己被他们的敬业所打动,“现在很多戏的演员都不背台词,记住大概意思就开拍。即使提前看台词,也只看自己的戏份,不看其他对手演员的。但《面具》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创作氛围,这或许与他们的年龄也有关系吧,中年演员都很认真敬业。像杜志国老师,他真是一个字一个字在那背,句号老师更是花了两个半月把《正气歌》背了下来。”

  在现代都市拍摄上世纪40年代的故事,对于剧组来讲多少算是个考验,甚至一不小心就会各种穿帮,“当时道外那片在拆迁改造,有很多大卡车经过,而我们又是同期录音,所以拍摄祖峰家里的戏份,就常常被卡车按喇叭的声音打乱节奏,只能一遍遍重来。”随着剧情的播出,还有不少网友关心男女主角是否会说东北话,对此王小枪笑言,“他们不会,要是他们有东北口音就会冲淡悲剧色彩。但句号老师这个角色会加入些,因为需要他活跃下气氛。”

责任编辑:翟静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