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的哈工大科技园,郁郁葱葱,清晨淡蓝色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微风吹拂着路旁的小树,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来回蹦跳着,仿佛在告诉人们新的一天开始了。每天早晨都来跑步的李尚松的心情宛如这美好的清晨,恬静、舒适。今年高考,李尚松以695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迈进了梦想中的清华园。为了更好适应大学生活,李尚松从高考后就坚持晨跑,他要以一个更加强壮的体魄去迎接另一段崭新的人生。从小学、初中的学年第一,到中考状元,再到哈三中学年综合排名第一,李尚松在同学中堪比“大神”,他的学习经也备受学弟学妹们追崇,但是在李尚松看来,学习看似很苦很累,但是他更享受学习带给他的快乐。
面对学术,是一位潜心钻研,一丝不苟的理科男;面对生活,却是一位细腻敏感,心怀哲思的文艺青年;既喜欢望着眼前复杂的方程式,在奇妙的化学世界尽情徜徉;又喜欢望着窗外闪耀的星空,让心灵美好的幻想展翅翱翔。李尚松常常这样评价自己,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优秀而卓越,卓越而与众不同。
李尚松有一张标准的“学霸脸”:不算高的个子支撑起瘦瘦的身体,透过眼镜,眼中流露出坚毅的目光,与其他高分考生的木讷、不善言辞不同,李尚松很健谈,时而的微笑瞬间拉近了他与人们的距离。
李尚松,这个名字曾在2015年家喻户晓,那一年他以467分的成绩夺得哈尔滨市中考状元。“状元”的光环并没有给李尚松带来太多的喜悦,反之带给他诸多的压力。“全校师生会因为状元而关注你。”李尚松坦言,高中三年他始终没有放松过,这既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也是给所有关心他的人一个交代。
但是刚上高一时,李尚松还是受到了不小的打击。高一上学期,喜欢主持、音乐的他参加了学校理学会、模拟联合国、音乐社、志愿者社、支教联盟等社团活动,并连续两年在哈三中校园艺术节中担任主持人。毕竟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当别人回家学习的时候,李尚松还在学校排练,以致于第一次月考时,李尚松全学年排名27,这对从小到大一向稳坐“第一”的他来说着实有些不习惯。当学校给学年排名前30位的同学颁奖时,自尊心很强的李尚松表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那种滋味太难受了,还不如不让我上去领奖。”
在高一一整年,李尚松处在自我怀疑的状态中,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各种社团活动。“学习以外,还要对生活有所追求。”李尚松探索出能够平衡活动和学习的有效方法:他课堂上效率特别高,利用课间把作业完成,其余闲暇时间继续自己的社团活动。高一下学期,他的成绩追赶到学年第三,之后的考试中大部分都是全校理科第一名。
正是有了全校综合排名第一的“身份”,李尚松参加清华大学“领军计划”的自主招生,最后获得了学校投档线下降6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但是李尚松却凭借自己的高考成绩超出清华大学录取分数10多分,被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录取。比起其他高分考生热衷金融、计算机类专业相比,李尚松选了个相对“冷门”的专业类别,对他来说这是最理想的专业,因为他对化学有着魔般的痴迷。
在《三中行》的“奇幻化学”一文中,李尚松曾写道“化学学习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学好高中教材,顺利通过高考。化学,是对物质的认知,对反应的探索,对资源的利用,对未来的创造。规律与特例兼容,奇幻与缘由同在。它值得我们去探究,去热爱,去开创。”
李尚松对化学的热爱源于小学四年级那本《化学的魔力》一书,虽然是一本科普书,但是比较适合高中生阅读,翻了几页后,李尚松被书中生动形象的化学实验所吸引,一个假期就看完了整本书,从那以后,只要没什么事,李尚松都会翻开看看,他都不记得自己看了多少遍,“化学的魔力”在李尚松那里得到了展现。在初三开设化学课之前,李尚松已经把化学教材看了无数遍。
李尚松对化学的痴迷程度,让妈妈有些心疼。翻开李尚松的手,上面的各种伤疤仿佛在告诉人们眼前的这个小伙子在用生命去爱化学。早在初二时,李尚松在家就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初三上学期的一个周末,妈妈看到李尚松的房门紧闭,知道儿子又在做实验,推开房门的一瞬间,妈妈看到雾蒙蒙的一片,然后晕了过去。原来李尚松正在做酒精灯燃烧的性质实验,他在密封的屋内点燃三根蜡烛,产生了一氧化碳。
这次的意外并没有让李尚松停止对化学的探索,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他做实验打算将橡皮塞插入玻璃管,但是玻璃管太脆弱,插入橡皮塞用力过猛,玻璃管瞬间崩裂,玻璃碎片将李尚松右手的筋、肌腱、血管割断,鲜血不住地流出,当时吓坏了妈妈。
在对化学的钻研中,李尚松逐渐具备了质疑和思考的习惯,这也使得他在其他学科的成绩也非常突出。作为班级的学委,他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在同学中颇受尊重,因此不论是同班同学,还是其它班级的同学都喜欢称呼他为大神“松哥”。
很多人向李尚松讨教学习经验,对此,李尚松表示,学习没有捷径,但有恰当的方法,那就是勤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缺乏思考,容易沦为刷题的机器,无法开创崭新的天地;善于思考,才能修正问题,提升思维,加深理解,成为学习的主人。善于思考,但绝不是迷信课本的内容,要勇敢地提出质疑。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李尚松常常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遇到难题更是不回避,自主思考得出最终结果。在李尚松眼中,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生命才能在智慧的指引下绽放绚烂的光芒。
“当状元纯属偶然,但是成为状元的可能性却是必然的。”李尚松对“状元”看的很淡,“中考状元”的压力一直都在,但是李尚松却将它化作动力,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这种淡定的心态也使得他在高考中再次获得优异的成绩。在李尚松看来,学习之旅,不只为了满意的成绩,更是领受精神的滋养,铸就多彩的人生。
责任编辑:翟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