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打造“抚远脱贫模式”

发布时间: 2018-11-01 17:09  来源:黑龙江网

  在祖国的东部镶嵌着一颗明珠,那就是华夏东极抚远。

  抚远市东极广场。黑龙江网记者 穆静莹 摄

  10月的抚远已经悄悄换了彩妆,那一片片金黄在阳光下发光发热,最后变成漫天飞扬的碎金,令人心神向往。干净的街路、整齐的房屋、随处可见的俄罗斯游客、恢弘大气的东极机场……很难想象,这个只有8.8万人口的现代化小城曾在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

  200余箱的档案材料是抚远市扶贫脱贫工作最直观的见证,而这些档案只是抚远市、乡、村户四级档案中的一个层面。黑龙江网记者 穆静莹 摄

  曾经“一条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家家土草房、户户煤油灯”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2017年抚远市的贫困人口由2013年末的6784人减至6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1%,2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今年8月,抚远市成功摘掉了国贫县的帽子。经过这几年扶贫脱贫路上的不断摸索,抚远也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抚远模式”,这些被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同时,百姓们也得到了实惠。

  10月20日,周六。像平时工作日一样,敲打键盘的声音在抚远市扶贫办的办公室里此起彼伏。扶贫办副主任付冬娟走到档案柜前,拿出《精准施策》档案中找到了抓吉赫哲族村的扶贫的佐证材料。“听说这个村的贫困户高洪海的女儿今年考上了研究生,我都替他高兴,翻一下档案看看这个村的精准施策情况。”

  扶贫办副主任付冬娟走到档案柜前,拿出《精准施策》档案中找到了抓吉赫哲族村的扶贫的佐证材料。黑龙江网记者 穆静莹 摄

  每天,付冬娟都会重复这样的工作,200余箱的档案材料是抚远市扶贫脱贫工作最直观的见证,而这些档案只是抚远市、乡、村户四级档案中的一个层面。

  “档案工作虽然建立时工作比较繁琐,但一旦建成后,对扶贫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付冬娟称,市级、乡级、村级档案都设立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精准退出四项内容。市级档案从市级层面将各种管理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册,乡级、村级档案则是对本乡、本村的详细档案信息做好汇总。“如果想要了解到贫困户的详细信息,户档是最详细不过了。”

  在距离抚远市区40多公里的抓吉赫哲族村,贫困户高洪海的贫困户档案就在这里。在高洪海的档案里记录着“在2016年年末被认定为贫困户的高洪海,在2017年末脱贫。”

  抓吉赫哲族村市派第一书记刘桂玲拿出这本厚厚的纪实簿向记者介绍情况。黑龙江网记者 穆静莹 摄

  除了这本档案,抓吉赫哲族村市派第一书记刘桂玲还拿出一本厚厚的“纪实簿”。这本厚达69页的真帮实扶纪实簿详细记录着高洪海一家的各种信息。住院时间、医疗报销票据、产业分红发放的银行流水等材料都一应俱全。不仅如此,高洪海的女儿上学时享受的各种帮扶政策也以票据的形式呈现出来,甚至连“微信转账”对话截屏的复印件也列入其中。

  在高洪海的贫困档案中, “共享账户”3000元分红格外引人注意。每年这3000元的分红,让高洪海一家的日子舒坦不少。

  作为抚远市特有的帮扶政策,“共享账户”给贫困户带来了实惠。

  这个“共享账户”主要吸纳了光伏、边民互贸、乡村旅游、边角地等公共资源和项目收益。“现在真是啥都不愁,政府想着我们,日子过得有劲了。”提起“共享账户”给自己带来的好处,高洪海乐得合不上嘴。

  在抚远市,像高洪海这样无劳动能力的建档贫困户,除享受国家兜底政策帮扶外,“共享账户”也会给他们分期打款,让所有贫困户共享政策、产业红利,确保年人均收入稳定超过脱贫标准;而有劳动能力的建档贫困户,“共享账户”的分红作为精准帮扶发展资金,谋划入户增收小型种养殖等产业项目,确保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对已享受护林员、湿地观察员及政府安排的其他用工岗位的贫困户,差额享受扶贫共享资金帮扶。两年来,共享账户共计收益430万元,做到了贫困人口全覆盖,人均收益1372元。

  拿到“共享账户”分红,海清乡海宏村的高玉梅又仔细算了算自己这一年的收入,低保金、小额贷款分红、产业分红、护林员每天10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高玉梅的收入足有1万多元。

  今年60岁的高玉梅2016年被认定为贫困户,61岁的老伴半身不遂患病多年,因治病欠下了30多万的外债。每年有了这笔收入,让高玉梅轻松不少,但最让她开心的是,政府多重的医疗保障政策解决了他们一家最大的难题。“现在好了,啥病都敢治了,再也不怕得病了。”高玉梅长舒了一口气。

  在这之前,一直高血压的她因为药费不敢服降压药,耽误了病情,而现在她再也不用为付不起药费而犯愁。

  在抚远,农村贫困人口有48%是因病致贫,政府为“高玉梅们”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医疗保障体系。

  免收挂号费,诊查费、检查费、检验费、手术费、床位费减免10%,6重医疗保障政策和百名医生包村联户制度解决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这6重医疗保障政策能给贫困户带来多大实惠?

  正在办公室整理医疗保障政策材料的张志红。黑龙江网记者 穆静莹 摄

  对此,抚远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纪检书记张志红算了一笔账:

  村民A 2017年8月3日在镇卫生院以腔隙性脑梗收治入院,8月15日出院,实际发生医疗总费用为5796.52元,在这笔花费中,村民其实自己只支付了100元的起付线。

  其中合规医药费:5796.52-100(起付线)=5696.52元;

  基本医疗报销:5696.52*98%(报销比例)=5582.59元;

  政府补贴:113.93元;

  合计报销:5696.52元

  患者实际支付:100元(起付线)。

  村民B在2017年6月27日在抚远市人民医院以脑梗收治入院,7月7日出院,医疗总费用为9598.35元,村民只需支付705.32元。

  其中合规药费:9598.35-200(起付线)-134.8(自费医疗项目)=9263.55元;

  基本医疗报销:9263.55*80%(报销比例)=7410.84元;

  民政救助:(9263.55-7410.84)*80%(报销比例)=1482.16元;

  合计报销:8893元;

  患者实际支付:705.32元(其中含起付线200元,自费134.8元)

  村民C 2018年1月2日在哈医大二院以肝硬化收治入院,2018年1月15日出院,医疗总费用为16680.76元,村民实际支付2758.39元。

  其中合规费用:16680.76-400(起付线)-802.02(自费)=15478.74元;

  基本医疗报销:15478.74*65%=10061.18元;

  大病保险报销:(15478.74-10061.18-5000起付线)*55%=229.66元;

  民政救助:(15478.74-10061.18-229.66)*70%=3631.53元;

  合计报销:13922.37元;

  患者实际自付:2758.39元(含起付线400元、自费802.02元)

  对特殊因病致贫的人,抚远市还实行“一事一议”帮扶政策,由政府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确保卸下他们的包袱。

  作为边境小城,抚远市与俄罗斯隔江相望。黑龙江网记者 穆静莹 摄

  如今,在抚远生活的百姓前所未有的踏实,他们对未来生活有了期盼。清晨,祖国的第一缕阳光在抚远缓缓升起,它给了这里温暖,也照亮了抚远人民幸福的生活之路。(记者 宋菲 穆静莹)

责任编辑:翟静

审  核: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