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为了那一双渴望看到世界的眼睛 发布时间:2019-01-09 12:21 来源:黑龙江网

  “来到服务地的第十周,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批改他们的作业。当看到他们之前写的七扭八歪的英文字母现在逐渐变得工整时,我就会在上面写个大大的Good,这也让我有了更大的信心。未来的这一年,我定不负韶华,守护着这些孩子们。”10月19日深夜,张宇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作为黑龙江大学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张宇在来重庆潼南区寿桥镇中心小学这100多天里,看到孩子们每一次的变化,他都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到山区支教,对于张宇来说并不陌生,三年中的三次支教经历,让他重新认识了自己,也让他懂得了有一种责任叫坚守。

  市民学校周末课堂 。

  7月末,黑龙江大学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的11名志愿者从北国冰城哈尔滨来到3106公里之外的山城重庆,36个小时的车程,虽然有些劳累,但是对于即将迎来的一年支教生活,张宇仍满怀期待。今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张宇,被保送至黑龙江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为了这次重庆支教,他休学一年,在这里继续他喜欢的志愿服务工作。

  课后辅导。

  “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做游戏,看看谁的反应最快。”这一天,寿桥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堂像往常一样热闹,自从班级来了张老师后,这40多个孩子对上学有了更多兴趣,当初那个连发音都脸红的孩子,如今可以当着众人的面唱着英语歌;那个课堂上总喜欢调皮捣蛋的男孩,可以一直兴奋地跟着老师上完整节课。

  张宇在上英语课。

  看到孩子们的灿烂笑脸,张宇的思绪被带回到了两年前。2016年1月,大二上学期即将结束,经过层层选拔,张宇坐了50多个小时的火车,沿着山路盘旋而上,来到了贵州省九日村支教,短短20天的支教经历,给张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大班的孩子,平时特别淘气,当张宇还在想办法跟他沟通的时候,他发现这个孩子正盯着一张地图在看。随后,张宇上前给他讲了一些故事,在他认真地聆听并提出了一些问题时,张宇感觉到他已经打开了这个孩子的内心。经过多次的交流,张宇逐渐对这个孩子有了新的看法:他不再是那个难管的孩子,而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学生。而那时,张宇明白作为老师,面对渴望知识的孩子时,要放下他们的顽皮,放下他们的捣蛋,才能真正的与他们心与心的交流。看到孩子们一天天的进步与成长,张宇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果说连续两次的贵州支教经历,丰富了张宇的阅历,那么这次的重庆支教则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以前更多的是陪伴,是熟悉,是了解,让孩子们有不一样的回忆,那么现在除了陪伴,我还有责任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张宇说。在张宇眼中,这次支教的意义更为重大,他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放学的铃声响起,孩子们高兴地奔向操场。10月的重庆,已经微微透着凉意,结束了一天课的张宇紧了紧衣襟,叫住了正要回家的小楠。这一天,张宇要去小楠家家访,平时上课特别调皮的小楠冲着张宇做了个鬼脸,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带着老师回家。小楠的父母在镇上开餐馆,根本无暇照顾小楠。当推开小楠家的院门时,小楠只有两岁的弟弟正在姑姑的照看下玩耍着。晚饭时间,小楠端着准备好的饭,走到弟弟面前,小心翼翼地喂着他,每喂一口还不忘吹一下,生怕烫到。见此情景,张宇有些惊住了,眼前的这个懂事的男孩与课堂上那个调皮捣蛋的“小鬼”判若两人,这时他才明白这里的孩子需要的是心灵上的陪伴。

  张宇与学生合影。

  小楠给了张宇很大的触动,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在这一年之内,把班级这40多个孩子都家访到。每周,张宇都会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往返五六公里的村子去家访,看到孩子们只有爷爷奶奶陪伴的孤独表情时,张宇心中百感交集;家徒四壁的场景,更让他想为这些大山中的孩子传授更多的知识,希望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周六,镇上的“市民学校”又开课了,像往常一样,张宇早早地站在门口迎接这群可爱的孩子们。“老师好,今天是不是还是讲《论语》?”小楠笑嘻嘻地问,自从老师去家访过后,小楠和张宇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他上课不再说话,不再调皮,而是喜欢学英语,喜欢跟老师说悄悄话。“嗯,这周接着讲。”张宇微笑着摸了摸小楠的头。每周末的“市民学校”学生自愿参加,在这里可以学习英语和国学,还设有心理咨询室。从“市民学校”开学那天起,几乎每个学生都要来听课,他们喜欢和这些老师接触,更喜欢获得新的知识。

  教室外,张宇看着学生们认真听课的模样,他知道自己这一年的支教任务很艰巨。一年时间很短,他来不及将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教给孩子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这一年的坚守来让孩子们获得最大的收获,这既是对孩子们的承诺,更是对自己一个圆满的交代。

责任编辑:翟静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