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起,《电商法》正式施行,微商代购、信誉评价、商品搭售、押金退还、快递延期、大数据杀熟等当下消费维权痛点的成为关键词。截至目前,电子商务法已施行1个多月,成效如何?商家和平台有了哪些变化?
网上卖家积极“执证上岗”价格优势缩小或提价
《电商法》第十条、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包括从事网络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依法纳税。同时还规定应当在其店铺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未在首页公示营业执照的,将处罚款。这表示,众多淘宝、京东、拼多多卖家乃至微商,都要告别野蛮生长,进入“执证上岗”阶段。
那么,这一月来,网上卖家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情况如何呢?
黑龙江网记者从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1月31日,哈尔滨市共注册登记电商市场主体49户,其中微店20户,淘宝7户,拼多多6户,其他电商平台16户。
“这张电商营业执照不仅可以约束自己合法守信经营,也能让顾客放心。”拿到哈尔滨市首张电商营业执照的微商孙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哈市某大专院校的老师,教授的内容涉及电子商务方面,因为想通过实例对学生进行教学,五六年前做起了线上微商。得知《电商法》将要实施后,就认真的研究了相关政策,在1月2日就到监管部门办理了电子商务经营者市场主体登记。
据孙女士介绍,办理电商营业执照很简单,只要在相关的电商经营平台申请办照证明,并携带此证明及照片、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及复印件,到当地户口所在地的行政机关就能办理了,整个办照过程前后半个小时基本完成。
除了黑龙江哈尔滨外,浙江、广东、山东、广西等地都发出了首批以网络经营场所登记的个体户营业执照。据了解,《电商法》施行10天后,浙江金华市已颁发33张电商营业执照;《电商法》施行20余天后,江苏南京有25家网店申请执照,其中,有19家是在微店平台登记的。
同时,办理执照后,部分C2C电商也就是个人开的网店不缴税或少缴税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线上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宁波刘先生五年前在淘宝开了家凉席店,最高时年销售额达四五百万元,他表示“办证缴税后,提价肯定要的,至于竞争嘛,只要是公平的,也很正常。”
个人代购“凉凉” 部分考虑退出
新《电商法》实施以来,想像以前那样抱侥幸心态带货回国的代购们,越来越难“逃税”。许多代购表示,上海、广州、深圳等海关口岸都陆续开始严查代购“偷税”。
路桥人“虫虫”(网名)的淘宝代购店主打产品是分别来自日本与韩国的几款护肤品。近日,这家“代购小站”打出了“清仓甩卖”的广告,她坦承,当时这么做的原因正是“担心《电商法》正式实施带来的不确定性”。“我们现在还是懵的状态,还没有接到平台给出的任何具体的操作细则,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虫虫”表示,但也有小伙伴说,已经收到通知,“淘宝马上要开始严抓店铺营业执照了。”“我接下来的打算,是按照规定先去申请营业执照,如果这行真的挣不到钱了,我就只能考虑退出了。”“虫虫”说。
一组可以参考的数据来自莎莎国际:在去年8月《电商法》颁布后,其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下跌了2.2%,其中港澳地区零售及批发业务营业额同比下跌近3%。莎莎国际指出,下跌的原因与《电商法》密不可分,代购和水客们趋于谨慎的行为,导致香港店面销售额倒退。
“《电商法》对个人跨境代购只开了一个口子,就是长期在国外生活的,比如留学生,货物直接从购买国寄到国内,不允许二次销售。像利用工作之便跨境代购的导游、空姐,如果超了限额,实际上涉嫌走私。”宁波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林承亮说。
商品搭售要显著提示 默认勾选被禁止
买机票搭个专车接送,订酒店搭个SPA放松……捆绑搭售问题由来已久,这在OTA(在线旅行社)等生活服务电商平台上尤为普遍。一般的套路是,一些电子商务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采取使用很小的字号、默认勾选等方式,使消费者在不知情、难察觉的情况下,出让一些权利或者被捆绑搭售。
在北京某券商公司工作的刘进作为“出差族”发现,之前通过一些平台预订机票时,不少平台会默认勾选航空保险、酒店优惠券等付费项目,一旦购买,就面临机票改签困难、退票手续费过高等难题。“尽管自己很谨慎,但仍百密一疏,被强制消费一些本不需要的项目。”
针对这种情况,《电商法》明确规定,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且禁止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同时规定了违反有关条款的行政责任。通过多角度规范,有力打击默认勾选等霸王行径,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刘进也表示,《电商法》施行后被捆绑搭售的情况已大大减少,网购订票、改签、退票都更加清爽了,对出差族来说省了不少麻烦。
(本文综合来源:人民网、黑龙江网、现代金报)
责任编辑:刘秋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