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双鸭山市知识产权工作围绕省、市局市场监管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主动,认真履职,创新工作,重点抓好商标专利工作的宣传引导、指导服务、管理保护,全面推动了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2018年工作总结
深入服务,指导商标注册
主动深入企业,服务企业,向各类市场主体宣传、普及商标法律法规和商标知识,增强市场主体商标品牌意识,引导、指导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我们根据企业的商标定位、品牌创建、市场走向、产品特色等及时鼓励支持企业申请注册商标,打造商标品牌。尤其是指导鼓励有发展潜力的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及有关农产品协会申请注册农林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我们围绕双鸭山市委下派“第一书记”到乡村任职这项工作,积极支持我局妇女干部冷菊贞到饶河县小南河村任第一书记,主动深入小南河村,帮助该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豆包、辣椒酱、蜂蜜、山野菜、五谷杂粮、白酒、豆制品等产品上申请注册了“小南河”“南河菊”等商标8件,以打造“小南河”商标品牌为载体,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深入四方台区太保镇,指导满源农民合作社、中华村在传统优势产品:粉条、白酒、肉制品、新鲜蔬菜、五谷杂粮上申请注册了“鑫满源春”、“义琳欧”等商标15件。多次深入宝清县,支持帮助宝清县种植生产的富硒大米申报了“宝清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4月已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深入四方台区太保镇,支持帮助四合村昊天蔬菜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原国家质检局申报“太保胡萝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件,现已获批。截止2018年末,我市有效注册商标量达 2790 件,同比增长16.8%;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件。
(二)规范管理,提升知识产权价值
1.规范商标管理。深入双锅、新时代水泥、建龙公司,新玛特商场、松江国际商场等17家企业,指导企业配备专业商标人才,对商标的设计、申请、注册、保管、发放、使用、许可等一系列工作加以规范,充分发挥商标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在企业改制、重组、转产、破产、合资等经济活动中,及时指导红高粱酒业、居木合木业、原双龙啤酒等6家企业依法办理变更和转让商标手续,防止因企业商标使用、管理不当造成的商标权流失。指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宝清大白板”、“饶河东北黑蜂”加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规范运用,商标许可制度的制定以及许可合同的制定。帮助四方台区起草《太保胡萝卜地理标志产品管理办法》,制定太保胡萝卜产品标准,规范太保胡萝卜地理标志产品的使用管理。
2.规范专利管理。对列入2016年专利优势试点企业的计划任务执行情况进行了终期验收,主要针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配备、专利申请、制度建设及专项经费的使用进行逐一对标检查。指导帮助同心橡胶厂等专利优势试点企业,建立系统的、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继续做好技术创新工作。为鼓励发明创造,奖励自主创新,我们制定了《双鸭山市专利授权和专利优势企业后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及操作流程》,完善了科技专项资金使用。开展了2017年度全国专利统计调查工作;完成了我市2017年度专利实力状况调查及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
(三)开展执法,保护知识产权
1.开展了商标执法。组织开展了“双打”行动、“商标溯源”、“商标净化”专项行动。加强对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重点打击假冒、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对各类商标侵权案件投诉做到及时受理、及时查办。对企业商标被外地侵权的,及时协调外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为企业实施商标维权保驾护航。截至2018年末,全局立案查处“长城”润滑油、“罗莱”纺织品、“东古”酱油、“南孚”电池商标侵权案件5件,查处食品冒用注册商标案件1件,共计罚款22000元。开展了“商标溯源”专项整治,及时纠正友谊中捷机床公司企业字号使用商标以及网站宣传中的不正当行为。开展了“商标净化”行动,对双鸭山14件“富硒”“黑土国米”“饭桶家”等需要“商标净化”的商标使用、包装、标识予以规范。
2.开展了专利执法。依法组织开展了商品流通领域专项执法检查。对涉嫌假冒专利及专利标志不规范的专利产品进行抽样取证,经逐项专利权检索核查,共查处假冒专利违法案件88件,对被检单位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现场发放了有关专利标识宣传资料,要求企业对专利产品进行自查,确保无误再行上架销售。通过开展专项执法,增强了商业企业专利产品经销商的专利法律意识,有效的遏制了专利侵权和假冒专利行为。
(四)加强宣传培训,营造知识产权保护
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知识产权周”,组织全系统开展了宣传《商标法》《专利法》《商标法实施条例》《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商标、专利知识,发放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宣传单2000余份。“4·26”当天,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局、食药局、烟草局一起展览了烟草、化妆品、酒、食品等假冒伪劣商品178件,指导广大市民识别假冒伪劣商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警示作用。
二、2019年工作打算
(一)以培训宣传为重点,加强商标、专利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提高市场监管知识产权执法能力和全社会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和维权。
1.对全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进行培训。逐级分类培训,以县局、区局为单位,市知识产权局负责逐级组织对市本级和县局、区局的培训,重点对执法人员培训商标、专利执法办案业务知识,提升基层知识产权方面执法办案能力。
2.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商标法、专利法和商标国际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争创驰名商标、商标规范使用、商标、专利质押贷款等知识专题培训,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意识。
3.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知识产权周”,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案例,展示假冒伪劣商品,提高市民识假辨假能力,营造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二)以保护商标权、专利权为重点,加强日常监管,构建维权机制,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1.严厉打击商标、专利违法行为,以保护驰名商标、涉外商标、地理标志、绿色食品、食品药品商标等为重点,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商标侵权、专利违法行为。
2.探索“互联网+”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等市场销售环节商标、专利知识产权授权监管,建立品牌总经营商、区域代理商、各市地经销商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信息保护网,从源头、销售环节把住商标、专利产品进货关,销售关。
3.探索跨省、市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共享。完善协同保护,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以“双打”为平台,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与横向相关执法部门联动机制。
4.加强知识产权失信侵权信息惩戒,建立知识产权失信侵权信息与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推动知识产权社会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人民调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工商联、行业协会、律师协会等组织的调解作用。
(三)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重点,扶持帮助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知名度。
深入企业走访,宣传商标、专利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指导我市企业申请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增加我市商标、专利总量,提高我市商品的社会竞争力和影响力。培育专利优势企业,指导专利优势示范开展贯标工作。培育驰名商标,全程帮助,积极协助办理相关手续,继续支持我市锅炉企业“双锅”申报争创驰名商标,提高我市产品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培育特色商标,引导支持我市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绿色农产品、林产品等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绿色食品商标。结合农村扶贫,结合“第一书记”下乡镇,支持帮助企业(专业村、专业户)在有特色、有竞争优势的农副产品上注册、使用商标,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产业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大量蔬菜生产基地和无公害蔬菜这一产品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无公害蔬菜证明商标,申请申报绿色食品商标,利用商标品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