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暴风骤雨般的巨变:从“光腚屯”到“元宝村” 发布时间:2019-05-17 06:36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

  黑龙江尚志市的元宝村被称为“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70年过去,这里已经从“一条裤子轮流穿”的“光腚屯”发展成为总资产7个多亿的“元宝村”。

  五月的黑土地,禾苗青青,生机勃勃。元宝村的乡亲们早早地忙开了春耕。从种地上就能看出元宝村人的市场意识,全村9800亩耕地,有6000亩都改造成了水田,今年村里拿出2000亩地,用来种植市场价值更高的稻花香二号。

  尚志市元宝村村委会主任 施永平

  这就是稻花香二号,现在一部分农民已经不种地了,都已经进城务工了,他家地已经流转给大户了,现在这户流转了好几百亩。

  小说《暴风骤雨》,让元宝村在全国出了名。小说中的人物赵玉林外号“赵光腚”,其创作原型就是村民赵雪春的曾祖父。

  尚志市元宝村农民 赵雪春

  以前家里穷穿不上裤子,家里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

  元宝山制笔厂厂长 于宪臣

  我们那生产队很穷的,干一天活往回找8分钱。

  1976年时,元宝村还是一个种地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欠债27万元。今年78岁的村党总书记张宝金,是全村的领头雁。1980年他拿着公社发的科学种田手册,带领村民从改变土壤肥力、提高产量上下功夫,当年就把土黄色的泥草房换成了绿瓦红墙的大砖房。

  尚志市元宝村党支部书记 张宝金

  这就是我当队长的时候,盖的砖房上面是草的,从土地要效益,就是科学种田,后头来讲就向市场挣钱,向经营管理挣钱。

  张宝金所说的“后来”是20世纪90年代。虽然暂时填饱了肚子,但离发家致富还有很大距离,村集体决定用七拼八凑的3万7千元办企业,于宪臣的铅笔板厂就在其中。

  元宝山制笔厂厂长 于宪臣

  这就叫铅笔板,我1993年做的时候就做它,哎呀,看着简单,技术也很难啊,角度啥都很难啊,我们做3个月没做出产品,一样设备改了三四次,把修理工做设备那人都改急眼了,说这个玩意白天做,晚上寻思寻思又来改。最后到底整成功了,那是一车卖十多万块钱,原先哪见十来万块钱,几万块钱都费劲。

  到1995年,元宝村加工铅笔总数占到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铅笔板占全国总量的六成,是全国闻名的铅笔之乡。

  时代在变,元宝村的铅笔产业也逐渐向高端出口转型,现在于宪臣的铅笔已经卖到了韩国、巴西。村里新引进安徽雪莲笔业有限公司又建了三条晨光铅笔生产线,2018年总产值达到3000多万元。

  随着黑龙江国有重点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元宝村一方面种植优质水稻,一方面退耕还林。栽植10万多棵树,在原来的秃山元宝山上,打造了集经济林、观赏林、教学林为一体的万亩生态林。

  尚志市元宝村村委会主任 施永平

  现在我们的杨树就可以采伐了,现在市场一亩杨树也能卖到700多块钱,现在算下来不比种地少,但是我们生态好了,我们坡子也没有水土流失了,我们的河水也清了。

  在《暴风骤雨》的年代,铁匠铺是村里唯一冒烟儿的工厂。如今,元宝村已经拥有30多家企业,除了铅笔厂和铅笔板厂,还建了大米厂、冷冻厂、饲养场。现代农业园区、铅笔工业园区和土改文化园区逐个落地,元宝村已经成为一个地道的工业小镇。

  尚志市元宝村党支部书记 张宝金

  我说一句要想干事干好,始终在党的方针路线指引的这个道上,错不了。我个人希望退下来,让年轻人干,我在这村也不走,他们落下的空,我给他们补补空,我一定用所有的力,贡献给社会,贡献给这个村。

责任编辑:翟静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