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6月14日电 6月13—14日,黑龙江省出现极端短时强降水天气,局地伴有雷暴大风及冰雹,对黑龙江省农业、交通等造成较大影响,黑龙江省气象台强化气象服务,及时发布预报预警。
受高空槽配合地面冷锋的共同影响,13日黑龙江省自西向东开始出现本轮降水天气过程。截至14日13时,11个乡、镇降暴雨,主要位于黑河、哈尔滨、七台河;11个县、市降大雨,最大降水量黑河市孙吴县40.1毫米;孙吴县卧牛河乡降水量达到83.1毫米为全省乡镇之最,该乡13日15—16时降水量高达70.2毫米,达到极端短时强降水天气标准。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嫩江县霍龙门乡,孙吴县卧牛河乡卧牛河村、新岭村、观山村遭受短时强降雨夹杂冰雹天气,致使部分村屯大豆、玉米等农作物遭受灾害影响。
据黑龙江省气象台副台长赵广娜介绍,极端短时强降水是指每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这类天气在短时强降水天气中占有的比例较小,分布相对零散,突发性强、时效短,但他们造成的灾害却很严重,常常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河水暴涨、农作物损毁等。
针对本次天气过程,黑龙江省气象局积极参加全国天气会商,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指出:“12—14日,黑龙江省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13日起,滚动更新发布《中到大雨天气预报》。及时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并指导多个地市发布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及相关服务产品。第一时间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通过全媒体发布。及时报送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加强部门联动,预报实况信息快速共享,多部门联合应对复杂天气。提前召开的决策气象服务例会,重点分析了本次降水天气过程,提前部署针对本次天气过程的服务框架,高效准确做好本次降水天气预报服务工作。
责任编辑:刘秋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