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祥云县乡村文化建设结硕果 发布时间:2019-07-05 10:56 来源:云南网-大理日报

  祥云县积极展示民族传统文化、展演优秀民间文艺,加速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解决好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断加强和巩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使农村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针对偏远农村一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盲点和薄弱点,祥云县将如何打破地理和时空限制,把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作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命题,从实际出发,创新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搭建服务平台,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行有益探索,着力打造群众的文化之家。通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积极打造文化惠民新格局,进一步推动全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文化资源有效配置、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逐渐建起了“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村里的露天舞台、文化长廊、小型剧场、农家书屋、综合多功能室等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公共文化服务达到了惠民效果,农村文化活动基本形成了城乡互动、镇村联办、村村联手、村企互助的格局。

  祥云县在挖掘彝族聚居的七宣村的民族历史文化过程中,立足于弘扬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远景,充分挖掘具有传统民居建筑、彝族服饰、民间工艺、传统技艺、民族歌舞、民风民俗等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完整的潜力,认真整理独具特色的哑神文化,在上级的扶持下,彝族“哑巴节”成功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全省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建设项目村,争取到国家项目资金100万元,实施了彝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到目前为止,全村完成民居墙体粉刷1.5万平方米,墙体民族特色彩绘图腾432幅,建成彝族文化传习所和彝族文化广场各1个,寨子里呈现出鲜明的彝族特色。

  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建成进村公路、进户公路,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完善村规民约,开展和谐村寨建设和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宣传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依据现存可观的文化遗产,实施了特色产业培育工程,把七宣村民间手工艺、刺绣、面具制作等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提升为工艺品加工产业。同时,在保护和传承中发展七宣“哑巴”文化,把凝聚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的“哑巴节”以舞蹈艺术的形式搬上舞台。通过保护文化遗产与建设和谐新农村齐头并进,七宣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产业发展能力得到提升,还推动了该村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为“哑巴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并通过对项目建设成果的宣传,使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新春看中国栏目组对“哑巴节”活动进行宣传报道,为祥云县打造“哑巴节”民族文化品牌,做强文化产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翟静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