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即时新闻

民盟黑龙江省委提案建议:唱响龙江绿色品牌 推进稻米产业走向全国 发布时间: 2020-01-12 11:28 来源:黑龙江网

  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大,绿色稻米产业举足轻重,唱响品牌走向全国是解决农民增收奔小康的现实需要。但目前,黑龙江省绿色稻米的品牌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为此,民盟黑龙江省委建议:

  要创造品牌效应。打造一流品牌,争创“国家级头衔”,“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要在消费者当中得到高度赞赏:“黑龙江绿色稻米是中国最好吃的大米”。长期推进黑龙江绿色稻米品牌建设战略,形成米企、稻农、消费者三者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为黑龙江第一绿色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要打造一流的田间管理。绿色稻米的种植之路确地块、确种子、确药剂。在黑龙江物联网中心内,创建一个大屏幕,监测附近水稻的生长情况。并是24小时‘直播’,不少于1000个监测点,从育苗到收获,消费者都看得清清楚楚。原来的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现在可通过高新科技对水稻进行人为干预。村民只要下载手机APP,就能看水稻长势,设置的高倍显微镜能看清每个稻苗的纹理,甚至上面的一个小虫子。如果发生了病虫害,省、市农业技术专家还能直播指导。

  要保质保量“出炉”。首先是确地块。目前我省粳稻种植面积近6000万亩,居全国第一,其中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262万亩,要将所属的农民每家每户水田面积数确定出来,每家每户的地块信息都与农户的身份证绑定,通过扫描农户身份证信息保证农户水稻的生产量与地块是匹配。其次是确种子。授权有资质信誉好的固定种企,只有在这些种企购买的种子确认是绿色稻米的种子,购买时必须用身份证,按照每亩5斤实时发放种子的量,保证地块是黑龙江本地地块,种子是黑龙江绿色稻米原种,地块与种子相互匹配最终实现总量控制,分户核算。最后就是确投入品。目的就是引导农户与企业在种植过程中怎样用好肥,怎样用好药剂,结合每年的测土配方,指导农民合理的施肥用药。

  要打造一流的销售水平。绿色稻米的生产之路都有“身份证”。从田园到餐桌,绿色稻米实行流程化管理。不用除草剂和化学肥料,一体原生态种植方式,需经过二十六道工序严格把控,全程监管。而对绿色稻米加入溯源米业的企业加大米必须进行检测,米企按批次生产,市场监管部门每批次必检。合格后,就要开始在每袋大米上上“身份证”。身份证就是二维码,包括A码B码。A、B码是相互关联的,破坏掉任何一个码,整袋绿色稻米或者整箱绿色稻米就作废了。而且是一物一码,每一个包装都有单独的A、B码,绝对不允许重复使用。二维码采用的技术高端,不会被复制与串改信息,信息量充足。激活后消费者可扫出加工日期,保质期,包括生产加工信息,春耕、田间管理和秋收收割等信息。

  要继续走电商之路。并将绿色稻米的电商之路升级为“互联网+农业”2.0时代。随着黑龙江绿色稻米的宣传影响,全国各地消费者对黑龙江绿色稻米有了了解。绿色稻米也进入了“互联网+农业”2.0时代。政府应该牵头,继续与阿里巴巴集团等有影响力的平台合作成立了黑龙江绿色稻米官方旗舰店,在网上上架的绿色稻米都是经过溯源出来保真的黑龙江绿色稻米。省政府还要在天猫等网上组织稻田认筹项目“专属农场”,买家认筹一分或二分黑龙江绿色稻米稻田,便可享受全年按月寄送黑龙江绿色稻米的服务,还有杂粮作为赠品。

  建议省政府建立指定的唯一官方网站(黑龙江绿色稻米网)。并在网站里面的内容加入溯源体系的现有黑龙江绿色稻米的企业的信息,使之透明化。消费者可以通过官网查询米企的加工信息、生产批次、法人代表以及加工大米的水稻来源,将信息公开化,绘制黑龙江绿色稻米全国销售分布图,为米企第二年的主攻方向提供信息指导。(陈建伟)

责任编辑:张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