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一家三代农垦人挑起农业“金扁担” 发布时间:2020-09-28 19:01 来源:黑龙江网

  “献了青春献子孙。”这是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第三管理区农机副主任陆向导一家的真实写照。89岁的爷爷陆诗然,61年前来到这里,开垦北大荒;60岁的父亲陆书民,出生在这里,建设北大荒;32岁的孙子陆向导扎根这里,发展北大仓。从北大荒到北大仓,60年间,陆向导一家三代农垦人见证了北大荒的沧桑巨变,也用青春和奉献挑起了农业“金扁担”。

  9月15日,在建三江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金色的稻田随微风摆动,稻浪滚滚,飘出阵阵稻香。望着眼前这上万亩的稻田,陆向导怎么也看不够。他比任何人都热爱这片土地,这里是他的家,他的根,更是他要为之奉献一生的地方。

  农机检修、维护、保养、推广……每一项工作陆向导都要负责。手机从早上开始上班就响个不停,陆向导总是耐心、细致地交代各项工作。“现在全部机械化,工作更得认真,哪一项出现问题都不行。”陆向导指了指远处的收割机说,高科技给现代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现在用的都是无人机、侧深施肥插秧机、卫星平地机等最先进的农业机械,只要连上卫星信号,在手机上就可以操作。”陆向导举例说,以前种地要把肥料扬在稻田里,肥料的损失率和流失率都比较高,现在利用变量侧深施肥插秧机,直接就能监测土壤里的有机质含量,把肥料精准地插在水稻苗的侧下方,不仅节省了肥料,还提高了产量和利用率。

  “现在的垦区更需要知识型的职工,有力气、勤劳只是一方面,更重要得有知识和文化,用科技提高产量。”陆向导对北大荒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85后”的他并没有像其他年轻人一样选择去大城市打拼创业,而是选择像父辈们一样留在北大荒这片土地上。高考时,他选择了与农业相关的专业,2008年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地留下来,在七星农场当了一名职工。“不回来干嘛去啊?这里就是最适合我的地方。”陆向导说,他喜欢这里,从他出生那天起,他就一辈子属于这里。

  “他就是农垦人,就要为‘中华大粮仓’做贡献。”陆向导的父亲陆书民语气坚定,他认为自己的儿子留在农场工作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了。1977年,陆书民参加工作就在农场,这一干就是40多年。七十年代的北大荒有了半机械化作业。陆书民在农场什么工作都干过,拖拉机手,开垦、耕种……陆书民样样精通。提起这几十年北大荒的变化,陆书民用了“效率”两字做了回答。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田地里还需要人工铲地,用镰刀收割,又辛苦效率又低,直到后来逐步引进了现代化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和粮食产量才有了稳步提高。“父辈的奉献精神影响了我,感染了我。看到今天‘中国大粮仓’的巨变,作为北大荒的建设者,我感到很自豪。”

  回想起当年刚来到北大荒的情景,陆向导的爷爷陆诗然至今仍历历在目。1959年,陆诗然响应国家号召,作为支边青年从山东省梁山县来到北大荒,成为了黑土地上的第一代农垦人。“刚来北大荒的时候,这里啥都没有,住的是茅草房,喝的是沟渠水,非常艰苦。”陆诗然回忆说,那个物资、生产资料匮乏的年代,老农垦人完全依靠一双手来开垦北大荒。“一个作业连队上万亩地,只有一台拖拉机。一到农忙,有个口号喊得特别响——‘早上两点半,晚上看不见’,全靠人工抢时间。”陆诗然说,砍荆棘、刨土地、修水利,这些活他都干过。如今看着北大荒发展的这么好,他感到非常欣慰,他也希望自己的后辈们能够在北大荒这片黑土地上继续奉献着。

  “我要我的女儿将来也在这里种水稻。”陆向导给3岁的女儿做了“规划”。现在,他每天都会给女儿讲关于北大荒的故事。他希望自己和父辈的这份北大荒情怀还影响着下一代,他的子孙们也挑起农业“金扁担”,成为“中国大粮仓”的骄傲。(黑龙江网记者 宋菲 石启立 天目新闻 记者 南鹂 王静 卢一 汪驰超)

责任编辑:董雪婷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