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道里区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巧手编晚霞 发布时间:2017-07-10 17:41 来源:黑龙江画报

  心灵手巧的阿姨们聚在一起制作各种各样的工艺品。

  在新发街道民生尚都社区编织室许多社区老人可以免费参加各类培训班。王敏老师的巧娘手工编制室就是其中的一个出色代表。

  王敏爱好做手工,心灵手巧的她在农场退休后就一面根据年轻时做手工的经验,一面通过网络学习创新手工技艺,逐渐研究出了一系列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品的好方法。许多人看到王敏做的手工编织品漂亮又环保,都纷纷前来求学,甚至有家住北京的爱好者通过网络视频也要坚持和王敏学做手工。一来二去,要跟王敏学习的人日渐增多,王敏就想,倒不如找个地方将大家集合在一起,既方便学做,又有乐趣。于是,王敏借助社区公益学院的平台,带着十几个社区阿姨开始了她们精彩的编织工程。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练习,巧娘手工编织室的阿姨们已经个个身手不凡。在她们眼里,一个废旧易拉罐、一个废旧的瓶盖都是宝贝。甚至有的阿姨已经练就了“慧眼识珠”的本领,只要一打眼,就能在头脑中反应出这个东西能不能用来做素材,能做成什么样的艺术品。阿姨们用废旧易拉罐编织成了各式各样的工艺摆件,大到龙塔模型,小到项链耳环、小花小鸟,可谓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如今,她们已经拥有精美的手工编织成品二百余件,还制作了大量的小挂饰等便于携带的作品,用来出外展示时送给感兴趣的观众做纪念。

  在巧手阿姨们的手中,一个个生动的作品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们为这些原本在家度过孤独退休时光的阿姨们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编织室的赵阿姨是个退休老干部,她说自己刚退休的时候很不习惯,心里觉得很失落,甚至一度有些抑郁。一次偶然的机会,赵阿姨的女儿听说了巧娘手工编织室,就鼓励赵阿姨来这儿做手工。没想到,仅仅一个多月过后,赵阿姨就学会了编织好几种样式的工艺品,家里人看了无不拍手称赞。赵阿姨每天与姐妹们一起做手工、研究新花样,不仅心情好了,而且还发挥余热,当起了编织室的活动志愿者。她们常常带着作品到附近的群力三小教孩子们做手工。这些性格开朗又能“化腐朽为神奇”的阿姨可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女神”。阿姨们心里更美了。

  王敏说:“我们虽然是老年人,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们编织出这些漂亮的工艺品,也编织出了自己精彩的晚年生活。我们现在的每一天都像这些艺术品一样多姿多彩。”

责任编辑:翟静

审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