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全文发布!2022年七台河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2-02-09 09:11 来源:七台河发布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12日在七台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李兵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和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七台河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我们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完成了十一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和“十四五”良好开局,开创了七台河转型振兴发展新局面。

  五年来,我们坚持向经济中心聚焦发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名义年均增长9.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

  五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建成高标准农田77.2万亩,粮食产量保持在20亿斤以上。引进天兆猪业、元盛和牛等一批龙头企业。推进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05个,完成投资227亿元,分别是上个五年的1.25倍和1.16倍。规上企业户数增加33户、达到100户。江河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勃利经济开发区晋升省级园区。成功引进投资120亿元的联顺生物医药项目,万锂泰、金风新能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投产。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估连续三年为良好档次,转型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五年来,我们坚持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展活力有效释放。累计完成改革500多项,推进5个国家级、4个省级试点改革。精减审批事项400多项,政务服务“一站通办”900多项。市场主体总数突破5万户,年均净增5800余户。全市关闭小煤矿115处,淘汰落后产能690万吨。全面承接龙煤、中铁等国企“三供一业”移交和农垦、森工企业办社会职能,完成厂办大集体和城市供水体制、行政执法体制、煤矿安全监管体制等重点改革任务,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对外开放迈出坚实步伐,江门对口合作和援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五年来,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成功跻身“科创中国”东北唯一试点市,实施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121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户,分别增长38%和23%。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12个。与3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对接项目200余项。积极对接全省人才“十个基地”建设,建成590套创业人才公寓,引进人才2300多名。4G及光纤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5G网络覆盖率达50%以上,为数字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市民生财政支出累计达到434.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2.1%。勃利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完成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改造搬迁安置3.7万套,发放货币化补贴24.96亿元,10余万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兴凯湖引水工程竣工,城市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农村集中式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均达100%。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实现十五连增。新建改建中小学校36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职业教育在校生超万人。全面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年让利患者过亿元。建成市人民医院外科楼、市疾控监测中心和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等一批医疗基础设施。短道速滑新获世界级金牌13枚,注册运动员占全国1/3,高居全国城市榜首。荣获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一批信访积案得到化解,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年来,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全面实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130项重点污染防治任务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销号。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倭肯河干流彻底消除劣Ⅴ类水体,万宝河被评为省级示范河湖,我市被评为全国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城市,受到国务院督察激励。持续推进焦化、电力等重点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淘汰燃煤锅炉772台,取缔“散乱污”企业146户,PM2.5平均浓度降至每立方米33微克,优良天数达标率91.2%。大力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修复治理地块599处2685公顷。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生态管护体系加快形成。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精诚团结,奋发有为,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历史性成就,奠定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坚实基础。这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七台河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我市历史上经济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振奋精神、迎难而上,锚定目标、跳起摸高,成功扭转了2020年以来经济断崖式下滑态势。据统计,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1.4亿元,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4.0亿元,增长24.6%;规上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增长2.1%;农林牧渔可比价总产值增长6.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4%。

  (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应急指挥能力不断增强,优化专班设置,规范预案流程,明晰职责分工,应急体系始终处于激活状态;排查管控能力不断增强,综合运用“大数据+城市卡口+网格化”排查手段,严防疫情输入;流调溯源能力不断增强,组建400余人的流调队伍,健全协调配合体系,实现了2小时到场、4小时完成核心流调信息、24小时基本完成流调报告;核酸检测能力不断增强,完成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改造,购进检验设备187台(套),采购改建实验室方舱6个,组建89名检测员、1503名采样员的常备队伍,检测由每日的1.6万管增至7.7万管,具备了1天完成全员检测能力;隔离管控能力不断增强,储备隔离点104个、房间5000个,实现应隔尽隔、闭环管控;救治能力不断增强,组建4个梯队198人的救治队伍,设置传染病专区,床位增至800张,确保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并实现了“零院感”;社会面管控能力不断增强,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九小”场所管控,实行人物环境同防,精准防控能力不断提升;疫苗接种能力不断增强,合理设置固定接种点,及时成立移动接种队,疫苗接种率居于全省前列,经受住多波次疫情冲击,保持连续600多天未发生新的感染病例。

  (二)产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年新上开工项目1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实际利用内资实现77.1亿元,增长46.0%;利用外资100万美元,实现了“零”的突破。对上争取成效显著,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7亿元,同比增长53.8%,为五年来最多。实施省市重点项目88个,完成投资97.0亿元,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联顺生物医药、宝泰隆煤矿产能提升工程等6个省“百大项目”建设“四率”指标全省领先。牧良商品猪繁育基地、双叶家具智能制造等22个项目竣工投产。煤化工产业发展态势良好,35处升级改造矿井全部完成项目核准批复,百利良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新兴产业加快孕育,重新启动联顺生物医药项目,当年完成投资31.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1.0亿元,项目一期达到试生产条件。成功盘活中瑯生物项目,500吨叶酸生产线完成设备安装,即将投产。服务业加快发展,净增限上企业11户,启动“七台河之夏•青岛啤酒节”“饕餮盛宴•惠动煤城”等系列促销活动,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金融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首次突破300亿元,增长21.75%,增速全省第一。江河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年度完成投资44.4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4.49亿元,净污水厂基本建成,江河大道主体完工,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三)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粮食生产再夺丰收,总产量20.48亿斤,增产100万斤,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农业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新建高标准农田39万亩,土地托管面积达到31万亩,完成石龙山、碾子河等7座水库除险加固和中鲜灌区节水改造。畜牧业质效同步增长,生猪、肉牛分别出栏29万头、2.7万头,分别增长20%、15%。中医药产业加快发展,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8万亩,总面积达到25.5万亩,勃利县和宏伟镇分别被评为省中药材基地建设示范强县和强镇。新增7个省级美丽示范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良好成效。

  (四)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扎实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鹿山紫顶新能科技公司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命名“科技成果创新与传播基地”。成功举办科创中国高峰论坛、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亿元,增长8.7%。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为20余家科技型企业争取科技扶持资金924万元,增长109%。签署《氢能利用示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石油、哈电携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勃利县建立全省首个县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气象局科普馆晋升为省级科普示范基地。新建5G基站211个、总数达到603个,数字化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五)改革开放取得明显成效。“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一窗”办理事项新增610项,开通12345市民热线,协调解决各类问题4.3万件,营商环境群众满意度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全市减免相关税费3.0亿元。稳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市国资委挂牌成立,组建城投和农投两大集团。引进上市企业玉禾田公司,环卫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前完成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完成社会职能移交。整合市电视台和日报社媒体资源,成立融媒体中心,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在全省率先出台鼓励“三孩”生育政策。完成农信社改制,组建市县农商行。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建成6个服务示范中心(站)。完成市辖区街道设置改革。深入开展再学温州再出发,设立“民营企业家日”。牡佳高铁七台河西站和客运综合枢纽站投入运营,开通直达大连北站始发动车,七台河进入高铁时代。与江门对口合作不断拓展;与牡丹江市建立区域合作关系;与厦门国贸合作成立国贸新丰公司,完成粮食贸易4万吨,交易额1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1.7%,对外开放格局加速构建。

  (六)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观。城市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取得丰硕成果。克服资金困难,全力解决6个历史遗留“半截子”工程,市民中心投入使用;冠军桥顺利通车,冠军路、大明街与229国道实现对接;保中学校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救援基地投入使用;市第三医院投入试运营;文化中心加快装修,群众翘首以盼的多功能文化阵地即将向市民开放。与省交投合作,启动总投资3.8亿元的城市更新品质提升工程,完成花园西路、风华街、七桦路等一批道路改扩建。新建改造同仁小区、北岸新城、勃利吉祥街等停车场80多处,新增停车泊位4800余个。改造供水、供热和雨污分流管网170公里。改造万宝公园、朝阳广场、欣源小区、勃利站前广场等公园广场10个。完成仙洞山公园、桃南桥、万宝湖等8处亮化改造。维修改造路灯1万余基,是前三年总和。拆除违章建筑1200余处,为前五年总和。建成桃东、桃西、北岸集贸市场,长达多年之久的马路市场乱象得到有效整治。高标准启动“创森”工作,全面推行“林长制”,开展“市树市花”评选,“三北”防护林造林任务全部完成。倭肯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万宝河、新老七台河等中小河流整治成效明显,深度污水处理站建成使用,桃山湖湿地公园、万宝荷花池等成为群众休闲健身场和网红打卡地。

  (七)民生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坚持把有限资金用于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市本级化解政府到期债务24.0亿元,落实各类社会保障款项8.5亿元。列入市委98项重点工作中的民生实事全部完成。59件人大建议和112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代表委员满意率100%。全市8个棚改项目加快推进,南岸花园一期交付使用,南岸花园二期、花园社区项目竣工。完成4个片区老旧小区112栋住宅楼改造,惠及居民5100多户。全市734家参保单位2.09万人养老保险上线运行,投资1.4亿元启动职业年金运营,企事业单位养老金人均月增资分别为116元和166元。建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框架体系,全年救助各类困难群体55266户79964人。对“六类特殊群体”和下岗失业家庭另行加发15%重点救助金,惠及困难群体2.21万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800多人,登记失业率低于省定指标2.34个百分点。退役军人“两费”生活补助金发放率100%。245种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平均降价50%以上。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7所。组建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短道速滑青年联队,市体育局被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功举办省第六个“全民冰雪活动日”暨七台河市第四届冰雪嘉年华活动。宝剑刀剑锻造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太极协会等三家单位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在全国成立首家经济与网络犯罪侦查局。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集中攻坚行动,狠抓信访积案化解,实现“六个零登记”目标,圆满完成安保维稳任务。

  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依法治市、外事侨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统计审计、档案史志、地震气象、人民防空、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都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财政压力较大,综合实力亟待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非煤产业比重偏低、新兴产业发育不足;创新创业要素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仍需激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还不稳固,社会综合治理还存在薄弱环节;政府系统个别干部思想解放不够,担当意识不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和形势展望

  刚刚闭幕的市第十次党代会,绘就了七台河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第十次党代会各项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走稳煤固基、转型发展,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入实施产业振兴工程,努力打造产值500亿级煤及煤化工、300亿级生物医药、200亿级农畜产品加工、100亿级制造再制造、100亿级新材料新能源的“53211”超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大经济总量,做优经济质量,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转型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奋力建设实力七台河、活力七台河、美丽七台河、幸福七台河。

  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0%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0%、8.0%以上。各位代表,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我们充满必胜信心!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党中央、国务院对东北振兴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六次考察东北,两次视察龙江,亲自为龙江振兴发展把脉定向。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务院批复《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有近40条是对我省特指性重点工作,我市江河开发区编入方案,为我们对接政策项目提供了有利条件,带来重大机遇。只要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抓住政策窗口期,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守住稳的大局,坚定进的方向,就能够走出一条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省委、省政府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精准施策和鼎力支持。在我市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省委主要领导亲自到七台河调研指导,就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方向性、指导性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提振了士气和干劲,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和决心,把牢发展第一要务,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引领,持续向经济中心聚焦发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转型振兴奋斗目标,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历届市委、市政府为转型振兴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和积攒的后劲。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石墨及石墨烯特色产业基地,一批独特的政策优势正在叠加汇聚。尤其是煤矿提能改造的实质推进,优质产能将加速释放,联顺生物医药等重点项目即将建成投产,我市经济社会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只要我们充分发挥潜在优势,抓住难得机遇,持续用功发力,就一定能够打破GDP始终在200亿左右徘徊的局面,突破300亿元大关!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对转型振兴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近年来,全市上下大力发扬“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冠军精神,戮力同心,砥砺奋进,顶住了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的艰巨考验,展现出的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巨大勇气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品格,让我们的信心更强、干劲更大、精气神更足。特别是市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更是凝聚了人心思进的强大力量。我们坚信,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同向同力,未来五年目标任务必将得以圆满实现!

  各位代表,转型振兴发展承载着全市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既要登高望远,更要脚踏实地,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拼出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不辜负这片希望的热土,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盼和重托!

  三、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转型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规上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增长8.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5%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提升。把牢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引育并举,优存扩增并重,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做大做强煤及煤化工产业。加快推进地方35处煤矿提能改造和宝泰隆3处新建矿井建设,力争年内改造完成矿井3处,释放优质产能50万吨,全市煤炭产量达850万吨以上,焦炭产量稳定在600万吨左右。深化与龙煤七台河分公司资源开发利用合作,拓宽原煤供应渠道。推动申太焦炉煤气生产镁合金、亿丰公司LNG等项目建设。谋划吉伟120万吨、龙洋150万吨煤化工项目,努力盘活隆鹏20万吨清洁化学品、泓泰兴18•30等项目,推动煤化工产业低碳化、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生物经济产业。编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推进联顺生物医药在建项目8月份分期投产,生产农药500吨、兽药1500吨、医药250吨,全年力争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中瑯生物在稳定500吨叶酸生产能力基础上,加快推进1万吨精制衣康酸项目顺利投产,全年力争实现产值2亿元。推动王田王生物发酵、收辰绿色生物农药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做大生物制药、生物化工、生物制造等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加强石墨矿物资源勘查和开发,建立石墨企业库和石墨重点项目库,全力支持万锂泰公司上市,推进万锂泰光伏发电及风力分散式发电、仟册天然石墨电极项目建设。加快布局氢能产业,推进宝泰隆建成全省首个加油加氢充电加能站。推动紫顶光合碳转化中试项目建设。积极改造提升制造再制造产业。推动鑫盛公司10万吨矿材压延尽快投产达效,金鼎山公司建筑材料生产基地、北兴建材高岭土及陶瓷项目加快建设,推进嘉洁公司汽车滤芯循环利用,红发环保公司铝酸钙等项目落地。引导双叶家具、三江变压器等制造业,做大规模,做强品牌。鼓励勃农研发智能精良播种机及产业化生产。

  持续加大项目引建力度。按照市委“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突破五年行动”部署,完善招商目录,压实招商责任,发挥“四个平台”作用,开展省地合作、走进大湾区等系列招商活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招商经验,全力推进天津宠物食品、台州废旧钢铁回收利用等签约项目落地,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实现利用内资、外资分别增长30%和10%以上。动态完善储备、开工、在建、投产“四个清单”,建立涵盖项目成长全周期的服务和要素保障体系。全年计划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省市重点项目103个,总投资414.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93亿元。推进联顺生物医药、城市更新品质提升工程等32个省百大项目,总投资240.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46亿元。持续加强对上争取,积极对接国家和省产业、财税、金融等政策,助推转型振兴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叫响“世界冬奥冠军之乡、中国休闲运动之城”品牌,修编全域旅游规划,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开发桃山湖、乌斯浑河、石龙山等旅游资源,加强观光塔、栈道及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挖掘肃慎文化、抗联文化、矿工文化、冠军文化资源,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推进开发兰棒山抗联遗存红色基地和鸡冠砬子抗联密营址项目,精心包装一批特色景区景点,打造森林游、城郊游、乡村游、红色游、赛事游等精品旅游线路,融入龙江东部湿地旅游联盟。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积极发展交通运输、物流快递、批发零售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省交投物流园区建设,促进物流配送和生产制造协同发展。推进传统业态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平台经济,推动特色企业、大型商超“触网”发展,打造一批电子商务“示范村”,让更多的农民“借网”致富。推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持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运用市场化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水平。推进医疗和养老深度融合。引导元明村、四新村等依托特色资源和自然生态与知名养老康养企业合作,谋划一批涵盖照料服务、医疗康复、生态疗养等项目,发展候鸟经济、银发经济。

  加强园区建设和管理。持续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编制开发区产业规划,推进招商体制和薪酬制度改革,提升园区活力和效能。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江河经济开发区净水厂、污水厂、道路管网、电力通信等设施,开工建设尾水提标工程、固废填埋场,继续做好征地工作,新增建设用地130公顷,争取完成省级化工园区认定;实施经济开发区污水提标工程,推进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谋划推进七台河北部居住区热电联产项目;继续完善再生资源、煤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等措施,全力推动“僵尸企业”“撂荒项目”腾笼换鸟、嫁接重组,激活闲置资源。

  (二)坚持绿特色发展方向,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新提升。坚持打特色牌、走生态路,积极发展绿特色优质高效农业,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

  稳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守基本农田红线,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60万亩,产量稳定在20亿斤以上。全面落实“田长制”,新建高标准农田22万亩,加强泥鳅河和长兴灌区维修养护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开展农业“三减”行动和水土流失治理,保护好黑土地。选育优良品种,增加高效优质作物面积比例,持续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新增托管服务面积10万亩,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生产基础。

  积极发展绿特色农牧业。大力发展中草药产业,推进万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持续扩大道地药材种植规模,新增林下仿野生基地2万亩、中药材3万亩。积极发展经济作物,蓝靛果、万寿菊、鲜食玉米面积分别达到2.5万亩、1万亩、1.5万亩。狠抓“菜篮子”工程,鼓励发展设施农业,蔬菜种植面积力争达到7万亩。推进牧良和大江牧业养殖基地投入使用,加快天兆生猪、元盛和牛等项目建设。深化与北鱼集团合作,扩大渔业养殖规模。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充分发挥农投集团引导牵动作用,围绕龙头、基地、品牌等关键环节,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引导圣海奥斯、宏泰松果、中利科技等企业,依托蓝靛果、红松、万寿菊等特色资源,研发花青素、松花粉、叶黄素等高附加值产品,向高端食品产业发展。推进豆之源食品加工技术改造、亿盛源清真食品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豌豆暨大米(碎米)蛋白提取、元昌商贸粮食收储、煜冠白瓜子加工项目落地。编制畜牧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谋划引进万鼎万头奶牛项目,推动做大农业产业规模。

  繁荣发展县域经济。围绕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交通等,制定符合县域实际、特色优势鲜明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形成错位发展、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勃利县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力争进入全省前25位,“十四五”末进入全省前15位。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关键举措,积极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支撑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市县供水、公交一体化发展,谋划勃利县城镇居民饮水安全保障和城镇排水防涝治理工程。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加强特色小镇、专业村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全面振兴。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四个不摘”,健全完善返贫监测和帮扶长效机制,强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确保不出现返贫和新致贫。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着力推进“5+1+1”工程,重点打造5-7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促进全市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创新发展能力实现新提升。坚持“四个全面”,深入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培育壮大新动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加速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加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申报力度,争取新增1-2个。支持联顺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原料药基地建设。举办第六届全市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成果推介会,谋划科技服务超市。围绕煤炭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更新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发挥省高企培育专项资金激励作用,强化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领军企业创新链条培育,力争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净增8户。

  抓好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宝泰隆、联顺生物、紫顶光合等企业牵头承担各类科技工程和成果转化项目,争取在氢气提纯制取、氢燃料电池制备、碳捕集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上实现新突破。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力争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超亿元,争取实现2-3个成果落地。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用好“引才新政三十条”,培育引进更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进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让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编制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专项政策,新建5G基站782个,实现主城区全覆盖,区县及重点园区覆盖80%。持续推进物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以宝泰隆和双叶家具为试点,开展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积极申报省数字化(智能)车间,打造一批新型工业化示范企业。深化“互联网+”应用,打造综合型“数据平台”,推进数字矿山、数字工厂、数字交通、数字城管、数字医疗建设。推动驭星科技商业卫星服务站、金沙农场中农数字农业平台、数字仓储粮库建设,探索“数字农业”新模式、新路径。

  (四)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城市发展活力实现新提升。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释放转型振兴发展活力和潜能。

  努力创优发展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年度再取消下放审批事项50项。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行企业经营许可事项“反向”告知承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放”出活力、“管”出水平、“服”出质量。以市民中心为依托,优化流程再造,全面提升“一门审批、一窗受理、一站办公”质效。加强大数据中心建设,年底前“一网通办”事项网办率达到100%。落实“好差评”制度,深化“四零服务”承诺创建,加强政务服务延伸,年内至少推行100件“办好一件事”高频集成套餐服务,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目标,加强与央企、省企股权多元化合作和社会资本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提高国有经济运营质效。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构建“制度+技术”管理体系,实现对预算管理全流程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稳妥推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赋予教育和卫生基层单位更多的用人自主权。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持续增加对俄矿产资源、农副产品、木制品进出口份额。加强与日韩等地区国际经贸往来,力争利用外资实现新突破。加大光头蔃木业、伊鑫清真食品等进出口企业扶持力度,扩大进出口规模。深化与厦门国贸合作,促进粮食仓储等项目落地建设。抓住牡佳高铁通车机遇,融入哈尔滨“两小时经济圈”,争取开通七台河至北京过境段高铁。谋划举办七台河-江门-阿尔乔姆城市发展论坛系列活动,深化“两国三地”交流合作,打造龙粤俄对口合作七台河样板。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落实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梯度成长培育力度,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力争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以上、规上企业5户以上。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决清除各类壁垒,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领导包企和政企恳谈直通车制度,落实“六必访”举措,加大服务力度。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办好“民营企业家日”,积极营造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

  (五)开展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实现新提升。围绕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文化与文明共同进步的绿城、花城、美城。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调整完善城市交通、产业布局、城市绿地等专项规划。编制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建立城市管理议事厅,加强管网施工统筹协调,避免随意破道问题。加强环卫市场化运营监管,健全监督考评机制,提高清扫作业质量。全面推行“街道负责人+N员”管理模式,形成“街道负责人吹哨、部门报到”的解决问题机制。加强物业管理,实施“末位淘汰”机制,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深入开展综合整治。实施道路提升行动,推进高铁西站道路、桃山湖北岸景观道路、境内国有林场(森工)道路、通村通屯公路全面硬化等项目建设,谋划饶盖公路过境段项目。完成市区内山湖路、学府街、景丰路等38条道路升级改造和亮化工程。加强交通秩序整治,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红绿灯等交通设施,确保道路设施完好率达100%。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统筹停车泊位,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加强公园广场建设,引进亿龙集团打造万宝游乐园陆地、水上游乐项目,争取“六一”新开园。开展仙洞山景区、太极广场危岩体隐患治理。利用边角地段、零散空间,建设口袋公园、绿化景观。完成年度“创森”任务,广泛开展“市树市花”栽植,抓好各县区绿园花城建设。实施路灯节能改造,消除金厦、教师公寓等小区亮化盲点。推进南岸花园三期、东风、海天片区等5个棚改续建新建项目,实施文苑社区、建安小区、运销处小区等5个片区106栋老旧楼房改造。全力抓好违法建筑、垃圾分类、拔杆捋线、广告牌匾等治理工作,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不断强化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认真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启动实施茄子河、新七台河、吉兴河、小五站河等中小河流治理,优良水体比例达到50%以上。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亿达信80万吨焦炉超低排放改造和宝泰隆、吉伟等6家焦化企业尾气治理,强化秸秆禁烧四级网格监管,持续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不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加快推进危废处置中心建设,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治,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让七台河蓝天常驻、青山常在、碧水长流。

  (六)着力加强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民生实事,增强民生福祉。

  着力推动更高质量就业。坚持就业优先,强化稳就业举措,建成市人力资源产业园和经济开发区孵化基地,建立集培训、服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平台,着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入开展“千人助创”专项行动,打造一批创业园、创业街、创业社区、创业村,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措并举稳住就业基本盘。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0%以内。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做好保中学校装修和招生等工作,确保秋季开学投入使用。推动3所区属公办幼儿园建设,12所学校安全改造。积极稳妥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全面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规范民办机构办学行为。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建设。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推进市第六中学向职业高中转轨,完成技师学院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时招聘补充新教师,全方位开展教师培训。扎实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全面推开“联包助帮”活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

  稳步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做好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试点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各项工作,适时提高各类困难群体救助标准,保障社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加强重点区域无障碍设施建设。拓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成果,提升街道(乡镇)、社区(村)养老服务用房和设施覆盖率。加快实施乡镇(街道)社工站“蒲公英”建设计划,提升乡镇(街道)社会服务功能。抓好“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落地实施,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建成市儿童福利中心和未保中心,不断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成市文化中心及博物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城市规划馆,免费向全市人民开放。加快推进科技馆建设,提升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和全民科技素质。扶持鼓道乐器、勃利黑陶、鱼骨画等文化产业和非遗项目发展壮大,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升级版七台河艺术之冬、七台河之夏、冰雪嘉年华等传统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文化产品供给。

  推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以争创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目标,谋划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打造以太极拳、健身操等为代表的特色群众体育活动品牌。助力“北京冬奥会”,做好我市参赛教练员、运动员服务保障工作,为我市冰雪体育健儿取得佳绩保驾护航。推动短道速滑“省队市办”再上新台阶,打造全国短道速滑项目集训、转训基地,积极向省及国家推送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承接国家、省级赛事,进一步擦亮“冬奥冠军之乡”金字招牌。加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鼓励社会俱乐部培养体育人才,提升我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统筹推进分级诊疗工作,探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内“总额付费、结余留用”的医保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推进医保缴费“双基”改“单基”改革。开展医保专项整治,完善日常监管常态化机制,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深入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严格落实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价格管理等政策,着力解决“看病贵”问题。积极对上争取,推动精神卫生福利中心、医养中心项目落地。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药品零售企业规范经营等专项整治,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平安七台河建设实现新提升。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全方位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

  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始终保持防范疫情反弹的高度警惕性和敏感性。认真贯彻“早快准严细实”六字方针,进一步健全疫情防控高效指挥体系,强化联防联控,提升应急能力水平。突出日常监测和排查管控,不断增强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物资储备、信息运用等综合保障能力。积极发挥各专班、网格员、楼长作用,强化关键节点、重要场所、重点人群管控,严格落实应检尽检要求和人物环境同防各项措施,把好关口,守住家门,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坚决遏制疫情发生。

  从严从实抓好安全生产。深刻吸取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和煤矿冲击地压事故教训,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聚焦煤矿、危化、消防、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非煤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十查十治”,强化燃气全领域综合整治,全力推进隐患“清零”,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基地、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加强煤矿、应急、企业“三支救援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综合防范防控能力。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抓好“雪亮工程”验收工作,扎实推进派出所“四项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巩固提升治安水平。全面推进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加强乡镇(街道)治理能力建设和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学习外地经验,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制度机制,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制度,提升双拥共建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领导干部“三访一包”制度,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开局之年,各级政府要以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更高的效能履职尽责,担当起加快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加强政治引领。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和领会“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服从市委领导,做到政令畅通、执行有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效落实。

  (二)深化依法行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完善政务承诺制度,严防失信违诺现象发生。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确保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着力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富有活力的创业生态、诚信公正的社会生态,更大力度激发社会创造力。

  (三)提升行政效能。坚持把抓落实作为“生命线”,建立健全严格的目标考核、联合督查、挂牌督办等抓落实制度机制。强化勤勉高效的好作风,提升唯旗誓夺的精气神,保持干事创业的进取心,推动每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关心关爱干部,加大容错纠错力度,激励公职人员担当作为。创建机关职工之家,为干部职工营造强体舒压空间。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四)强化从严治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执行预算一体化管理制度规定,强化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坚持“无预算不支出”,严控债务风险,努力把债务率化解到合理范围内。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加强对重点财政资金和重大建设项目审计和监督,切实做到审计及时、监督有力,依法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努力建设风清气正、务实担当的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伟业;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站在转型振兴新起点上,唯有实干才能书写精彩,唯有奋斗才能赢得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初心如磐,笃行不怠,锐意进取,逐梦前行,为建设一个经济更强、机会更多、生态更优、福祉更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七台河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张宇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