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原创

【党代会精神解读】黑龙江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郭大春:明确发力方向 三方面推进科技振兴 发布时间: 2022-05-13 21:30 来源:黑龙江网

  “《报告》立足龙江实际,绘就发展蓝图,特别是‘六个龙江’‘八个振兴’‘九个坚定不移’都对科技创新作出重点部署。我理解,这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提出的‘要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指示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我省‘换道超车’的必然选择。”黑龙江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郭大春表示,《报告》着力建设创新龙江,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实施科教振兴计划,让我们感到方向精准、信心十足。

  郭大春表示,报告明确了发力方向,重点是从三个方面推进科技振兴,一是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二是着力建设创新创业平台,三是着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黑龙江省将通过什么样的具体举措来提升创新能力呢?郭大春介绍有4个关键词:改革增活力、政策增动力、攻关增实力和联动增合力。具体来说,改革增活力就是通过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人才评价”改革,激发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人才的创新活力,形成高效的组织体系。说到政策增动力,包括1个总的意见和7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激励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59条具体举措,政策惠及面很广、含金量很大,通过这些政策落实,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攻关增实力就是围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强基础性、原创性、引领性研究,像我们省的工大软件、惠达科技、医大药业和星云生物等都是通过持续创新攻关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我们采取“揭榜挂帅”等新方式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引领新经济形态快速壮大,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赋能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的创新模式。最后,联动增合力是坚持部省联动、部门联动、厅市联动,调动各方力量,形成重视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

  郭大春表示,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我们要争取建设一批高端创新平台。比如已建成的哈兽研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哈工大机器人与技术系统国家实验室,聚集了一批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产出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服务“五大安全”。下一步还将在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创建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龙江力量。

  同时优化布局一批省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快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形成梯次培育体系,集聚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重点服务龙江发展。

  另外,培育建设一批区域创新载体,像刚刚获批的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前不久获批的佳木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区域创新载体,要精心谋划,全力组织,聚集创新资源要素,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建设步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科技创新的目标导向,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郭大春总结了“五个三”。一是发挥好三个策源地作用。我们建立了成果库,梳理汇集了科技成果5800多项,其中高校成果2377项,科研院所成果 1299项,企业成果2198项,并且编制了投资机会清单,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三个科技成果产出策源地作用。二是紧盯三个重点领域。围绕新经济形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谋划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三是搭建三类转化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平台、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孵化载体平台等,完善平台功能,建立市场化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四是培育三类成果转化主体。通过做强做优存量企业、孵化生成企业、引进外埠企业,壮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主体。五是不断完善三个机制。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供需精准对接、产学研用协同转化、科技与金融联动机制,推动科技招商,保障科技成果高质量就地转化。到2025年,推动1200项以上科技成果产业化,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以上。

责任编辑:付践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推荐新闻